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前,我看到不止一篇文章分析俄罗斯GDP为什么没有受战争影响,2023年俄罗斯GDP按本币计算增长3.6%,GDP平减指数增长6.3%(近似理解为通胀),失业率为3.2%为1992年以来最低水平,而战前俄罗斯GDP增速长期低于2%,很多人都惊呼,俄罗斯怎么就越打越富了呢?
大部分人都认为主要原因是石油价格上涨,但这个原因到2023年就不存在了,当年能源产值是下降的;还有说寡头经济被打击,转型为国家资本主义,表面上有道理,现在俄罗斯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力达到历史最严,但这不是什么打击寡头经济,而是标准的“战争经济”。
“战争经济”从GDP是增量而非存量的角度,其实非常好理解,从历史上看,
战时GDP增速加快,反而是常态
。二战中的德国和日本,GDP都是年年增长,前几年都是10%以上的增速
,
乌克兰作为被侵略国,工业基础严重受损,2023年
GD
P还
增长了5.3%
。
正常情况
下,
一国的GDP的产出受制于总需求
,如果你的产品没有竞争力,需求不好的话,你也不需要生产那么多东西,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像俄罗斯目前的战争状态,需求反而比以前更旺盛。
从俄罗斯2023年的GDP结构看,呈现出典型的战争GDP的特点:
增速最快的部门是基建
,战争导致了更大的运输和基建需求,由于被西方制裁,俄罗斯加强了从中国的进口,也增加了大量对东亚的基建工程。
更重要的是,基建是国家买单,可以发长期国债解决资金问题,财政部请客,银行买单。
其次是工业部门
,增速高达7%,也体现了战时经济的特点。
去年,俄罗斯修改了公共采购的相关法律,政府直接向企业派发国家订单时,企业必须进行产品生产,让各领域的企业服务于政府的目的,生产居家纺织品的中小企业,现在则生产睡袋、雨衣、面罩和头盔,制鞋企业生产军靴,卡马汽车制造厂等汽车制造商负责生产坦克。
莫斯科国立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认为:“俄罗斯生产的服装,大约80%是专用服装和制服,金属产品的增加,很可能也和军事准备有关系”。
除服装和弹药制造之外,医药企业、物流企业和通信技术企业等服务型企业也已经被卷入战事。
因为大量的西方企业撤离,
俄罗斯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制造业生产能力,所以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10%
,计算机、电气设备、电子和光学产品等行业都出现超两位数的提升。
所以战时GDP只取决于生产能力,自然资源对GDP的影响弹性大于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只要资本开支到位,下游需求持续存在,可以无限地制造生产,而劳动力是需要休息的。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人口数量都决定了其潜在产出能力非常强,
加上俄罗斯战前政府债务杠杆率比较低,国家动员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就会造成这种战时GDP。
但是问题在于GDP是需要存量财富积累的,所以每年的GDP都要有一部分转化为存量财富,一部分是生产资料的物质财富,另一部分是居民财富的积累,但是
战时经济生产的物资,相当一部分被消耗在战场上,无法再次进入经济循环,财富积累不足,未来的GDP增长动力就会衰减。
2023年,俄罗斯GDP各部门中,公共管理与社会保障仅增长3.5%,文化、娱乐、体育等产业增长1.5%,这些都是与人民的财富积累和幸福感息息相关的支出,都被战争影响。
大部分增加的财富被无意义地消耗在战场上,同时消失的还有大量的劳动人口,这些是在耗尽未来GDP的潜力。
俄罗斯的领导人当然知道这些问题,他们之所以还要发起战争,赌的是闪电战争很快结束,能从被征服者那里大捞一笔,这样不但不影响经济,反而会刺激生产。可
像现在这样不能很快结束战争,只要欧美保持现在的支持力度,俄罗斯的GDP潜力总会被消耗殆尽,加上大面积的贸易制裁,首先可能出问题的就是家庭部门。
2023年俄罗斯国防和国家安全支出增加了40%和52%,占预算支出总额的三分之一,还有大量战争抚恤和赔偿等支出,导致俄财政赤字猛增,由于俄罗斯无法发外债,巨额债务只能由俄罗斯人承担。
如果居民和企业债务破产,将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财政赤字失控,接下来就是财政危机,通货膨胀、物质短缺和全面饥荒,最终还是保不住GDP。
把战争GDP看成国家实力,这其实是犯了GDP判断中的一个常见错误——过度线性外推。
GDP是增量,那么GDP增速就是增量的增量,相当于加速度。如果一辆汽车现在是20码的速度,那很容易持续获得加速度,但如果这辆汽车现在是200码的速度,未来的速度就一定是下降的,如果前面几百公里都没有加油站,那早晚会变成0。
这个物理现象很好理解,
但国家的高速增长经常长达几十年,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一半,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一个国家的高速增长不但不能无限增加,想要保持都很难。
1969年,《经济学人》杂志做了一个50年后的世界各国GDP的预测,前10名分别为:日本,美国、西德、苏联、巴西、菲律宾、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法国。
实际2019年前10名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印度、法国、意大利、巴西、加拿大(10-20名分别为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墨西哥、印尼、荷兰、沙特、土耳其、瑞士)。
这份预测有些地方错得离谱,但却错得“很有道理”,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将在“解读GDP系列”的第三篇,从GDP增长的角度,快速回顾这5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些国家走向各自不同的命运?
明天晚上8点
有一个直播,欢迎预约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我,可以点击下面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