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申万宏源宏观
发送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最新观点及日常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江潮起  ·  火出圈!40多分钟,央视专题报道镇江 ·  昨天  
春江潮起  ·  火出圈!40多分钟,央视专题报道镇江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突发!大S徐熙媛因病去世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金价,疯狂刷屏!记者实探 ·  4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围剿”DeepSeek?OpenAI出手了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申万宏源宏观

3分钟看清春节全球要闻

申万宏源宏观  · 公众号  ·  · 2025-02-03 05:38

正文




作者:

       赵   伟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陈达飞  首席宏观分析师

       屠   强  资深高级宏观分析师

       贾东旭  高级宏观分析师 

       赵   宇  高级宏观分析师

       李欣越  高级宏观分析师

       王茂宇  高级宏观分析师

       侯倩楠  宏观分析师

联系人:

       屠强、耿佩璇






本文主要是对数据和事件的整理,不涉及观点更新。文中所涉及评论均为历史报告观点的重申。




摘要


春节假期期间,DeepSeek冲击,英伟达大跌拖累美股,金价再创新高;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加征关税,美欧日货币政策分化。国内方面,春运返乡高峰提前,跨区人流好于去年同期,跨境出行火热,票房同比提升,政策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一、全球大类资产:春节假期前后,英伟达大跌拖累美股,金价再创新高

春节假期前后(1月24日-1月31日),港股微涨,海外股指涨跌互现。美股方面,纳指、标普500分别下跌1.6%和1.0%,道指上涨0.3%。亚洲市场,恒生指数上涨0.8%,日经225下跌0.9%。欧洲方面,英国富时100、德国DAX分别上涨2.0%和1.6%。

美债利率下行,美元指数上涨。债市方面,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5bp至4.58%,德国下行10bp至2.51%,法国下行10bp至3.20%;汇率方面,美元指数上行1.0%至108.52,欧元兑美元贬值1.3%,英镑兑美元贬值0.8%,日元兑美元升值0.5%。

金价再创新高,原油、有色下跌。 COMEX黄金上涨1.0%至2809.3美元/盎司,COMEX银上涨3.6%至32.1美元/盎司。原油方面,WTI原油、Brent原油分别下跌2.9%、2.2%至72.5美元/桶、76.8美元/桶。LME铜下跌3.0%至9050美元/吨。

二、海外事件&数据:美国关税落地,美欧日货币政策分化,美国GDP略低于市场预期

美国关税落地。2月1日,特朗普签署命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关税,对加拿大原油征收10%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三国进口合计占美国进口规模的36%,美国本轮关税将填补小额商品豁免漏洞。加拿大、墨西哥宣布将实施反制措施。

美欧日货币政策分化。1月美欧日三大央行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决策,美联储暂停降息、日央行加息、欧央行降息。1月美联储进入观望期,表示需看到更多通胀进展;欧央行1月降息25BP,符合市场预期,拉加德认为当前欧元区金融状况仍然较紧。

美国GDP数据均略低于市场预期。美国四季度GDP环比折年为2.3%,弱于市场预期的2.6%,也弱于三季度3.1%的增速。2024年全年美国实际GDP增速为2.8%,略低于2023年的2.9%。美国居民消费在四季度更为强劲,经济拖累主要来自于设备投资及库存。

三、国内事件&数据:假期人流出行强劲,票房同比提升,政策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2025年春运返乡高峰提前,跨区人流好于去年同期,远距离出行的旅客发送量涨幅更明显。春节“黄金周”开启后旅游出行人流明显增多,跨区人流量亦有大幅提升。春运前19日平均跨区人流同比7.9%;其中自驾出行占跨区人流81.2%,日均人流量同比7.1%。

结构上,春节假期出行、消费呈现分化特征。1)国内执行航班表现较弱(春节假期前5日,下同,同比-2.9%),但跨境出行十分火热(同比24.2%);2)传统景点旅游热度降低,特色景点热度明显升温;3)多地推出电影消费券,电影票房明显提升(同比13.7%)。

