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1年5月20日发布的报告《
京东集团-SW(9618.HK)21Q1深度点评&纪要:年活跃用户创新高,供应链优势凸显
》,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杨仁文 S1220514060006
事件:
京东于2021年05月19日发布2021年Q1季度业绩报告。单季新增用户2780万,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达4.998亿(YoY +29%,QoQ +6%)。公司2021Q1实现营业收入2031.76亿元(YoY +39%,QoQ -9%),毛利润291.22亿元(YoY +29%, QoQ -7%),Non-GAAP 归母净利润为39.68亿元(YoY +34%),GAAP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为36.17亿元(YoY +237%)。
核心观点:
1.
供应链优势凸显:库存周转是零售核心的指标之一,根据2020Q1财报显示,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为31.2天(YoY -4.2天,QoQ -2.1天),到达世界级的运营水平。京东构建了全球领先、稳定且高效的供应链技术,帮助上下游释放大量的资金及资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6天,同比下降0.5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44.2天,同比下降7.5天。
2.
年活跃用户创历史新高,下沉市场不断带来惊喜:京东2021Q1新增用户2780万,年度活跃用户达4.998亿,到达历史高位。“京东式下沉”惊喜不断,第一季度下沉市场的新用户的比例首次达到了81%,可见京东还有很大的用户增量空间。
3.
京东物流收入不断攀升,但亏损进一步扩大:根据2021Q1财报显示,京东物流的收入同比增长65%,占比提升至10%。但亏损同比扩大至14.7亿元(YoY +250%)。
4.
京东多年建立的供应链能力使得京东在全球芯片短缺的大环境下影响较小,3C和家电的整体产品结构还在逐渐向上 。同时京东将加大对新兴消费品牌的关注来应对产品结构上行及消费升级的趋势。
我们的观点:
1、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2021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1.76亿元(YoY +39%,QoQ -9%),毛利润291.22亿元(YoY +29%, QoQ -7%),Non-GAAP 归母净利润为39.68亿元(YoY +34%),GAAP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为36.17亿元(YoY +237%)。
(1)分业务收入:
2021Q1公司核心商品业务收入1752.8亿元(QoQ -9%, YoY +35%),其中电子产品及家电收入1040.1亿元,占比59.3%。日用百货商品收入718.2亿元,占比40.7%;服务收入278.9亿元(QoQ -13%, YoY +73%),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为15.9%,其中营销广告收入占服务收入50.6%。
(2)费用情况:
2021Q1公司履约费用率7%,研发费用率2%,营销费用率3%,一般及行政费用率1%。
(3)利润率情况:
2021Q1公司毛利为291.22亿元(YoY +29%, QoQ -7%),毛利率为14%(QoQ +0pct,YoY -1.0pct),Non-GAAP经营性损益为35.02亿元,损益率为2%,Non-GAAP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39.68亿元(YoY +3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6.17亿元(YoY +237%)。
2、经营数据分析:
(1)年度活跃买家数:
2021Q1公司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达4.998亿(YoY +29%,QoQ +6%),单季新增2780万,相比去年增长1.128亿。
(2)APP月度平均活跃用户数:
截至2021年3月,京东月度活跃用户数达3.31亿(YoY +25%,QoQ -6%),相比上一季度减少2000万,相比去年增长6600万。
(3)GMV:
2020年,公司12个月GMV 实现2612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7%。
(4)ARPU:
截至2021年3月,公司年度ARPU为1606元(YoY +3%)。
3、盈利预测: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长远发展和后续业绩的增长。我们预计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73/12,496/15,341亿元,净利分别为224 /336 /413亿元,对应EPS为7.2 /10.8/13.2元,对应PE 38/25/20X。我们给予目标PE 38X,21年目标价格328港币,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增长不及预期,政策风险,补贴滑坡后GMV增长不足预期,新业务拓展低于预期,业务过度多元化、协同不足,运营资金不足,盈利不达预期等。
1.
