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宏观与市场
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系列公号,定位于跟踪把握全球和中国宏观金融基本面重点和趋势,解析市场热点,求解政策应对方案。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是第一财经旗下的非盈利独立智库研究机构,其宗旨为致力改善经济政策。第一财经是中国领先的财经媒体集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香帅的金融江湖  ·  开年大红包:香帅周评 ·  昨天  
法询金融固收组  ·  固收资管的黄昏 ·  昨天  
大佳的投资笔记  ·  吊打97%的权益基金!实操详解:如何利用de ... ·  2 天前  
大佳的投资笔记  ·  吊打97%的权益基金!实操详解:如何利用de ... ·  2 天前  
Wind万得  ·  万得认证,金融专业人士的必备认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宏观与市场

蹒跚前行的欧洲一体化(一):跌宕起伏的德国组阁之路

全球宏观与市场  · 公众号  ·  · 2017-12-22 23:47

正文

作者 :阚明昉 /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导语

在经历2016年的难民危机、英国脱欧、一系列恐怖袭击后,德国在2017年大选的结果暴露出一部分选民对欧盟的质疑,默克尔需要用智慧和勇气拿出解决方案,而欧洲一体化依然将在蹒跚中前行。



默克尔率领的基民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CDU)及其姊妹政党基社盟(Christian Social Union in Bavaria, CSU)在2017年的德国联邦议院大选中依然维持议会最大政党的地位,但该政党的支持率下滑至33%,创二战后70年以来的低点。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有反移民、反欧盟倾向的德国选择党(Alternative for Germany,AfD)首次跨过“5%”的门槛进入德国联邦议院,该政党获得了12.6%的支持率[1](图1)。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此次参加联邦议院选举的政党一共有42个,在数量上创下两德统一以来的新高,其中有16个政党是首次参选。

图1 2017年德国大选结果显示权力格局发生变化

来源:德国议会、第一财经研究院整理

这些数据不仅透露出德国政治权力格局的变迁,更反映出德国选民对欧盟、对移民这些核心问题的态度,而德国国内形势的转变或将对欧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波三折的组阁之路


眼下默克尔领导下的基民盟/基社盟依然在为组阁而奔波,情节可谓一波三折,好在眼下社民党抛出橄榄枝,能起到德国政治“压舱石”的大联合的组阁形式再现曙光。起初,老搭档社民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SDP)将支持率下滑归咎于当了多年执政党,因此意欲以在野党(Opposition Position)身份重整旗鼓;10月18日“牙买加联盟”[2]即基民盟/基社盟、自民党(Free Democratic Party, FDP)和绿党(The Greens)开始组阁谈判,不过 11月19日FDP主席单方面宣布谈判破裂,随后默克尔放话宁可重选也不会接受组建不稳定的少数党政府;12月8日,社民党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决定与基民盟/基社盟开启试探性谈判,该消息令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欧元对美元上涨、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默克尔的组阁之路存在四种可能性,即与社民党组成大联合、牙买加联盟、重新大选、组建少数党政府。其中, 大联合无疑是最优组合,牙买加次之,重新大选可能令德国选择党获益,而少数党政府将带来极大不稳定。

剖析各种潜在的组阁方案来看,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在各个议题的政见上相差无几,仅在具体政策力度上有些许差异,假如未来两家组成大联盟可谓“顺其自然”;相比之下,牙买加联盟存在的阻力则较大,尤其是自民党与基民盟/基社盟在税收、国防、欧盟等领域都存在突出的矛盾(图2、3、4),此次谈判破裂也可以说是“情理之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发布的智库评论中就谈到,假如重新大选可能会冒着惠及右翼德国选择党的风险,故而需三思而后行;最后德国媒体的民调显示,不稳定的少数党政府令他们联想到二战时期,这也是他们内心深处想极力避免的局面。综上所述,如今社民党“回心转意”愿意展开大联合的初步谈判,可谓开局良好。

图2 从各政党纲领看其对减税力度的态度

来源:第一财经研究院根据各党派纲领总结

图3 从各政党纲领看其对国防支出强度的态度

来源:第一财经研究院根据各党派纲领总结

图4 从各政党纲领看其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来源:第一财经研究院根据各党派纲领总结

默克尔的挑战依然在眼前


不过,对默克尔而言,挑战才刚刚开始。无论是基民盟/基社盟大选支持率的下降、数十个新政党的迅速崛起还是一波三折的组阁,似乎诉说着同一个故事,即不仅有一部分选民不满意默克尔执政的表现,而且其他党派也不太情愿与默克尔并肩共战。

其一,德国大选中右翼政党德国选择的崛起、两德统一以来最多小政党的出现都说明一部分选民并不支持默克尔的政见。这部分选民支持的德国选择党鲜明的反对欧洲一体化、对国际间协调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持质疑态度、亲俄疏美的倾向都与德国主流党派有显著的差异。作为政策制定者,默克尔或许不得不平衡这些选民的意见。

其二,共事已久的社民党和尝试磋商谈判的自民党均对默克尔有所不满,前者认为默克尔擅长同化其他政党的政见,因此在上一届政府的合作中,两党政见差异度缩小,使社民党自身的发展得到掣肘;后者在公开声明中指出,将近4周的谈判未能奠定互信基础,组阁文件草案在许多问题上“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南辕北辙”。在默克尔第四个执政期内,她的态度或许也需要有所转变,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与其他政党一起发展。

蹒跚前行的欧洲一体化


政治上稳健、经济上富强的德国一直是欧盟的压舱石,而在经历2016年的难民危机、英国脱欧、一系列恐怖袭击后,德国在2017年大选的结果暴露出一部分选民对欧盟的质疑,默克尔需要用智慧和勇气拿出解决方案,而欧洲一体化依然将在蹒跚中前行。

下一届德国政府或有三种方式来应对国内的这种质疑。

1) 吸取其他政党包括反对党的政策,对现行政策进行调整。 对此,我们整理了各政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并根据各政党在议会中的影响力,计算出加权平均值,根据这一水平与基民盟/基社盟政见的差异来判断新政府的调整方向,如图4所示,新政府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可能变得略微消极一些。

2)  德国选民对欧盟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对希腊等国的资助上,尤其是他们认为获得资助后希腊等国并没有产生改革的内生动力,把资助当做理所应当,成为了一个无底洞。 默克尔将试图找到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方法,如加强对希腊等国的财政纪律,或许一部分选民会转变其对欧盟悲观的看法。

3)  政治稳健、经济富强的德国一直是欧洲一体化的守卫者,但随着德国国内及欧洲其它国家政局的变化,我们也有理由猜测, 也许德国新一届政府会在欧洲一体化的事务上退居二线,由法国总统马克龙站在镁光灯下,届时默克尔将成为幕后支持者。

本文的第二系列会介绍马克龙所提出的欧盟改革方案,并分析其方案的可行性和对欧洲的潜在影响。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黄慧红、吴越对本文 亦有贡献)



[1] 这里的支持率是指在德国联邦议院选取时,来选举政党的第二票的得票率,因为该票能决定议会中各政党的权力格局,即政党的议席数。

[2] 三个政党的代表色为黑黄绿,与牙买加的国旗色一致,因此被称为牙买加联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