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言创新
“微言创新”由上海科学院规划研究处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咨询中心共同出品,专注产业创新领域研究。言微意未尽,集智求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微言创新

从5G通信模组到数字化转型

微言创新  · 公众号  ·  · 2020-11-18 11: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2020年10月29日,以“物联发展新机遇 数字经济新动能”为主题的“2020浦江创新论坛·新兴技术论坛 I”圆满落幕。邀请国内外致力于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机构与知名管理者、科学家和研究专家,分享技术最新动态、经典案例和经验,探讨物联网技术的新机遇和新场景。我们将继续刊发演讲报告的精彩内容,本期报告来自上海移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雷。


一、蜂窝技术的演进及5G发展

助推数字产业转型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0多年的漫长发展史,通信技术从1G演进到5G,是人们对沟通和体验的无限追求,推动了整个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浪潮。我国通信技术后发赶超,实现了1G的空白、2G的跟随,3G的突破、4G同步,到5G时代的引领,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一方面,人们对于极致体验的要求,使得蜂窝技术 低时延 高带宽演进;另一方面全球物联网蓬勃发展,使得蜂窝技术在4G开始,往小数据 低功耗 低成本方向演进。


2019年,R15作为第一阶段5G的标准版本,于2019年9月冻结了SA标准,受垂直物联网行业的驱动,Rel-15 SA模式组网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内迅速验证;2020年7月国际电信联盟远程会议宣布3GPP 5G技术满足IMT 5G技术标准的各项指标,成为5G三大应用场景之一的核心技术,未来也将跟随5G技术的标准演进。

R16作为5G第二阶段的标准版本,主要关注垂直行业应用及体系的提升,主要功能包括面向智能汽车领域、交通领域的5G V2X,工业IoT等。移远通信公司在5G汽车车联网这方面发展比较迅速,主要应用领域为新能源汽车,包括世界顶尖级汽车。

R17目前已经启动准备工作,预计在今年12月开会讨论。

NB-IoT已商用4年,以其低功耗、广覆盖、大连接的特性,在表计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类终端应用上已取得良好成效。R14标准在移动性及传输速率上做了明显的提升,满足了定位、移动性及多路传输的需求,并将随着5G标准技术演进。5G在标准设立之初,就充分考虑了面向人和面向物的通信,5G eMBB、uRLLC、mMTC,分别实现IOT/AIOT的大带宽、低延时及广链接特性。直观来说,目前5G较4G相比,速率提升5-20倍,速度快了100 倍,时延降低10倍,更稳定、更可靠,且容易部署。

目前,亚太和欧洲优先部署X86级北美毫米波为主,日韩两方面都有。下图展示的是LPWAN网络覆盖情况,北美及拉美区域主要以CatM为主,也提供部分NB网络覆盖;欧洲是两者都有;国内主要以NB为主,并且网络覆盖日益完善。移远通信从2014年开始一直在持续投入,是率先引用NB模组的供应商。


目前中国拥有最大规模5G网络部署,超过14万个基站,2500万个5G用户。 截至2020年底,基站数量将超过 60万个,领跑5G商用。欧洲,美国紧随其后,欧洲已在15个国家实现5G商用,包含27家运营商,美国4家运营商实现5G商用。

全球物联网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5G的社会出货量将超过10亿台,整体IoT设备的出货量能超过16亿台。人们说4G改变生活,5G可能改变社会。


二、5G+ 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IoT市场具备“薄利、小众和碎片化”特征,需要为客户提供强大的产品体系、支撑体系以及稳定性支撑。5G NB-IoT产业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工业、智慧农业等。

移远通信为客户提供2G/3G/4G/NB-IOT/5G全产品线支撑,产品主要是有蜂窝通信模组、WiFi等,2019年在模组行业的销售额和销售量已是全球第一。截至目前,移远已连接2.5亿台设备,服务全球5500+客户,服务5G终端客户超过1000家。



三、5G产业应用机遇与挑战

5G是一个机遇,自2017年12月3GPP就完成了首个5G NSA版本的标准,以满足部分运营商率先开展5G运营的需求。在2018年6月份冻结了首个5G SA标准,中国在建设NSA网络的同时,开始测试SA网络,并在2020年启动部署。国家新基建以发展理念为引,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技术,比如 5G、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卫星物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和以 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都与通信终端触手,强力助推5G建设力度。


同样,5G也面临着挑战。5G通信技术复杂度较高,商用时间仅一年,需要在商用过程中不断进行迭代,直到基本达成基础设定目标。 技术侧 ,5G通信模组还都处于研发阶段,还未达到大批量出货,处于小批量研发阶段。 通信运营侧 ,5G基站总能耗可能为4G的4-9倍左右,5G的能效是4G的27倍,需要运营级收益的平衡。采用基站休眠的方案,通过智能关闭5G、关闭毫米波频段网络、载波休眠等,采用AI技术来精准预测网络业务与网络无线资源,自适应采取休眠措施等方案。 终端侧 ,行业热情高,但技术复杂程度及投入产出比仍然是影响终端集成5G的关键因素。 产业链侧 ,各环节目前仍然属于技术磨合期,终端属于商用初期,从芯片厂商、模组厂商、终端到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寻求价格、行业价值的平衡点。


(本文由顾哲明根据郑雷在2020浦江创新论坛-新兴技术论坛I上的演讲整理,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郑雷,上海移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负责公司A股IPO上市财务融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及实施工作。

延伸阅读

技术赋能智慧城市,一网支撑治理转型

物联、数联、众联-AIoT赋能智慧城市

智能物联网赋能传统码头升级

新C-IoT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使能未来物联网

5G技术商用的首重—5G基站的建设

5G技术将赋能上海计算,实现“云-边-端”三位一体的计算体系

新技术,让城市更美好——智慧伦敦计划简介

我的科研我做主!上海科改“25条”出台,为科研人员放权赋能!

连接-计算-智能,赋能产业新发展——上海工博会观感

新基建时代中速率无线物联网通信技术-Cat.1

一个智联万物、智联未来的新世界——2020年工博会参观有感

漫谈混合现实(MR)技术之一 ——什么是混合现实(MR)技术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新一轮数字经济的驱动力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 ——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梯

从政策变化看上海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重点与方向

技术商业化系列3: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路线之争

(本文不代表微言创新观点。欢迎投稿、转载和商务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上海科学院与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出品,专注产业创新领域研究。 言微意未尽,集智求创新。

——《微言创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南方周末  ·  调查 | 爱恨培优班
8 年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原声】习近平:生态就是生产力|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7 年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趣图:如今的程序员招聘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