政策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1月23日, 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阐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发布会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一是提升实际投资比例;二是延长了考核周期;三是进一步巩固形成了落实增量政策的合力。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部分新兴行业过度投资、房地产形势变化超预期






报告正文

       春节假期期间,英伟达大跌拖累美股,金价再创新高;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加征关税,美欧日货币政策分化。国内方面,春运返乡高峰提前,跨区人流好于去年同期,跨境出行火热,票房同比提升,政策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一、全球大类资产:春节假期前后,英伟达大跌拖累美股,金价再创新高

(一)港股微涨,海外股指涨跌互现

春节假期前后(1月24日-1月31日),港股微涨,海外主要股指涨跌互现。美股方面,DEEPSEEK冲击下,英伟达大跌拖累美股,纳指、标普500分别下跌1.6%和1.0%,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3%。亚洲市场,恒生指数上涨0.8%,日经225、韩国综合指数分别下跌0.9%和0.8%。欧洲方面,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法国CAC40分别上涨2.0%、1.6%和0.3%。

(二)美债利率下行,海外债市多数下行

     春节假期前后(1月24日-1月31日),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线下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5bp至4.58%,德国下行10bp至2.51%,法国下行10bp至3.20%,英国下行2bp至4.62%,意大利下行10bp至3.55%,日本下行2bp至1.22%。新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行,巴西下行38bp至14.80%,南非上139bp至10.38%。

(三)美元指数上行,日元兑美元小幅升值

春节假期前后(1月24日-1月31日),美元上行,其他货币兑美元多数贬值。美元指数上行1.0%至108.52,欧元兑美元贬值1.3%,英镑兑美元贬值0.8%,日元兑美元升值0.5%,加元兑美元贬值1.2%。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多数贬值,巴西雷亚尔兑美元升值1.2%,墨西哥比索兑美元贬值2.0%,韩元兑美元贬值1.9%。

(四)贵金属上涨,原油、有色下跌

春节假期前后(1月24日-1月31日),贵金属上涨,原油、有色金属下跌。市场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担忧推动金价再创新高,COMEX黄金上涨1.0%至2809.3美元/盎司,COMEX银上涨3.6%至32.1美元/盎司;10Y美债实际收益率下行4bp至2.16%。原油方面,WTI原油、Brent原油分别下跌2.9%、2.2%至72.5美元/桶、76.8美元/桶。LME铜下跌3.0%至9050美元/吨。


二、海外基本面&数据:美国关税落地,美欧日货币政策分化,美国GDP略低于市场预期

(一)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国征收关税

要闻: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中国的商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

美国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国征收关税。2月1日,特朗普签署命令,以移民及芬太尼问题为由,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加拿大石油的关税税率为10%。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额外关税将与现有关税累计征收。此外,特朗普宣布计划从 2025 年 2 月中旬开始对计算机芯片、药品、钢铁、铝、铜、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征收关税,其中对铜征收关税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可能将考虑对欧洲商品征收关税,但未具体说明关税时间以及税率。特朗普表示关税“可能会也可能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并否认关税只是谈判的手段。

新一轮关税将填补小额商品豁免漏洞。小额商品免税政策允许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货物免税进入美国,是Shein和Temu等电子商务公司使用的重要条款。根据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的数据,2024财年约有13.6亿货物使用小额豁免政策进入美国,高于2020财年的6.37亿。美国海关表示,假冒商品和毒品走私者也在利用小额豁免条款。

加拿大、墨西哥将实施反制措施。2月1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加拿大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约102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300亿加元的商品将在2月4日生效,1250亿加元的商品将在21天内生效。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2月1日宣布采取报复性关税,指示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启用墨西哥政府此前准备的“B计划”,其中包括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来维护墨西哥的利益。

(二)特朗普已颁布75项政策命令,移民领域数量最大

要闻:截至2025年2月1日,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已签署75项总统行政命令。

