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展示云
学习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  4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樱花季,在厚朴汤河原学堂来一次身与心的对话 ·  4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今晚19:00直播 | 肩痛非药物攻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展示云

中国‘基建狂魔’的地下史诗博物馆——中国隧道博物馆

展示云  · 公众号  ·  · 2024-07-05 08:20

正文


何为隧道?

隧道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印记,从原始洞穴到交通要道,从立体城市到多元空间,隧道的发展映照历史行进的脉动。

隧道是人类互联互通的纽带,从千岩万壑到江河湖海,从茫茫戈壁到繁华都市,隧道用速度重新定义世界的距离。

穿行于山海之下,纵横于大地之中。将目光离开拥挤地面,开发地下交通、市政、商业、文娱、防灾、生产、储存、能源、科研等设施,隧道这个古老而日新的伟大创造,正成为照亮人类未来的一束光。


01
隧道博物馆概况


田野文化 设计布展施工的隧道博物馆位于广州南沙区,是 国内首座以隧道及地下工程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 ,主要目的是传播隧道文化、弘扬隧道精神,提升公众对隧道行业的认知。

隧道博物馆展览面积约5000平方,分上下两层。为了讲好中国隧道和隧道人的故事,在布展中以中国隧道史为“线”,映照复兴之路;以万千隧道人为“珠”,体现家国情怀,将主体框架为: 序厅 、中国隧道史陈列厅 专题陈列厅、尾厅 四大部分。精选192代表中国隧道发展的工程,21个艺术雕塑场景震撼表达,50项多媒体视频互动演绎,17套工程模型辅助展览,综合呈现了中国隧道的追光之路。


序厅 开篇综述,阐释隧道如何创造美好生活。

中国隧道史基本陈列厅 有三大部分,以纵述历史+横排门类的手法讲述了古代隧道、近代隧道和新中国隧道,尤其是新中国隧道从追赶到赶超的崛起之路。

专题陈列厅 分为:重器展示区、工法工艺区、中铁隧道局专题展、国际隧道专区,重器展示区围绕“中国中铁1号”和“三臂凿岩台车”两大重器讲述隧道装备的发展;工法工艺区详细科普隧道所面临的各种灾害地质条件,阐述施工工法的创新与应用;中铁隧道局专题展主要呈现了中铁隧道局四十多年的辉煌征程。

尾厅 沉浸式影院以“隧创未来”为理念,通过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以隧道为窗畅想未来。


02
设计解析


序厅

上善若隧 大道其光


隧道是一把破解“世界难题、未来之问”的“钥匙”,与人类相伴,与文明同行。序厅通过“假如没有隧道”之问与“隧道让生活更美好”之答,在一问一答中重识隧道,在静谧空间中深思隧道。




中国隧道史陈列厅

山海之下 梦想之上


中国隧道史以时间为线,精选每一时期标志性工程,代入时代背景,解析工法工艺、融入展品实物,打造坐标原点、历史节点、精神触点。古代隧道“十万年的文明星火、两千年的技术传承”的演变;近代隧道将爱国之心化为自强之志以“筑路强国”的微光;新中国隧道以五大分期,纵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突出呈现中国隧道百年圆梦的逆袭之路。



一、混沌初开(古代隧道)

古代隧道讲述了古人在早期的隧道领域也有许多探索和创造。典籍记载,古代中国在居住、储藏、交通、水利、军事、墓葬等领域,都有隧道雏形或早期隧道样式,且领先于同时期的世界各国。这一部分重点讲述了石门隧道——我国第一条人工开凿的交通隧道。




二、长夜微光(近代隧道)

近代中国遭受列强入侵,坠入长达百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作为工业化产物,铁路及其咽喉隧道,更成为列强加深侵略中国的触手。以詹天佑为代表的工程人勤奋自强,独立自主地建设铁路和隧道,为处于彷徨迷茫的中华民族点燃民族自信之光。



三、新中国隧道

1、浴火新生(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百废待兴,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该时期建设技术虽然落后,但中国隧道人勇担历史重任,自力更生,发扬苦干精神,征服了重峦叠嶂、千难万险,在一锤一钎中熔铸成气壮山河的“开路先锋”精神。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2、激荡奋进(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为了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交通所需,建设者在祖国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在沙木拉达隧道、红旗渠等工程建设中用行动诠释了奉献者和建设者的光辉形象,为我们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沙木拉达精神、红旗渠精神。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3、乘风跨越(20世纪80年代)

以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为起点和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机械化配套施工阶段,向国际先进行列跨越。以王梦恕等为代表的中国隧道人勇于跨越落后的技术断层,用自己智慧和奉献填补了历史断层留下的技术鸿沟,也孕育出内涵丰富、传承不断的“大瑶山精神”。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4、逐梦而行(1990-2012)

TBM、盾构成功应用并国产化,我国迈进长大隧道大型机械化施工新阶段。技术全面发展的背后是一批批科技精英和大国工匠,是他们追梦不止成就了中国隧道技术发展的追光之路,通过一个个突破性的工程,诠释隧道人的追梦故事。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5、新时代(2012-)

更长更高更深……挑战各种极端地质条件,中国隧道技术全面领跑,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向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更高阶段进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一代建设者接过接力棒,在新时代续写着新的传奇。从京张高铁新八达岭隧道、成昆小相岭隧道到安帕铁路卡姆奇克隧道,中国隧道建设者运用新技术,不仅挑战了之前做不了的工程,更是走出国外,为其他国家人民圆了天堑变通途的梦想。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专题陈列厅

隧贯山河 道通天下


一、 重器展示区

以“藏展结合科普展示”为理念,观揽 “中国中铁一号”与“三臂凿岩台车”风采,观众走下步道,可近距离感受重器给予的震撼。同时,结合多媒体展示与图文科普,展示中国盾构制造技术的快速崛起逆袭之路。



工法工艺区

隧道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难题,有些甚至会产生地质灾害,围岩变形失稳塌方、涌水、涌泥、涌沙、煤与瓦斯突出爆炸、岩爆等,都是隧道人需要面临的难题。可以说,隧道每进一步都凝结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通过不良地质沉浸体验、隧道围岩科普、工法工艺展示,了解隧道建设的不易与技术的不断进步。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三、中铁隧道局专题展

作为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建设国家队,中铁隧道局一直扮演着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前沿技术领军者的角色。四十余年来,一代代中铁隧道人始终传承“开路先锋”精神,铭记“忠诚担当”嘱托,践行“隧贯山河、道通天下”使命,实现了中国隧道从肩挑人扛手工开挖到全机械化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再到智能化建造引领探索的几次跨越,助力中国隧道掘进向前。观“中铁隧道局专题展”,看中铁隧道局的追梦之路。


四、国际知名隧道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对空间的探索和利用始终伴随其中。从原始的“穴居”到如今规模庞大的“地下城市”,从被动利用演变到主动改造,在地下那黑暗的王国有着一部人类独有的历史画卷。中国如此,世界亦如此。


尾厅

隧在前方 道生足下


以“隧创未来”为理念,通过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让观众感受“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以隧道为窗进行想象之地,穿越现实、飞跃地球,畅想未来城市、能源工程、激光掘进、沙漠隧道、洲际隧道、太空隧道等。




03
项目意义


2024年4月,隧道博物馆成功启用,成为本届世界隧道大会参观点之一,广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内专家的认可与称赞。

中国隧道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与祖国同行同梦,这条“追光路”照亮“复兴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世界之问”,中国隧道正在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文章源自:田野文化

- THE END -

对于这个设计,您有什么感想

欢迎点赞留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