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氧叔本叔
探索美的终极奥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不愧是让所有女生疯狂表白的零食 ·  22 小时前  
物道  ·  一日道|真正的富人 ·  昨天  
物道  ·  除夕 | 蛇行新岁,生生不息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氧叔本叔

同样是15天闪婚,她跟老公比大S幸福多了…

氧叔本叔  · 公众号  · 时尚  · 2025-02-02 21:30

正文

姐妹们新年好!!

今天咱们来看看智美双全、主体性超强的姐姐打打鸡血。

陈数在中戏参加讲座的视频,还有人没看过吗?

作为业界前辈,她花了75分钟给学生传授表演实战经验and理论。



讲到兴头上,直接起范儿展示如何用身体语言表达情绪,动作轻盈到位,不愧是有12年舞蹈经验的姐,感觉整个人都香香的(bushi)



整个视频看下来,又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定神闲。

这种自信状态也足以让人相信,在她的宇宙,她就是中心。



一众网友立刻吻了上来:天呐,做梦都想成为的样子,美丽,知性。



老实说,从前很多姐妹对陈数的印象可能是跟老公赵胤胤认识15天闪婚、因为继子选择不生娃,或者大力削骨,填成馒化脸。



但主体性强的智美姐姐懂得人生该怎么选择+变美路上及时止损。

恢复期一过,做好提升紧致,全脸胶原感回归,依旧是外在拔尖的气质型中女。



况且从她的原生基础看,从羡慕李小冉长得漂亮的方菱脸,到气质自成一派,目前已经是打得最好的牌了。

这个时期也蛮好看


上次羊聊到,审美能力跟主体性是有强关联的,即👉主体性是审美能力的前提,人越有主体性,越有审美(复习链接指路文末)

但具体如何增强主体性&稳固内核?有蛮多值得展开讲的细节。

新年新气象,今天羊就展开分析一下自我主体化的女人有多强大。

这篇不只是美学干货,还有易上手的实操tips给到姐妹们。

李红;李富真;陈良玲



自我客体化VS自我主体化



最近有句话很火,一旦缺乏主体性,人就容易紧张。

这涉及到一个概念:自我客体化👉把自我价值的决定权交到别人手上。



具体表现有很多,比如总是从「第三者」视角审判自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达不到别人期望,情绪被别人左右。

常因想太多顾虑太多延缓行动,配得感低,自我怀疑等等。

这些最终不但会影响我们的性格,还会表现在神态气质、穿衣打扮、医美整商上。

试图一直用鬼脸获得身边人喜欢的松子


就像《热辣滚烫》里的乐莹。

前期对身体自卑、堕于现状时,看人总是小心谨慎不敢抬眼,面对心仪男嘉宾也唯唯诺诺患得患失。

一度愿意给闺蜜小三当伴娘,为侄女上学交出房子产权,成为亲戚转正的踏板…



后期通过拳击重拾自我,变瘦变健康。

虽然说话仍然很小声,但不再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自我怀疑,这便是找到主体性的过程。



所谓的自我主体化,就是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相信自己。

永远站在「第一人」角度,以自我为标准,坚持本我,有原则有立场,有自我边界和掌控感,不被所谓的主流态度给裹挟。



看多了智美女性你会发现,主体性强的她们有高度一致的consistency,也就是内外执行一致,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和人生。



但老实说,要想成为她们,并不容易,有太多因素会阻碍我们👇



两个维度分析
为什么主体性不强?



在心理学中,主体性涉及两个重要力量的建立:内在动机和自我坚定

「内在动机」代表一个人能自发地去做出人生决定和选择,而不依赖于外部的惩罚或者奖励。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内在动机的建立,与成长中所接受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

父母给到的支持和尊重越多,ta的内在动机越强。

上了《我家那闺女》,被网友羡慕爸妈太好了的卢昱晓


再看「自我坚定」,指一个人能自信、坚定、清晰地表达观点,同时敢于在不伤害他人的同时,积极主张并维护合理权益,不轻易放弃自我立场。

若长期生活在负面评价渗透的环境中,诸如“别人家的小孩学习多好”,“你怎么这么胖”,“你怎么开不起玩笑”。

会自然而然地内化这些不公允评价,认为自己不够好、配不上。



自我矮化的种子一旦被浇灌,便会如藤蔓一样疯狂生长,导致内在动机变弱,自我坚定性不强。

几个明显表现👇

压抑情感需求;讨好他人;持续性紧张;(因不敢承担后果或者无权做决定)将决策权向外界转移。

甚至成为不知道要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对人生丧失斗志,对世界失去好奇心的空心人…



但这并不是我们的错。

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镜像自我理论」,我们就是通过他人的反应来构建自我概念的。

