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数字签名(Blind Signature)简称盲签名,是一种数字签名的方式,
指在消息内容被签名之前,对于签名者来说消息内容是不可见的。
1982年,大卫·乔姆首先提出了盲签名的概念。盲签名因为具有盲性这一特点,可以有效保护所签署消息的具体内容,所以在电子商务和电子选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盲签名允许消息拥有者先将消息盲化,而后让签名者对盲化的消息进行签名,最后消息拥有者对签名除去盲因子,得到签名者关于原消息的签名。盲签名就是接收者在不让签名者获取所签署消息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技术,它除了满足一般的数字签名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以下两条性质:
1.
签名者对其所签署的消息是不可见的,即签名者不知道他所签署消息的具体内容。
2.
签名消息不可追踪,即当签名消息被公布后,签名者无法知道这是他哪次签署的。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盲签名应该具有以下性质:
1. 不可伪造性:
除了签名者本人外,任何人都不能以他的名义生成有效的盲签名——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性质。
2. 不可抵赖性:
签名者一旦签署了某个消息,便无法否认自己对消息的签名。
3. 盲性:
签名者虽然对某个消息进行了签名,但他不可能得到消息的具体内容。
4. 不可跟踪性:
一旦消息的签名公开后,签名者不能确定自己是在何时签署的这条消息。
满足上面几条性质的盲签名,即被认为是安全的。这几条性质既是我们设计盲签名所应遵循的标准,又是我们判断盲签名性能优劣的根据。
另外,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现的效率也是我们设计盲签名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一个盲签名的可操作性和实现速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密钥的长度、盲签名的长度、盲签名的算法和验证算法。
实现了盲签名技术的加密货币主要是比特股,在比特股钱包中,用户可以创建一系列的盲签名公私钥对,并对加密处理后的交易进行签名,再由验证者通过解盲算法验证并接受。从而保证交易的过程不被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