事件:
【财务摘要】
基本概况: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2021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1.76亿元(YoY +39%,QoQ -9%),毛利润291.22亿元(YoY +29%, QoQ -7%),Non-GAAP 归母净利润为39.68亿元(YoY +34%),GAAP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为36.17亿元(YoY +237%)。
分业务收入:
2021Q1公司核心商品业务实现收入1752.8亿元(QoQ -9%, YoY +35%),其中电子产品及家电收入1040.1亿元,占59.3%。日用百货商品收入718.2亿元,占比40.7%。服务收入278.9亿元(QoQ -13%, YoY +73%),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为15.9%,其中营销广告收入占服务收入50.6%。
费用情况:
2021Q1公司履约费用率7%,研发费用率2%,营销费用率3%,一般及行政费用率1%。
利润率情况:
2021Q1公司毛利为291.22亿元(YoY +29%, QoQ -7%),毛利率为14% (QoQ +0pct,YoY -1.0pct),Non-GAAP经营性损益为35.02亿元,损益率为2%,Non-GAAP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39.68亿元(YoY +3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6.17亿元(YoY +237%)。
【业务摘要】
年度活跃买家数:
2021Q1公司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达4.998亿(YoY +29%,QoQ +6%)单季新增2780万,相比去年增长1.128亿。
APP
月度活跃用户数:
截至2021年3月,京东月度活跃用户数达3.31亿(YoY +25%,QoQ -6%),相比上一季度减少2000万,相比去年增长6600万。
GMV
:
2020年公司12个月GMV 实现2612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7%。
ARPU
:
截至2021年3月,公司年度ARPU实现1606元(YoY +3%)。
2.我们的观点:
1、
主
要财务指标分析:2021Q1业绩预告超预期。
业绩总览:
2021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1.76亿元(YoY +39%,QoQ -9%),毛利润291.22亿元(YoY +29%, QoQ -7%),Non-GAAP 归母净利润为39.68亿元(YoY +34%),GAAP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为36.17亿元(YoY +237%)。
(1)分业务收入:
2021Q1公司核心商品业务实现收入1752.82亿元(QoQ -9%, YoY +35%),其中电子产品及家电收入占59.3%。服务收入278.94亿元(QoQ -13%, YoY +73%),占整体收入的比例达到15.9%,其中营销广告收入占50.6%。
(2)费用情况
费用情况:
2021Q1公司研发费用率2%,销售及营销费用率3%, 一般及行政费用率1%。
(3)利润率情况
利润率情况:
2021Q1公司毛利为291.22亿元(YoY +41%, QoQ -10%),毛利率为14% (QoQ +0pct,YoY -1.0pct),Non-GAAP经营性损益为35.02亿元,损益率为2%,Non-GAAP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39.68亿元(YoY +3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6.17亿元(YoY +237%)。
2、
经营数据分析
(1)年度活跃用户数
年度活跃用户数:
2021Q1公司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达4.998亿(YoY +29%,QoQ +6%),单季新增2780万,相比去年增长1.128亿。
(2)
APP
月度活跃用户数
APP
月度活跃用户数:
截至2021年4月,京东月度活跃用户数达3.18亿(YoY +19%,QoQ -6%),相比上一季度减少2000万,相比去年增长5000万。
(3)
GMV
GMV
:
2020年公司12个月GMV 实现2612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7%。
(4
)ARPU
ARPU
:
截至2021年3月,公司年度ARPU实现1606元(YoY +3%)。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增长不及预期,政策风险,补贴滑坡后GMV增长不足预期,新业务拓展低于预期,业务过度多元化、协同不足,运营资金不足,盈利不达预期等。
附录:京东 2021年一季度业绩交流会投资者问答
免责声明:
本纪要由方正证券海外团队翻译/整理,可能存在与该公司官方公布的纪要原文/录音有不一致或不准确之处,请投资者以上市公司发布的纪要原文/录音为准;会议纪要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包含任何方正证券研究所的投资意见和建议,投资者需自行承担投资决策的风险。
1.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你们在京喜天天上面的投入,可否分享一下你们关于全渠道、新零售以及社区团购竞争环境的看法?特别是,京东除了产品价格低廉以外,还有没有别的竞争优势?另外一点,这一季度一些高价产品有不错的增长,如家电品类,而同时低价产品的增长也挺快的,总体来说,平均单价有没有什么变化?
答:关于京喜天天这个战略,我们相信社交电商模型绝对会是我们长期的举措。
对于京东来说,存在进一步向下沉市场渗透并向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提供更多种类产品和服务的结构性机遇,尤其是向他们提供那些相对低价的产品。
我们特别想通过对京喜这一品牌的投入抓住这一潜在市场的机遇。
尽管已经进入这一市场的竞争对手们更注重流量方面的运营,我们还是坚信,最终获得成功的秘诀在于
由技术推动的供应链能力和物流基础设施。
只有拥有了这些核心能力,我们才能向用户提供更佳的购物体验、优质产品和低廉的价格。在这些领域,我们有自营业务和物流业务等领域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商对客电商业务的供应链网络以及我们与品牌方的长期合作,以向用户提供更多品类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这一业务非常依赖本土的供应链,尤其是生鲜类产品。我们的平台是有可能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建成服务网络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给用户提供具竞争力的价格和优质的购物体验,其他平台很可能轻易将我们取代。
我们作为一个供应链驱动的平台,我们将不会和其他平台比速度,而是着眼于长远发展,在基础设施上进行投资,专注于建设我们自己的团队和供应链。
那些着眼于流量的平台会利用大量的补贴在速度上进行较量,而我们会加强与京东企业客户的合作来满足用户不同的购物需求,并尽可能更高效地利用不断发展的技术和基础设施。
关于全渠道、消费品和带电的高价值品类,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内容,网络零售占社区零售的占比会越来越高。线上去中心化的情况还在加剧,现在也有更多的新的流量场加入到电商行业,而线下传统零售的数字化进程现在也在提速,京东零售的目标是推动整个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
关于全渠道,我们正在用先进的供应链能力,包括数字化运营和整合营销,在不同的消费场景协同我们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建设适合市场不断变化的线上、线下、多场景、多样化的新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