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精彩书摘、文摘,好书推荐,心得分享。用指间的碎片时间,品读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与您一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NE文艺生活  ·  比被绿更可怕的,是前夫哥的强制爱 ·  19 小时前  
青年文摘  ·  长大其实也很好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第十七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论坛”议程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公众号  ·  · 2024-11-20 12:48

正文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号你别错过

欢迎关注“道中华”




第十七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论坛”议程

来源:国际政治研究


国际关系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时间:2024年11月23—24日

地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C201)


2024年11月23日(周六)

8:00-8:30

签到

8:30-9:00

开幕式

主持人:庄俊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编审、《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主任)

发言人:

瞿毅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副主任)

唐士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国际政治研究》主编)

张建国(察哈尔学会秘书长、中国前驻突尼斯大使)


9:00-9:15

合影

9:15-10:30

议程一:国际关系中的前沿议题

主持人:李俐璇


会议代表发言(6分钟/人)

1. 发言人:林汉东(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题  目:层级叙事、脆弱性与东南亚气候安全风险探析

2. 发言人:李俐璇(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题  目: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政治中的欧盟:动向、动因与挑战

3. 发言人:曾庆鸣(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题  目:外源武器化还是内源脆弱化?基于全球供应链的网络实验

4. 发言人:于鑫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题目:从“全球东方”到“全球南方”:基于场域转换与身份认同的战略叙事逻辑

5. 发言人:杜洞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目:国际关系科技政治的基本概念、议题探索与案例研究

6. 发言人:马政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目:在联盟政治中找回第一意象:领导人更迭和多极体系下的联盟形成与瓦解


点评人(8分钟/人)

宋 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祁昊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赖华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自由提问与交流(15分钟)

10:30-10:45

会间休息

10:45-12:00

议程二: 学科融合视野下的新兴领域

主持人:朱思思


会议代表发言(6分钟/人)

1. 发言人: 席  玮(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题 目:叙事间性视域下美国对华人工智能竞争的叙事策略探析

2. 发言人: 王  丽(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题 目:地缘政治、产业政策与国际产业地理变迁

3. 发言人: 唐  瑛(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题 目:中美博弈下海合会国家的数字技术发展

4. 发言人: 吴泽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题  目:技术转移与要素调动:后发国家创新产业培育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5.发言人: 原瑞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题  目:美国对华脱钩战略与全球价值链结构性权力

6.发言人: 朱思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题 目:技术进步如何影响政治思潮传播:基于社交媒体与ChatGPT的混合方法研究


点评人(8分钟/人)

宋 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祁昊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赖华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自由提问与交流(15分钟)

12:00-14:00

午餐

14:00-15:25

议程三: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主持人: 吴吉韵


会议代表发言(6分钟/人)

1. 发言人: 陈丽娜(贵州大学法学院)

题  目:WTO框架下数字关税规则的形成、适用与重构:基于博弈模型理论的分析

2. 发言人: 李慎璁(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题  目:美国两党选民的类型分析:经济立场与议题偏好

3. 发言人: 吴吉韵(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题  目:泛非主义何以分流: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案例检验

4. 发言人: 董佳欣(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题  目:安全威胁对民众国际贸易偏好的影响:基于美国民众的联合实验

5. 发言人: 郭一帆、戴  扬(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题  目:不对称依赖、自主性与国家形象:基于GDELT数据库的拉美案例分析

6.发言人: 王国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题  目:战略自主、威胁认知与北约成员国对华战略选择


点评人(8分钟/人)

袁正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吴文成(《外交评论》编辑部主任、编审)

罗 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自由提问与交流(15分钟)

15:25-15:40

会间休息

15:40-17:05

议程四: 国际关系知识体系的反思与重塑

主持人:李嘉伟


会议代表发言(6分钟/人)

1. 发言人: 宋博文(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题  目:新依附体系与“后发国家”技术革新:基于新依附理论的思考

2. 发言人: 项邱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题  目: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话语困境:实践共同体与知识涵化

3. 发言人: 郑抑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题  目:国际政治理论的“神学转向”?国际政治神学的探索及其批判

4. 发言人: 李嘉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题  目:学科与范式差异:“全球南方”作为学术概念的争论及实质

5. 发言人: 王紫珠(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全球研究学院)

题  目:国际关系的“概念史转向”:一项以知识生产为视角的综述,1990—2024

6.发言人: 邓仕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

题 目:他者承认与身份认同:本体安全视阈下的国家身份建构


点评人(8分钟/人)

袁正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吴文成(《外交评论》编辑部主任、编审)

罗 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自由提问与交流(15分钟)


2024年11月24日(周日)上午

8:30-9:40



议程五: 国际关系研究对象的演进

主持人:韩彤雯


会议代表发言(6分钟/人)

1. 发言人: 李汶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

题  目:合作还是竞争?国际制度间的互动逻辑

2. 发言人: 王  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题  目:找回安全关系的中间地带:对传统联盟理论的反思及其解决方案

3. 发言人: 周灏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题  目:非洲地区安全治理的演变逻辑:以非统向非盟转型的实践机制为例

4. 发言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