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欢迎关注。
51好读  ›  专栏  ›  知识分子

大望远镜争议之四:评审组长Anderson的回复|林潮的直白评论与陈建生最新回应

知识分子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8-16 08:36

正文

南京天光所主持设计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编者按:


        在12米光学望远镜引起国内天文学界巨大争议的同时,《知识分子》第一时间联系此前中科院天文大科学中心组织的国际评审的组长Johannes Andersen,请他回顾这次国际评审组的评审经过,以及对此次争议的评论。本周一,刚刚休假归来的他全面地回答了《知识分子》的提问。其言辞之间出离愤怒,跃然纸上。

      同样对此事高度关注的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天文系教授、著名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林潮也向《知识分子》表达了自己的直白意见。

        作为争议一方的中科院院士陈建生再度回应了梁明的相关说法。

        《知识分子》来文照登,继续保持对这一争议事件的关切。


  


大望远镜争议之一

中国天文界公开争论:“世界最大”光学望远镜该怎么建

大望远镜争议之二

苏、崔两院士回应陈院士|大望远镜争议升级

青年天文学者群发公开信,呼吁规范和公开

大望远镜争议之三

海外学者的意见:激辩望远镜之三


Johannes Andersen教授答《知识分子》问




我是一位哥本哈根大学退休的、74岁的天文学家。我从事天文观测研究(发表了超过400篇文章,引用率超过了13000)和仪器开发方面的工作。从1986年开始,我13次拜访中国,我帮助做了很多事情,其中有LAMOST的探测器的建造完成。在甚大望远镜项目(Very Large Telescope project)期间,我在欧洲南方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科学和技术委员会担任了3年的主席。最后我领导了北欧光学望远镜(Nordic Optical Telescope, NOT)长达11年。我的夫人、同时也是同事Birgitta Nordström博士,有相似的科学背景和对中国的了解,同时也具有大量的国际评审经验。这次,我们访问了所有的项目提案方,包括崔博士(她还参加了2013年在丽江举行的“我们”的70岁生日座谈会)。


选择独立的评审组成员(在最终的报告中有列出)是基于他们在现代大型望远镜的各个层面(包括光学系统,也包括了其他的影响到天文观察者看到的图像质量的许多方面)上的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声望。这之外的另外一个情况是,(评审组成员)没有一个人(尤其是涉及资金资助层面)与这个项目或任何竞争性的项目有关涉。实际上,关于科学,技术和操作上有何优点的评审是在如下的基础上作出的:各个项目组所提交的报告,他们做的45分钟的报告,接下来的1小时的讨论。大科学中心并没有给我们施加任何的指示或者限制(否则,我们就辞职不干了!)而且评审组也没有要求收取任何费用。我们的报告由我起草,一次次的修改,直到文字和结论被所有成员同意并批准。我希望这份报告,如我们一直敦促的,能尽快公开,让所有人都可读到(编者注:后来他注意到国际评审的报告已经可以在网上看到)


当前之所以产生困惑部分是因为NIAOT的设计理论上会产生完美图像,然而实践上却因为其他的影响永远不可能达到。现代的望远镜的成像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不是望远镜的镜子的数量就能表示的。



知识分子: 基于《科学》的报道, 你领导的国际评审组查看了所有的设计并推荐HUST设计是一个较好的方案。 如今,辩论还在继续, NIAOT设计者已经成功地说服中科院开了第二次评审,大多数评委在7月10号的会上支持了NIAOT设计。


安德森:首先纠正一下,我们并没有说“HUST的设计更好”,只是认为NIAOT的设计在实践上不具有竞争力,因为由于大气和操作的限制,理论上宣称的优良的成像质量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这些都在我们报告中有详细的论述。


第二,我相信《知识分子》的读者会看得出并认同这两个评审之间的不同。一边是由带着任务身居高位的这么有名气的评审组和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用户”组成,另一边是我们的与项目毫无经济利益的由外部专家组成的独立评审组。结果可想而知。


我在今年3月份不太情愿地接受了邀请来当这个评审组的主席,我当时说服自己这将会是一个真正独立的评审会,而且我有最佳的全面的经验。我自己挑选了大多数的专家。我在4月1日来到北京,4月25日我把评估报告的第一稿交给其他评审后就离开了北京。


知识分子:你仍然相信当前的结论是正确的么?


