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1
月
25
日
来源:人民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11
月初,
2017
年世界旅游交易会(伦敦)上,《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
2018
)》发布。《报告》指出,
2018
年全球旅游经济将全面快速增长。可以预见,目前在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排名中已位居榜首的中国,
2018
年将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并引领世界旅游向好发展。国际旅游目的地管理及推广问题专家罗杰
·
卡特指出,中国游客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特性上都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对中国旅游而言,也势必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旅游,人们印象中原本只是
“
玩一玩
”
的
“
小事
”
,如今,已成为关乎全体人民幸福的
“
大事
”
,越来越多地被写进国家文本。
2018
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旅游将展现出新的风貌。本报从市场面、产业面、社会面入手,分析
2018
年中国旅游的三大发展趋势。
共享旅游势不可挡
早起与房东共进早餐,聊聊家常,饭后像当地人一样,在社区公园里散步,去当地人爱去的街巷闲逛。这样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也因此造就了一批
共享住宿平台
。
短租,作为一种共享经济模式,在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有目共睹。
数据显示,
2016
年中国在线短租市场交易规模达到
87.8
亿元,较上年增长
1
倍多。从诞生时起,安全、隐私、监管等问题就与短租的成长相伴,负面新闻也会不时见诸报端。国内最早发展共享住宿的小猪短租平台创始人陈驰表示,
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以及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制约了共享住宿行业的发展
。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
积极发展包括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在内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这被认为是从国家层面对短租的
“
正名
”
。
业内人士指出,短租行业发展遇到的难题,将会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未来,如同网约车、共享单车这两种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道路一样,短租行业也会有更明确的管理规范以及更细致的行业标准。
作为一种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加强社会共同信任的商业模式,短租依然受市场青睐。
截至
2016
年底,共享住宿平台
Airbnb
(爱彼迎)在中国共拥有约
7.5
万套房源。
2017
年
11
月,爱彼迎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内森
·
布莱查克杰克在北京宣布发展新战略,将会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以及加大本土化进程。对爱彼迎来说,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是最大的吸引力。
2018
年,中国短租市场的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
169.6
亿元,是
2016
年的近
2
倍。
科技为旅游
“
开路
”
日前,缤客针对
2018
旅游发展趋势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的进步,游客更能充分掌握旅游资讯。越来越多游客在安排住宿前,会通过科技了解目的地及住宿环境,
未来超过
80%
的游客则希望能通过
VR
(虚拟实境技术)体验后,再做决定。
虚拟现实广受关注,大批旅游公司都在努力挖掘该技术的潜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
此前,宋城、上海迪士尼、华侨城等都已宣布要与
VR/AR
(增强现实技术)联姻。这种
“
沉浸式
”
互动体验新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前景相当广泛。加拿大魁北克
“
幻光森林
”
旅游项目是成功的典范。据统计,该项目一经推出,游客即从原来的
6000
人猛涨到
7.2
万人,该森林也成为热门的夏季旅游目的地。在国内,该技术在上海迪士尼和华侨城欢乐谷的应用也为景区增加了人气。上海旅游行业协会景点分会会长费振选指出,
AR/VR
进入景区才刚刚开始,有着美好的应用前景,未来需要不断贴近市场,满足游客需求。
据国际数据资讯公司预测,到
2020
年,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旅游业收入超过
470
亿美元。
“
知道客户在哪、客户将去哪、客户有何种行为
”
的旅游企业将能够分到很大的一块蛋糕。
更多外国游客走进中国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对国内
10
个入境旅游典型城市的调研结果,受访入境游客中大多数是首次来华。
“
在我们的抽样中,近八成的外国游客是第一次来中国,
2015
年是接近六成。
”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副研究员李创新介绍,
“
这表明我国入境游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
”
李创新表示,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中国仍是我国旅游工作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因此,要加强对外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想要来中国。
近日,外交部亚洲协会休闲产业促进委员会、中国网和《世界旅游画报》中文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