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凯 整理/王楚韵
导语:阿里健康的每一举措都引起无数关注,近日又有新动向,低调拿下杭州礼和医药公司,原贝达药业旗下的一家医药批发B2B公司。一路走来,天猫医药馆也是历经曲折,曾被药监局紧急叫停数月,后又放行开张,如今在互联网药品交易由报证改为备案的利好政策下,作为医药电商平台,天猫医药馆也重振旗鼓,重新调整战略,联手线下药店和传统药企,从合作共赢到开辟独家自营新道路。
为进一步了解阿里健康和天猫医药馆的布局运作,贝壳社邀请到天猫医药健康事业部总经理、阿里健康董事康凯做客贝壳说线上沙龙,独家直播在当今政策形势下线上线下医药企业的新玩法。
内容提纲
* 阿里健康的大医药生意到底怎么做?
*天猫医药馆的下一步战略规划?
*新零售环境下,天猫医药馆和线下药店有哪些协同作用?
*做医药电商,自营或合作,哪种更有利?
*阿里健康收购天猫医药馆的蓝帽子保健食品的意义?
*无线时代,销售思路如何转变?
*“码上放心”产品追溯体系的构建有什么困难?
*个性化服务如何去实现?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在2014年时收购中信二十一世纪后更名而来,在电子商务相关领域和医疗健康大数据等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而康凯总经理认为,探索才刚刚开始。其原因有三,一是通过互联网关注健康是网民们近一两年才养成的习惯,而之前并没有进入到主流;二是国家和互联网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渐完善当中;三是由于行业本身发展的过程所决定的。医药行业比其他行业而言相对保守,在面对互联网等新技术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也正是因为这样,该行业有很多创造新形态的可能性。
康凯介绍说,天猫医药馆下一步战略规划是融合到阿里健康中去,融入到阿里更大的战略规划体系中去。新零售的概念除了渠道新,还新在用户体验上。以往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的药店起到的主要作用都是销售。但其实消费者来药店,其本质不是来买药的,而是为了获取健康。药品或者说是健康类的产品到健康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个差距包括有内容和服务两个方面。内容是指产品是否适合于消费者本身,而服务则是内容的补充,因为每个个体都存在有差异,健康的问题有很强的个性化,需要有专业的指导。所以阿里健康也针对于内容和服务推出了很多功能,比如说天猫在线医生药师咨询以及智爱计划等。
众所周知,线下还是线上,自营还是合作是当今药企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于这个问题,康凯指出这些并不是零和问题,有机融合才是王道。线上有效率高、方便等特点,但与此同时有些问题必须通过面对面的实际交流才能解决。“这也是我们开始做中国O2O先锋联盟的原因,希望在用户端给到消费者更多的体验。”康凯如是说。
而关于自营还是合作这另一关注重点,康凯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在涉及到医药领域,更多的还是要看用户的诉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能不能以一个比较高效的方式满足用户的诉求是一切的宗旨。健康产品的消费者相比价格更关注品质和服务,而消费者在对于线上产品持有的怀疑态度,需要平台和商家共同努力改善。阿里健康推出自营店是响应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变更。而阿里健康还是希望能够通过生态圈的建立,吸引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企业,合作共赢,给予消费者更确定的质量和客服体验。并努力通过专业团队用互联网的方式运作,将枯燥学术的内容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
关于阿里健康收购天猫医药馆的蓝帽子保健食品这一举措,康凯解释道:阿里健康作为阿里巴巴的健康旗舰品牌是希望能够把很多相关资源整合到一起。保健品是健康商品中一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如医药机械等。一个人的健康需要不是由某一类商品来解决的。比如说糖尿病,除了药品还需要医疗器械血糖仪,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保健品辅助,更少不了医生的咨询,饮食、运动的指导。以上所有加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健康是这些产品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之前分散的状况不利于提供完整的健康解决方案。所以逐渐整合就是阿里健康方向。所以蓝帽子的保健业务加入阿里健康符合阿里健康的大战略,也能够对保健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如今互联网也在面临思维转变的过程,原本pc时代“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的模型正在发生改变。因为客单价相对难以提升,转化率也不会无限的往上走,所以以往更多比拼的是获取流量。但是在当今的无线时代,很多需求都是个性化的,其呈现形式也从简单商品转变成了内容场景,是综合的东西。在这个时候吸引的应该是某一群体,比如说一个关于白领女性的专题,里面涉及有很多方面,有美妆,有塑形还有保健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更多的不是去某一个频道,而是在一个综合的频道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康凯说道:“所以天猫医药馆的运营思路也是这样,更多地融入场景中,发现和挖掘消费者需求的场景,结合相关行业共同满足需求。怎么给天猫医药馆健康类的产品找到适合的场景,找到需要的人群,然后去形成有效的互动是问题的关键。”
算上中信二十一世纪在做这一块,阿里健康其实已经有超过10年的历史和经验在产品追溯体系方面。康凯认为在这一方面无论是从产品架构角度还是技术成熟角度来说阿里健康都已经非常完备了。虽然说在过程中也会面临有新的挑战,但是在技术上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而关于产品追溯体系最重要的是两端:一端是商家如何看待追溯体系与自己的利益。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医健企业也都开始转变认知。从最初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到逐渐开始重视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品牌的认知情况。而另一方面在于消费者的认知,而让消费者养成扫码去看产品的整个体系的习惯还是需要做一定工作的,并且努力做到让消费者看到的不仅仅有产品体系,还有相关的服务内容。
个性化的服务不能完全依靠人去一对一的服务,毕竟世界上的人口众多。要真正实现完全的个性化还是需要介入大数据和Ai。而大数据的方法论和中医类似,就是依靠经验的积累。自古以来,多少古人的智慧经验和口耳相传形成了中医,这些经验其实就是数据的积累。所以说通过大数据发现也可以一些规律,比如说某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和某一种疾病存在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未来想要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实现每一个人都有健康解决方案。还是要依靠大数据。
与此同时,康凯还对于数据安全问题给出了他的看法,在他看来数据泄露等问题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而共享这些信息带来的未来却是有无限可能的。阿里健康也一直致力于维护信息安全,并提倡大家树立一个开放的信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