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假设
1.不止步于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容易,但如何定义问题,并把问题解决,却不是那么简单,这也是为什么诺曼会说“当我没找到解决方案前,是不会把发现的问题抛出来的”。
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两种披着羊(用)皮(户)的狼(方案):
雷声大雨点小方案:我要解决某个功能小白用户看不懂的问题,然后给交互:“兄弟做一下吧”。范围层内容的缺失,会让我们很容易产出些雷声大雨点小的东西。
飘着天上的方案:“我们应该整合一些当下的刚需点,来引导用户去点击”、“感觉你的东西和用户的使用场景贴合的不是很紧密”、“感觉你这个不够用户体验”、“你应该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这些高高在上没有任何指导意见的评论,除了能够自我表演一下,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作用。
以上两种方案的共性就是:都止步了问题,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它的风险就是:我们做不出接地气的东西,永远停留在纸上、概念上、理论上!
我们不应该止步于发现问题,而是应该进一步定义问题,构建问题空间,并明确自己要做哪些事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2.研究用户过程中更有目的性
无论是数据分析还是用户调研,开展研究前,最好提前建立假设,带着假设去研究用户,会比盲目研究的效果要好。
这其实很好理解,做实验前如果没有假设,怎么确定你的自变量、因变量、实验设计呢?
有些用研结果对于业务改进没有太大的作用,原因是脱离了业务,其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产品设计期望的正好相反。
普通的用研:过程比较发散、没有边界;研究方法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报告研究方式,比如发现了某某现象,然后把它提炼出来。
产品设计过程期望的用研:聚焦问题、有边界;研究方法是自上而下,就跟实验研究一样,先提出一个假设,再围绕假设去设定支持变量,最后通过比较真实情况,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如何做假设
如何通过做假设,构建出问题空间,这里以某产品的收藏功能为例:
第一步:
提出数据假设
1.1. 确定埋点素材
假设某个现象的出现,会涉及哪些指标,以收藏功能为例,涉及的指标有:
a.行为事件指标
b.用户留存指标
c.用户收藏内容分布
1.2.提出数据假设
假如假设发生了,涉及数据的反应如何,以收藏功能为例,涉及的指标反应有:
假设1: 收藏功能影响用户对于产品的忠诚度,涉及的指标反应:
a.有收藏内容的用户留存要高于没有收藏内容的留存;
b.收藏内容多的用户留存要高于收藏内容少的留存
假设2: 主动收藏意愿弱,涉及的指标反应:
a.点击收藏人数少;
b.点击收藏次数少
假设3: 收藏使用意愿高,但很多人不知道收藏的内容在哪里,涉及的指标反应:
a.“+”点击人数少;
b.收藏入口icon点击次数高;
c.收藏入口icon过程转化率高;
d.编辑按钮点击次数多;
e.收藏内容点击次数高;
f.收藏内容过程转化率高
假设4: 收藏使用意愿高,但很多人不知道收藏内容的入口在哪里,涉及的指标反应:
a.“+”点击人数少;
b.收藏入口过程转化率少;
c.编辑按钮次数多;
d.收藏内容点击次数高;
e.收藏内容过程转化率高
假设5: 收藏使用意愿高,很多人知道收藏的内容在哪里,涉及的指标反应:
a.“+”点击人数高;
b.收藏入口icon过程转化率高;
c.收藏入口点击次数高;
d.收藏入口过程转化率高
假设6: 收藏使用意愿弱,涉及的指标反应
:
a.收藏内容点击次数少;
b.收藏内容过程转化率低
假设7: 收藏使用麻烦,涉及的指标反应:
a.编辑点击次数多;
b.收藏内容多;
c.收藏页面停留时间长
第二步:
分析可能原因
假如上述假设发生了,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头脑风暴,发散现象背后的潜在原因,以收藏功能为例,可能的原因有:
假如“收藏使用意愿弱”发生了,可能的原因有:
a.有价值的收藏内容没有得到沉淀;
b.收藏的内容不是每天都需要来问的
假如“主动收藏意愿弱”发生了,可能的原因有:
a.用户不知道收藏的作用:避免忘记,方便以后查找、作为快捷的一个手段;
b.用户对当前内容不是很满意;
c.用户看完答案,想不起还有收藏这茬事
假如“收藏使用意愿高,但很多人不知道收藏的内容在哪里”发生了,可能的原因有:
a.收藏完之后,没有反馈提示
假如“收藏使用意愿高,但很多人不知道收藏内容的入口在哪里”发生了,可能的原因有:
a.收藏入口不明显
第三步:
思考对应的潜在机会点
针对上述原因,如何解决呢?以收藏功能为例:
如何将有价值的收藏内容沉淀:
a.本质是主动收藏意愿弱的问题
怎样把用户经常问的收藏起来,方便以后天天问,甚至主动推送给用户:
a.首先是主动收藏意愿弱的问题;
b.设定触发规则,将用户经常问的主动推给用户
怎样把用户经常需要问的和收藏作用之间的关系模型传达给用户:
a 收藏之后触发新功能引导(只触发一次),告诉用户可以将重要的问句收藏起来,方便以后问;
用户表达对答案满意之后,能不能引导用户,要不要收藏:
a.业务场景下增加评价机制;
b.用户表达满意之后,询问用户要不要收藏刚刚的内容,方便以后问
用户收藏完,告诉用户收藏的东西在哪里:
a.动画强化,收藏的内容梭进收藏那个方位里;
b.增加收藏入口的可见性;
c.信息做减法;
d.文案改为“收藏XX”,现在是“我的XX”;
e.位置上强化收藏;
f.样式更换,参考其他聊天IM产品
第四步:可视化问题空间
对前三步中数据假设、可能原因、潜在机会生成的数据内容进行可视化,并绘制成功能的问题空间地图,以收藏功能为例,问题空间地图如下:
验证假设
带着构建好的问题空间去研究用户,对比数据上的真实反应以及用户反馈,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假设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