专栏名称: 王建硕
王建硕的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刚刚!华为宣布:收入暴增! ·  9 小时前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刚刚!华为宣布:收入暴增! ·  9 小时前  
湖北生态环境  ·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  12 小时前  
湖北生态环境  ·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  12 小时前  
青澄财经  ·  追觅,悄悄“捡起”机器人? ·  14 小时前  
青澄财经  ·  追觅,悄悄“捡起”机器人? ·  14 小时前  
数据法盟  ·  华为+DeepSeek,来了! ·  3 天前  
数据法盟  ·  华为+DeepSeek,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建硕

输出是最好的学习

王建硕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1-05-30 19:50

正文


我很喜欢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就写出来,而且好为人师,动不动就拉人过来,“我给你出一道题!” 然后看着对方抓耳挠腮的,再手舞足蹈的跟人家讲一遍,以至于和我比较亲近的人都对我避之不及,生怕被抓住当学生。


最近不久,在留言里面我学到了一个概念,叫做费曼学习法,原来提的就是这种通过输出增强学习的方式。怪不得,我这么喜欢显摆无用的知识,仅仅是因为这样可以帮助自己理解,不知不觉的学习变快。


我喜欢写blog,或者其他形式的文章的原因,也是因为,只有当自己准备写出来的时候,就如同疏通一个管道,当思路走到一个地方,才发现那里其实是个结,并不通畅,但是为了行文可以继续,就需要停一下,把那个结打开。输出是一个测试个过程,梳理自己脑子里的阻塞环节


这有点像画画。当我看到一幅景物的时候,无论我们看多久,多胸有成竹的感觉自己已经观察的够仔细,一旦落笔,就发现原来自己从来没有真的把注意力放在那个局部:两片叶子到底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枝叉到底怎么交织的。这个时候你再去观察,再画,从而把这个细节上打一个对勾,这才是真的看到了。否则,这个信息或许存在于视网膜上,却从来没有被神经网络的任何的卷积核做特征提取,从而不出现在神经网络的中后层中。(这句话如果没有学过神经网络,可以忽略)


费曼学习法还提到了,不要用大词儿。这个太重要了。


很多人喜欢用高深的词掩盖自己的不懂,并且用更多的难懂的词去解释这个词,直到询问的人放弃。知道一个概念的名字,和了解一个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尤其在新词,大词,抽象词满天飞的时候,大家似乎并不在乎一个词到底,到底,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这居然不会影响大家使用。这倒也很奇妙。就如前几天说到的大数据一样(技术领域那些唬人的名词 之 大数据)。词就像积木,小词就是小一点的积木。当我们演练给一个8岁的孩子讲明白的时候,再也不能把自己的无知藏在大词儿之下,只好把这个概念打开了,用更小的积木去拼起来。


所以,我一直把自己当作自己的第一读者,甚至不介意是唯一读者。当一篇文章诞生的时候,其实它的作用就已经达到了。如果恰巧还有第二人看到并且受点帮助,那属于额外的意外之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刚刚!华为宣布:收入暴增!
9 小时前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刚刚!华为宣布:收入暴增!
9 小时前
湖北生态环境  ·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12 小时前
湖北生态环境  ·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12 小时前
青澄财经  ·  追觅,悄悄“捡起”机器人?
14 小时前
青澄财经  ·  追觅,悄悄“捡起”机器人?
14 小时前
数据法盟  ·  华为+DeepSeek,来了!
3 天前
数据法盟  ·  华为+DeepSeek,来了!
3 天前
LinkedIn校园  ·  有一种病,叫“你以为”
8 年前
哎咆科技  ·  这图口味太重 看完瞬间不饿了!
8 年前
教女人变苗条  ·  女性瘦脸多吃5类食物,瘦腿多吃4种食物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