在互动中,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态度和反馈内化,be like照镜子,通过他人来确认自身的样子。

如果太重视外界反馈,很容易掩盖自己内心的声音。



但请记住,外界反馈只是一种投射。

换句话说,只是基于他们的认知、思维、偏见、经验做出的简单粗暴式结论。

就像拿着一小块镜子照我们,并不能呈现出完整真实的样子,仅代表对方的喜好。

就像有人喜欢吃香菜,有人不喜欢吃香菜,而香菜一直是香菜,它的味道并没有改变。



认清楚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把镜子里的样子,作为补充视角,而非自己的价值定义👌



要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
而非别人的眼睛看自己



如何像智美姐姐们一样增强主体性、强大内核,笃信“老娘说了算”?

这需要一些长久且反复的练习。

今天,羊就分享一些互联网姐妹亲测有效的云经验,咱们一起做有主体性的大女人。




思路转换,以自我感受为主
通过有意识的反抗训练,强化边界感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时刻记住:

我这个人是最重要的,不需为了无谓的认可和夸奖而迎合讨好,对不合理诉求勇敢say no。

咱们可以像菲菲一样:我不怕挨骂,也不会为表扬而窃喜。



不然就学易燃体质黄子韬:不在乎别人高不高兴。



如果不自觉地承接别人的情绪,甚至因此影响自己,那就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

正如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孟《爱自己》中所言:唯有当你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当然,有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自我意识过剩、完全不考虑别人,而是在接纳自我感受&情绪的基础上,优先满足自己,再成全他人。

平时不好意思say no的姐妹,可以从最简单的婉拒开始:不好意思,我也有事要忙。

慢慢的直接拒绝:不行、不要、我不想,然后不说理由。

通过一点点前挪,在人际关系中树立越发清晰的边界,让别人知道,你不会承接哪些负面情绪或者不舒服的行为👌

百岁老人给我们的生活小技巧



及时收回注意力
不为他人课题买单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个消除内耗的著名观念,「课题分离」。

人很多烦恼的根源其实在于人际关系,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人生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

分清某件事的最终后果由谁承担,我们只需要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就像旺旺在《我家那闺女》中因为同事提出了更好的方案,就担心自己的职位不稳,这便是过度关注别人的课题而带来的精神内耗。



让她焦虑的包袱里,或许装满了朋友们殷切的期盼,或许装着家人更好的生活,或许装着对未来的担忧...

但这些都是别人的课题,她的课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做好自己的方案。


说白了,课题分离的核心思路就是用“关我p事”和“关你p事”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情绪都是自己的,且有责任为自己负责。如果有人不愿意,那是ta的问题,不是你的。

在焦虑不安、疯狂内耗时,不妨做几次深呼吸,重复几遍这句话,再来做决定。




从小事做起,自爱不自恨
建立内部评价体系&成就清单


前面说到,很多人会因外界评价而动摇。

羊的建议是,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

做一件事之前,问问自己:我是真的享受吗?这件事对我的价值是什么?

就算最后搞砸了,但做的过程很享受,或者得到了成长,同样有意义。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夸奖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

放到现实中,记录日常的成就并不时复习,可以有效帮助咱们提升主体意识。

帮我们不断看见并确认一个事实:你就是有能力做到这些事,并且可以做到更多。



羊会定期复盘做了多少项目,写了多少爆款,给多少姐妹带来了美丽。

除了工作上中的成绩、生活上的成就也同样值得记录,好比自己换了水桶,帮陌生姐妹击退了地铁上的咸猪手…

也可以学乔妹,每天写下感恩的10件事,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幸福。




培养爱好,投资自己
支点越多,内核越稳


汪曾祺在《人之所以为人》中写道:

“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剑里,这,才叫活着”。

所以,羊一直建议姐妹们多培养兴趣爱好,唱歌,跳舞,画画,看书,看电影…

常年练书法的庆奶


也可以寻找一些感兴趣且能坚持下去的运动,比如冥想,攀岩,跑步,羽毛球等等,让身体动起来。

感受到身形越来越挺拔,体力越来越好的时候,真的会对自己越来越满意。

刘亦菲和吉尔塞·邦辰都有冥想呼吸练习的习惯


羊知道有很多年轻妹妹关注我,想说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就是有这样那样难熬的时刻。

淡定如陈数,也承认过在20岁、30岁、40岁中最不喜欢20岁:

因为青春不止有青春和美丽,还伴随大量痛苦、纠结和无措,甚至是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情绪的不自控。

但当你有一天真正成长之后,会懂得如何平衡好自己的身心。



所以从今天起,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情绪。

只有做到专注于自身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