截至2025年2月1日,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已签署75项总统行动命令(包括行政命令、备忘录及公告)。从数量上看,第二任期行政命令数量远高于第一任期。从内容上看,移民政策数量最多(11项),国防安全(7项)、能源环境(5项)、外交(5项)等是特朗普侧重的领域。

收紧移民政策。宣布美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计划增派1500名现役军人协助边境管控;关闭拜登政府的“CBP One”入境预约系统;恢复“留在墨西哥”政策;取消非法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权,但已被联邦法院裁定违宪并暂停执行;暂停难民接纳计划;扩大关塔那摩湾拘留设施,计划容纳3万名非法移民。

扭转能源与环境政策。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停止对全球气候基金的资助;撤销拜登政府的电动车补贴;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以便调动更多资源,扩大化石燃料的生产和出口;解除阿拉斯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限制,撤销海上风能项目许可。

成立对外税务局,施加贸易威胁。宣布从2月1日起对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宣布从2025年2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成立“对外税务局”(External Revenue Service)专门征收外国商品关税;要求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审查对华贸易逆差,并研究是否通过“全球补充关税”或其他政策工具解决失衡问题;将TikTok宽限期与关税挂钩。

经济方面,加大AI产业政策投资。宣布OpenAI、软银和甲骨文联合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星际之门”项目,推动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展。应对通胀与生活成本。要求联邦机构提供紧急价格救济,降低住房、医疗和能源成本,但缺乏具体措施。

司法方面,赦免“国会山骚乱”参与者。赦免或减刑约1500名在2021年1月6日事件中被定罪者,包括袭警和破坏财产的重罪犯。

国际关系与外交方面,暂停美国对外发展援助90天,评估其是否符合“美国优先”目标。宣称可能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夺取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和格陵兰岛。

(三)美联储:1月暂停降息,符合市场预期

美联储1月FOMC例会重点:暂停降息,美联储进入观望期。

(1)声明要点:1月美联储暂停降息,政策利率维持在4.25-4.50%。相较12月声明,此次分别删去了“通胀向2%目标取得进展”、“劳动力市场有所缓和”、“失业率有所上升”的表述。劳动力市场描述改为“稳固”(solid),近几月失业率维持低位。

(2)记者会要点:美联储不急于降息,但政策利率仍高于中性利率。美联储需要看到更多通胀进展,但不需看到就业市场继续降温。近期人工智能(AI)抛售并不是一个实质性的、持续的变化。不置评特朗普讲话内容。

(3)市场表现:10Y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在声明公布后冲高而后回落,最新数据分别稳定于4.53%、107.96。纳斯达克、标普500、道指震荡回落。

(四)欧央行:1月降息25BP,符合市场预期

欧央行1月降息25BP,符合市场预期。当地时间1月30日,欧央行在1月货币政策例会上将三大政策利率下调25BP,其中主要再融资利率降至2.9%、存款便利利率降至2.75%、边际贷款利率降至3.15%,符合市场预期。1月美欧日三大央行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决策,美联储暂停降息、日央行加息、欧央行降息。

四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但居民实际收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可能推动后续经济改善。2024年四季度欧元区实际GDP环比几乎0增长,远远慢于三季度增速,德国、法国经济均有所萎缩,虽然欧央行主席拉加德在记者会上表示这仅仅是一个季度的波动,但这可能会加大市场对于欧央行未来降息预期。同时,拉加德认为当前欧元区金融状况仍然较紧,但随着通胀回落——居民实际收入上升,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欧元区经济将逐步改善。

欧元区通胀稳步回落是基准情形。虽然2024年四季度欧元区HICP同比有所反弹,12月至2.4%,但欧央行认这是能源价格下跌带来的基数效应在逐渐消退,欧央行预计2025年中旬通胀可能重新接近2%。从最具粘性的服务通胀来看,欧央行对其继续降温也具备较强信心,无论是各种薪资跟踪指标,还是职位空缺/失业人数比例,都指向欧元区服务通胀可能将持续降温(官方表态)。

