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节吃的是烟火,百家宴聚的是人心。”4月9日,说起社区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密码”,居民郑大明脱口而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连续20年举办邻里节百家宴,用一场场“舌尖上的盛宴”,把1.3万名各族群众聚成了“一家人”,绘就一幅和谐美好的民族团结新画卷。
金花园社区百家宴。(社区提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走进金花园社区,大门上红底金字的标语令人振奋,社区中央广场,火红的石榴雕塑十分亮眼。暖阳下,各民族群众聚在一起健身、打牌、聊天,轻松惬意,其乐融融。金花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现有金花园A区、B区、C区等7个老旧小区,共有汉、回、满、蒙古、维吾尔、土家、东乡等多个民族的13850名群众共同生活在这里。
“每年邻里节的百家宴是我们社区居民最大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居民陈寅介绍,第一届邻里节时,各族群众都不熟悉,只有8户居民参与,菜品也少,大家很拘谨。居民郭兵补充道:“邻里节办了20年,一切都变了。现在上千人参与,大家都拿出自家的绝活,菜品一上就是几十桌,热菜、凉菜、特色小吃摆得满满的。各族群众早已亲如一家,不分你我,围坐在一起品着美味、聊着家常、笑声不断。”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徐志兰(蓝衣者左一)带领居民打太极拳。
外来人口多、住宅多、民族成份多,如此复杂的社区如何治理?起初,这个问题困扰着社区管理者。经过深入了解,金花园社区干部找到了各族群众交流沟通的纽带——邻里节百家宴。“先让大家吃在一起、乐在一起、帮在一起。吃的是饭,暖的是心,凝的是情。交流多了、沟通多了,感情自然也就近了。”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黎梦琦说。
如今百家宴成了金花园的“传统节日”。20年百家宴不仅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也改变了大伙的生活习惯,每逢节日,各族居民之间都会互送礼物和本民族特色小吃。社区会组织大家包饺子、做粽子、赏月等,还成立了合唱班、舞蹈队、刺绣班、太极拳队等各类兴趣小组,先后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68次。各族群众在共同参与中增进了解,加深了感情,持续擦亮该社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金字招牌。
各族群众聊天交流。
“我们这儿的居民互帮互助亲如一家,以至于我因楼层高举家搬走后,又搬了回来。”74岁的铁占明是一位热心肠的退役军人,常常帮助居民解纠纷、修水管、照看孩子写作业,不少邻居外出旅游,会把家门钥匙交给他,委托他帮忙浇花、喂鱼。在金花园社区,像铁占明这样的人多达46人。
群众舞蹈培训。
“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带领的慈善协会,为居民解决难题7500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80多起,开展各类公益活动9000多场次。带动利通区志愿者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10万余人,共帮扶1700人次,累计募捐爱心善款150万元。如今,曾受助的马天乐也成了志愿者,把这份爱心继续传承下去。
“举办了20年的邻里节,经常开展的各类暖心活动,让各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真正成为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居民周兰英竖起大拇指说道。(记者 王文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