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志:并购是一个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这次我们邀请六位嘉宾代表并购的主流力量,跨国公司、中国领先公司、药企、医疗器械公司,还有中国最成功的投行——华兴资本,以及跨境投资的各方。每个人由于角度、单位和战略不一样,对产业并购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直奔主题,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对2017年医疗健康行业,国内外并购,发表一两个观点。
张志民:从美国境内来讲,今年可能是医药公司并购比较活跃的一年。特朗普上台以后,在税务方面有所支持,大公司的并购可能就相对比较活跃。
从跨境来讲,中国医药公司对美国医药公司并购,可能还不是特别成熟。但是从美国公司那边得到专利许可的活动,可能会有所加强。
从医疗器械来讲,美国的VC在医疗器械方面的投资相对比较少,所以我们在做跨境投资的时候,看到很多美国的医疗器械公司,现在都到中国来找投资方,而且中国的这些医药公司,也进入到医疗器械领域。因为相对来讲,医疗器械,一方面门槛比较低,另一方面进入市场的时间相对比较短,风险也相对低一些。
邢江龙:对于一个产业公司来说,最快的成长方式就是并购,没有之一。但想做并购,首先需要意识到自己能够提供哪些资源或者说并购以后能不能管起来。因为并购简单,但是后续得把它纳进来,纳进来能不能管好,这是真正并购成功的关键。
谢屹璟:我分享两个观点,一个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去年的策略和今年可能的走向;另外一个是中国本土的中小企业和中国上市公司之间的一些并购趋势。
从中国一些大企业,比如复星、绿叶来看,去年、前年都做了很多的海外收购,虽然现在有外汇出国的限制,但是毕竟有海外的平台,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主要的海外收购战略。我个人认为,这个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海外很多产品、品牌、销售、利润都比较稳定,很多中国企业希望拿到这些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另外在海外扩充产品线和地域方面也能做一些布局。但是如果在海外没有资本平台的话,中国本土的一些大企业就先要把海外的资本平台搭建好。否则现在出海的人民币换美元是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如果交易金额大的话,会耽误时间。
第二在中国我们看到很多中小企业如果考虑资本市场路线,IPO排队时间较长的话,很多还会考虑借壳上市,这也算是反向收购。通过反向收购,注入资产,获得上市公司的平台,然后开始获取优质的多方面融资平台。
还有一些在医疗健康产业,本身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是有很多买卖兼并交易会出现。中国这个现象可能还没有非常明显,但其实在过去几年本土企业之间的互相买卖兼并已经很多了,这个趋势今后几年还是会继续加大。
吴昊:我觉得在接下来全球经济压力之下,也会继续有一些战略(并购)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国公司里面,我们已经掌握技术的,我们已经运营的产品线,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我觉得这对中国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在中国,我们有资本市场的优势,如果一些产品线,中国公司掌握了技术,掌握了营销,那将会获得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胡正国:我觉得2017年海外并购总的金额可能会不太理想。因为资本管制,人民币出不了境,但是小的并购还是会发生的,尤其以产品公司为主。
对于投资这方面来看,今年也是会不断的,各种各样的基金要关注。此外,越来越多的美国或者欧洲、以色列的公司,也都到中国来融资。我作为中国的投资人和企业,建议一方面可以投资海外公司,一方面可以把这些公司的产品在中国的权利拿过来,在中国组建公司,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顾宇韶:我的观点,一横一纵加跨境。横的我们希望看到,尤其是针对慢性病,可以从整个疾病周期来看这个投资和并购,也就是说一个慢病从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跨度来管理,这个是有很多机会的,这是一横,从整个慢性病来看。一纵就是细分领域上下游的并购和投资的机会,包括从一开始诊断到治疗,到术后的恢复、服务,甚至到最后的保险,这是一纵,和整个行业的整合。最后是在跨境,像我们国际公司,会加快速度,在本土化方面,也会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