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摄影到现在
对摄影和摄影人的感知一直在变
审美也一直在变
好在不变的是,始终对摄影保持着敬畏
既然是美好的东西
就不要去破坏它了
接触的扫街摄影师不多
好像大家更喜欢热闹一点的人像写真
一个人扫街,面对建筑和人群,多少有点像探险
小川应该是我写过的第一个扫街摄影师
当二二知道我的书稿还需要补录几个摄影师的时候
强烈推荐了刘小川
二二说,小川是站酷的编辑,大神来的
我说,好呀,好奇这类身份的摄影师
刘小川
站酷的内容运营
马上31岁了,已婚北漂
采访小川已经很久了
一直迟迟没有下笔
主要是心里没底,把捏不好
作为一个人像摄影师
我知晓了人像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看人像摄影师
但是扫街不一样
“这是怎么做到的”
“什么样的角度可以实现这样的画面”
我束手无策
想透过一个摄影
窥探世界,思考人和生活的关系
从小川身上,想要了解扫街摄影师的想法
所以感谢为我提供思路的
同样喜欢扫街的杭州大二学生杨诗捷
让旁观的我找到一点好奇的入口
“扫街的话,其实一直都是在寻找光
有光就会有明暗对比
这样的画面才会立体
扫街最重要的是故事
但是故事总是可遇不可求
我站在街头
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故事
我只能去预感”
一张好的照片体现在
形式(构图光影色调)
和内容(故事情绪氛围)上
小川的作品比较华丽,比较都市
通过他照片的内容
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北京
在北京呆过三个月,尽显疲惫
而小川的北京,是热闹且有生命力的
大概不同地方的街头都是不太一样的吧
北京的街头
东京的街头
武汉的街头
广州的街头
都不一样
这就是相机的视角啊
你说所有城市都一样
那我拍给你看啊
扫街更像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面对各种客观因素
委曲求全般的寻找最合适的那个点
而出招的机会只有一次
忘记调参数,拍完一团黑
那就是又错过了一个好故事
我想,那些扫街的摄影师
大概是最能敏感感知城市变化的人
这里的马路在改建
那里起了一栋新楼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预感”
用一种扫街摄影师独有的第六感
记录真实传递感受
在街头,我拍你,你打量我
这大概是人与人之间最近、也是最远的距离
不喜欢生活了?
那我们去街头听故事吧
1、自我介绍一下,多少岁?之前的经历、职业。从什么时候开始拍照?
网名刘小川,马上31岁了,已婚北漂。
工作8年,早几年做过市场营销,公关策划。现在在互联网公司做内容运营。
业余拍照大概6年了吧,从11年来到北京开始。
2、看了你之前的照片拍了很多人像呢,最近一年人像反而拍的少了,为什么呢,小川觉得自己拍的好么?
人像拍得少这点两方面来说吧:一是时间关系,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和生活上。而且现在拍人像更喜欢通过有成本有合作的创作来完成一些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的画面。所以每一次拍摄的周期比较长。
另外一个是工作关系,因为在公司做摄影方面的内容运营的关系,我需要接触各个领域的摄影内容,所以自己需要有时间和精力去尝试了解人像以外的各种题材。
至于拍得好不好,有些片子自己喜欢、朋友也喜欢,有些客户会看到你的片子而找到你,起码不差吧。
(大坂扫街)
3、小川应该因为职业的原因接触了很多摄影师,看着大家的发展,有什么想法么?
唯一的想法就是所有人的发展都是合理的。
做运营这项工作有一个好处就是会让我站在一个更客观和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别人,我会透过他们的现状而去发现这些摄影师自身的某些特征(反过来也适用)。
比如一些网红摄影师和拍商业片的个人工作室,除了他们的拍摄风格受大家喜欢之外,他们一定是有一定经营和营销头脑的。
还有一些艺术摄影领域的摄影师朋友,我会发现他们更关注摄影的本身和主观的表达传递,这些朋友可能粉丝不多,微博冷清,但是当跟他们聊摄影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眼睛里闪着光。
渐渐的我也就理解了在摄影技术以外是他们每个人的性格和主观意愿才促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所以当有些朋友跟说“你看谁谁谁这么做就火了”的时候,我会跟他说你要看到他能促成这件事情所具备的摄影之外的能力和性格特点。
(北京扫街)
4、你觉得摄影和生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摄影只是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调味剂吧,就跟读书、旅行一样。它会丰富我的生活,但我会去按照自己的习惯去驾驭和利用它。
5、为什么没有当一个以摄影为生的人?
就像之前的问题回答的,我看待自己也会很客观,我是一个不擅长经营和营销自己的人,性格上也不是特别外放。其实你能看到很多拍行活的摄影师跟其他打工族一样,没什么区别。
当我把爱好摄影、职业摄影、艺术摄影这些领域都了解了一遍之后,我会发现目前我还是适合做一名摄影爱好者。心情好了拍点自己喜欢的,没啥灵感的就去干点别的,这方面尽量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
6、小川有喜欢的摄影流派么,怎么看摄影这件事?
没有很倾向性的喜欢某一个流派,流派这件事只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通过它去了解摄影的历史发展而已。对于我来说,任何流派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摄影对于我来说只有两个目的,记录真实和传递感受。
观看别人的作品和通过自己的拍摄去记录、表达其实都是一个沟通交流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对别人眼中的世界进行感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情感的视觉沉淀。
小川的其他类型作品:
因为好奇
所以想要了解
因为美妙
所以要大声尖叫
我是吴友友
一个喜欢听故事的女同学
图/刘小川
文/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