安德森:当然,绝对相信。我们在做了这么多之后为什么要改变我们的观点呢?在这个主题上没有出现新的事实;我们重新审查同样的事实也不会获得什么新东西,而且我们的报告只是做了推荐,并没有决定什么。如果中国科学院选择了NIAOT设计,那是他们(未来)的问题,关我们什么事!我们已经为中国的天文学尽了我们的全力,爱采纳不采纳。我们之前已经知道崔博士不同意我们的结论,不过作为一个面对事实的评审人,偶然失掉一两个朋友也没什么。


附英文原文:

I am a retired astronomer (74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and have shared my activities between observational research (>400 papers with >13,000 citations)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 During 13 visits to China since 1986, I helped, i.a., to secure the detectors of the LAMOST project, and I chaired the ESO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three years during the Very Large Telescope (VLT; 4x8 m) project. I finally directed the Nordic Optical Telescope (NOT) for 11 years. My colleague and wife Dr. Birgitta Nordström has a similar scientific profile and knowledge of China, but also vast experience with international reviews; we visited all proposing groups together, including that of Dr. Cui (who also attended the dinner at ‘our’ 70-year birthday symposium in Lijang in 2013).


The independent review panel members (listed in our final report) were chosen for thei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minence in all aspects of modern large telescopes, which include the optical system, but also many other aspect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image seen by the observer. As an additional condition, none was involved – especially financially – in this or any competing projects. The actual review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operational merit was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reports submitted by both proposing teams and presented for 45-minutes, followed by one hour of discussion. No instructions and no restrictions on our conclusion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CAMS (if so, we would have resigned!), and no fees were requested by the panel. Our report was drafted by myself and iterated until the text and conclusions were approved unanimously. I hope it will soon be released for all to read, as we strongly urged.


The current confusion partly arises because the NIAOT design has theoretically perfect images which will, however, never be achieved in practice because of other effects. Modern telescope images are a more complex matter than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number of telescope mirrors.


The-intellectual: Based on the article published in Science, an international panel, led by you, reviewed the designs and recommended that the HUST design is better. Now the debate is continuing and the leader of the NIAOT design had successfully lobbied CAS for a second review and NIAOT design was supported by most reviewers in the meeting on 10th July.  


Andersen: First, a correction: We did not say that "the HUST design is better", only that the the NIAOT design is not competitive in practice, because its theoretically excellent image quality can never be achieved in reality  due to atmospheric and operational limitations, which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our report.


Second, I am sure that readers of "The-intellectual" will appreci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ever so illustrious panel of high-ranking people with a bound mandate and a financially directly interested 'customer', and our independent panel of external experts with no financial interests in the project (see above). The result is predictable. 


The-intellectual: Can you describe the review process done by the international panel? For example, how did you accept the invitation? when did you arrive in China? 


Andersen: See above as regards the panel and the process. I reluctantly accepted to chair the panel around March 1, this year, when I had satisfied myself that it would be a truly independent review, and I had the best all-round experience. I selected most of the panelists myself. I arrived in Beijing on April 1 and left on April 25, when I had sent a first draft report to the panelists. 


The-intellectual: Do you still believe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port are correct? 


Andersen: Yes, absolutely! Why would we change our opinion after all this work? There have been no new facts on this subject; we have nothing to gain from reviewing the same facts again, and our report could only make recommendations, not decide anything. If the CAS should choose the NIAOT design, it's their (future) problem, not ours! We have done our best for Chinese astronomy - take it or leave it. That Dr. Cui does not agree with our conclusions was already known in advance, but occasionally losing a friend or two is the risk one runs when facing the facts as a reviewer. 