(五)GDP:美国四季度GDP环比折年2.3%,弱于市场预期

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速略弱于市场预期,主要拖累来自于库存和设备投资。美国四季度GDP环比折年为2.3%,弱于市场预期的2.6%,也弱于三季度3.1%的增速。2024年全年美国实际GDP增速为2.8%,略低于2023年的2.9%。但是,由于美国居民消费在四季度更为强劲,经济拖累主要来自于设备投资及库存,数据公布之后美元指数、10Y美债利率反而小幅上行。

四季度美国商品、服务消费均走强,对应储蓄率下降。2024年四季度,美国实际居民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对GDP拉动较三季度分别提升了0.2、0.1个百分点(折年)。耐用品消费方面,主要改善来自于娱乐商品及机动车,非耐用品消费略有降温。服务消费方面,主要改善则来自于交运。从消费的驱动力来看,随着薪资增速降温,美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仍在持续回落,美国消费火热的源头可能更多来自于储蓄率的下降,2024年四季度美国居民储蓄率较三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至3.8%。

四季度非住宅投资、库存走弱,住宅投资小幅回暖。在消费火热的同时,投资是此次四季度美国GDP数据中最大的拖累来源。住宅投资对实际GDP拉动较三季度改善0.4个百分点至0.21%(折年)。另一方面,非住宅投资、库存在四季度对实际GDP拉动分别较三季度下降0.9、0.7个百分点。

(六)订单:美国12月耐用品新订单弱于市场预期

12月美国耐用品新订单环比-2.2%,市场预期0.6%,从结构来看,主要拖累来自于交运设备。但是,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环比0.5%,高于市场预期的0.3%,扣除运输类耐用品订单环比0.3%,符合市场预期。


三、国内数据&事件:假期人流出行强劲,但结构明显分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春节假期出行人流持续高位,国内小众目的地旅游热度攀升,入境游呈现高涨态势。但大规模出行可能对地产市场产生虹吸,商品房成交面积仅为节前20%左右。

(一)春节人流出行强劲,票房同比明显提升,工业生产相对平稳

3.1.1 春节人流出行强劲,但结构明显分化

要闻:2025年春节假期前5日,全社会累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4.9亿人次,较去年同期提升7.9%;全国电影票房收入57.2亿元,日均票房同比13.6%。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猫眼电影

总结:

特征一:2025年春运返乡高峰提前,跨区人流好于往年同期,反映远距离出行的旅客发送量涨幅更明显。2025年春节前返乡流带动全社会跨区流动量不断攀升,春节前4天达到人流小高峰,较去年提前2天;春节“黄金周”开启后旅游出行人流增多,跨区人流量亦有大幅提升,春运期间整体人流表现较强。春运前19日(1月14日至2月1日)平均跨区人流较2024年同期上行7.9%;其中自驾出行占跨区人流81.2%,日均人流量同比7.1%。反映远距离出行的公共交通日均旅客发送量(含营业性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同比12.3%,其中铁路、民航旅客日均发送量同比6.9%、7.3%。

特征二:国内执行航班表现较弱,但跨境出行十分火热。春节前5日,国内执飞航班数较去年同期回落2.9%,同比较2024年十一假期下行5.4pct。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航班数同比较2024年十一假期也有下滑,其中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进港航班架次同比分别收窄0.9、3.8、5.3pcts。跨境出行方面,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通关人数将达185万人次、同比9.5%。假期前5日,国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24.2%。受益于签证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入境游是春节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203%;其中,来自韩国的入境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452%。出境游亦持续火热,中国至日本航班数同比55.7%,至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航班数同比均达50%的涨幅。

特征三:传统景点旅游热度降低,特色景点热度明显升温。春节假期传统景点旅行热度回落,四川省A级景区(前5日)接待旅客、旅游收入同比7.1%、-3.8%,涨幅较十一假期收窄14.1、11.6pcts;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地铁客流量同比分别-46.7%、-27.6%、-23.2%,较2024年十一假期分别下行50.9、36.、29.3pcts。对比之下,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集聚非遗项目的城市旅游热度明显提升;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铜陵、黄山、大同、景德镇、漳州旅游预定订单量同比增长约4倍。此外,赏雪追极光是2025年春节的另一主流,锡林浩特、阿勒泰等地旅游预定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97%、67%。