林潮:讲几句长期闷在心里的意见


林潮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天文系著名理论天体物理学家


我一直关注近期的讨论(12米望远镜技术选型),这些问题已超出了一般的技术与学术范围。 我也想讲几句长期闷在心里的意见,以供参考。


1)天文学科一般都是以科学研究为主导,技术发展为服务。不宜由不必要的工艺创新而增加风险,提高费用,降低科研的有效率。


2)应尊重国际一流专家的仔细负责任的分析,虚心听取建设性的中肯建议。不宜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送上“别有用心”的帽子。更不宜断章取义地修改评估的本意,挥动民族主义大旗。


3)行政决策应建立在专业性评估的基础上。如否定或重新启动应给予充分的理由。不宜向民粹妥协,屈服各种非科学的压力。


4)希望更多的发挥国内和海外年轻科学家的参与和贡献,听取他们的心声,理想和抱负。积极促进新生力量的成长。不宜由80高龄的“权威”操心主导20年后的科研方向和设备。


5)希望各单位的领导尽量减少失去科学家本色与原则的利益集团交换,不宜由某些院士操作行政权力,控制舆论,强加民意。任意将个人意见提升为“国家利益”。


6)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先进经验和人才。不宜在没有充分经验和成功的先例前,冒巨大的人力和资金妄自尊大地承担“以我为主”而终究转向“以我唯一”的风险。


7)希望学术讨论的态度以理论证,应该避免回到文革时“风庆轮”式的随意指责“卖国求荣”的人身攻击。这种政治手段不宜使用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8)希望某些所谓权威有点自知之明,不宜以“国人自尊心”为借口掩盖个人的虚荣心。所谓“世界领先”的成就是需要国际公认的,不是大书特书自封能建立起来的。


9)望远镜的成就须由科研成果做客观的衡量,不宜包装成皇帝的新衣夸张宣传。我当然为中国进展所鼓舞,只希望做些没有利益干扰的量级评估,客观地分析一些有争议的工程带来的效果。


10)所谓“领跑”世界,号称有效直径6-8米的LAMOST验收后的2010-2016年,每年发表学术文章 200-250篇,引用48848次。其中部分文章很有科学影响力。但是同时期类似功能的巡天望远镜2米SDSS (集光面积比LAMOST号称的口径小近十倍,光纤也少十倍)每年发表学术文章2000-2400篇,引用达514894次,多过LAMOST 10倍。LAMOST并没有达到原计划中提出的多项指标,不能用于银河系外光源。国际专家有关“独一无二”的项目评语其实是讽刺,并不是赞扬。


11)希望可以实事求是地调查,允许承担和包容一些风险探索。但应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应该建立责任制度,严格追究错在哪。不宜随意一再浪费资金和人力,交多次学费,继续建造纸牌屋。


12)希望单位领导积极推动求知若渴的科研风气,建立踏实活跃的学术环境。充分发挥跨学科,超山头的大科学中心的凝聚合作作用。共同建立为全国服务,推向世界中心舞台的平台。不宜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避免只以本位利益和个人名誉而推动既浪费又没有明确具有竞争力的科学意义的面子工程。


有些话可能是说得过于直白,但我相信很多热衷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同事们都有同感,只不过因为各种利益的牵连,对权威敢怒不敢言而已。这也是在中科院里德先生与赛先生矛盾的又一副缩影。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院士制度可能需要彻底地改革了。


陈建生:12米望远镜被国家发改委选入候选项目的情况说明


陈建生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


前几日看到梁明的采访文稿,文中有一段话:


“在12米望远镜申请国家立项和经费时,使用的是4-镜方案并由于其创新的设计而获高票通过......现在有人提出用3-镜方案代替4-镜方案这种做法的本身就值得商榷,......”。


据我听到的,还有不少人和梁明有类似看法。有必要就此说明。


首先,12米望远镜到现在为止,国家还没有立项,只是列入了规划的前10名候选项目。


对于“十三五”国家发改委遴选项目、制定规划的过程,外界并不了解,有许多误传。事实情况如下:


在遴选“十二五”大科学工程项目时国家发改委按学科领域成立了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和工程技术共7个学科领域专家组。在7个学科领域专家组之上,成立了总体专家组。先由各学科领域专家组提出初步候选项目,再到总体专家组投票排序。选多少项为优先候选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定。


我们天文学科是和空间学科放在一起,名称是空间和天文。


“十三五”大科学工程的遴选和规划还用“十二五”的专家组,这个领域专家组有20多位专家,组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专家组中有6位天文方面的专家,我是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全过程讨论。


2016年5月,各学科领域专家组组长通知该组的组员,“十三五”大科学工程遴选和规划不再由下而上申请,改为由各个组员专家直接推荐。也就是由我们学科领域专家以专家个人名义向学科领域专家组提出,不存在学科领域专家组以外的人或部门提出项目(说大望远镜是XXX的项目是不正确的)。我们组共推荐了7项, 其中天体物理2项,太阳1项。大光学/红外望远镜是其中的1项。


我们天文专家推荐大光学/红外望远镜的依据是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之前在全国范围天文正教授/研究员进行的一次调查,大型通用光学/红外望远镜排第一,反映了中国天文学家对大光学/红外望远镜的迫切需求。


7个项目经过学科领域组的讨论,投票把排名前三名报总体组。光学望远镜在学科领域组排第二,所以被推荐到总体组。经总体组投票,光学/红外望远镜在大总体排队中位于前十名,最终被纳入国家发改委“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成为优先布局建设的10个项目之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学科领域组讨论及投票只有一天,每个项目介绍加讨论只有40分钟,所以介绍的时候重点是介绍需求(必要性和紧迫性),技术方案基本没时间介绍和讨论, 而且与会的虽然是专家,但也是外行(不是自己领域,专家也是外行),在这样短的时间对技术方案也搞不懂,所以专家投票主要根据是项目需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天文大光学/红外望远镜虽然是天文界最迫切的要求,但具体造什么样的望远镜,多大望远镜,都还没有在天文界认真讨论过,但介绍时总要有一张望远镜图,我们手头只有苏定强等人发表的12米望远镜的文章, 就借用了他们的图,因为这轮讨论通过的只是“十三五”规划,不涉及具体技术方案,在通过后还要有大量的研讨和论证过程,不存在“因4-镜创新而高票通过”。 这段过程所有与会专家均可核实。


1)国家发改委把进入规划的项目向全国发布300字的正式招标书,关于大光学/红外望远镜的招标书的原文是:


《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是开展天体物理研究必备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围绕宇宙各层次天体起源和演化、极端宇宙条件物理、由宇宙结构形成揭示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性质及引力波源光学对应体等重大前沿研究需求,优选台址,建设一架12米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具备多目标、暗天体高分辨成像和光谱观测的精测能力,最暗天体成像极限亮度达到28星等,最暗天体光谱极限亮度达到25星等。设施建成后,可使我国光学极限探测能力处于国际领先行列,大幅提升天文观测重大发现的综合能力,同时为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并带动我国先进光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指标书的前半段是科学目标, 后半段是技术性能和指标,招标书里没有提望远镜是3-镜还是4-镜,所以说以4-镜“立项”是误导;


2)国家发改委的招标书是向全国发布的,任何单位都可以来应标,只要满足300字的要求,经评审谁的方案好就胜出,不存在胜出单位就是抢天光所的成果的问题;


3)现在项目离国家正式立项还差得远!

  a. 首先要向主管单位(如科学院下属研究所的主管单位就是科学院)提交项目建议书;

  b. 主管单位组织专家评审,如通过上报发改委;

  c. 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评估,

  d. 如通过,批准项目建议书。


完成以上步骤才算正式立项, 现在12米望远镜连第一步都还没走完。立项之后还有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评审等。



制版编辑:有饭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世外桃源|中国病人资源|青年学者|上帝手术刀

青蒿素|可燃冰|西湖|农场|学术辩|日本奖

张毅|王晓东|张启发|崔维成|张锋|杨振宁|李佩

卢煜明|王小凡|吴文俊|袁钧瑛|张纯如|刘若川


知识分子
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投稿:[email protected]
授权:[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