特征四:多地推出电影消费券,电影票房同比明显提升。春节假期全国多个城市推出了电影消费补贴政策,譬如,广东省通过购票立减及代金券的方式发放3800万元电影消费券;北京市发放3300万元观影惠民券,预计惠及近250万人次。在电影消费券的刺激下,假期前5日,全国电影院线票房同比增长13.7%,涨幅较2024年十一假期扩大25.7个百分点。不同能级城市票房均有提升,一线、二线等较高能级城市票房同比17.8%、17.7%,涨幅较十一假期扩大26、29.8个百分点。

3.1.2 新房成交与去年同期相近,结构上一线城市表现较好

要闻:春节假期前5日(1月28日至2月1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合计6.2万平方米,日均成交面积仅为节前一周6%。

数据来源:Wind

总结:

春节假期前5日,全国商品房成交与去年同期相近,结构上一线城市成交正增长,二三线则偏弱。假期前5日(1月28日至2月1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合计6.2万平方米,但不同能级城市表现分化。其中一线城市成交好于去年同期,同比较前周收窄19.9pct至4.9%。二线、三线城市成交则明显走弱,同比分别较前周回落13.6、48.5pcts至-31.4%、-50.3%。由于春节期间,出行消费或对购房意愿产生虹吸效应,地产成交面积仅为节前一周6%,后续销售情况仍待进一步观察。

3.1.3 工业生产相对平稳,建筑业开工好于季节性

要闻:截至春节假期前1周(1月21日至1月27日),工业生产相对平稳,建筑业开工下滑幅度弱于季节性。

数据来源:Wind

总结:

春节假期前,工业生产相对平稳,建筑业开工下滑幅度弱于季节性。春节假期前1周(1月21日至1月27日),工业生产中,高炉开工小幅回升,同比涨幅较上周扩大0.6pct至1.2%;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处近年同期高位,同比+16.6pct至28.4%。但化工链开工不及去年同期,纯碱、PTA开工环比分别0.5%、0.6%,同比分别-1.3%、-0.9%。建筑业方面,全国粉磨开工率、水泥出货量环比-13.8%、-18.8%,同比分别+2.5pct至7.2%、-3.6pct至7.7%;沥青开工率环比-2.6%,同比+4.7pct至4.3%。

3.1.4  1月PMI数据:强劲春运的镜像效应

要闻: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PMI指数,制造业PMI为49.1%、前值50.1%;非制造业PMI为50.2%、前值52.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总结:

受大规模集中返乡影响,1月制造业PMI回落幅度大于季节性。2025年1月,制造业PMI较2024年12月回落1个百分点至49.1%,且边际降幅大于往年同期(环比-0.2%),即使比较往年在1月的春节而言,今年1月PMI跌幅也是更大。虽然PMI分析已考虑季节性影响,但今年春运效应对制造业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一PMI采集时间为每月22日-25日,而春运早于1月14日开始,回乡潮对PMI数据的影响已有体现;其二是今年返乡规模强于往年,春运前12日全社会跨区域日均人流量同比10.4%,反映远距离出行的公共交通日均旅客发送量同比13.8%。

特征一:强劲春运对供给端压制更为明显,制造业生产指数回落幅度大于新订单指数。PMI统计对象是采购经理,虽然新订单统计包括中间需求,生产端走弱也会拖累新订单指数;但相对而言,春运造成的供给侧走弱对生产端影响相对更大,观察1月PMI分项指数也会发现,制造业生产指数回落幅度大于新订单指数。1月生产指数环比-2.3%至49.8%,新订单指数环比-1.8pct至49.2%,其中内需、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较前月回落1.8、1.9pct至49.6%、46.4%。

特征二:观察行业看,消费品和高耗能行业等劳动密集型PMI跌幅更大,也更多反映春运对供给端影响较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