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妈妈帮
立足母婴人群,撰写、整编专业、新鲜的孕育知识,跟进社会热点,深度解析行业错误孕育理念,分享健康、快乐、追求育儿品质的妈妈的生活经,传播正能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学爸  ·  崩了,茶叶市场的现状,颠覆了中国人的认知! ·  12 小时前  
一叶目开  ·  新时代的育儿方向——有点学历的韦小宝 ·  4 天前  
一叶目开  ·  新时代的育儿方向——有点学历的韦小宝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妈妈帮

还在“生离死别式”断奶?走出误区,断奶其实可以很轻松

妈妈帮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10-24 20:30

正文


来源 | 育儿进化论(yuerjinhualun)



1


“一夜起身无数次,睡眠被切分成无数个小节”。

这是每个妈妈的“生命不能承受之困”。

于是断奶就成了老母亲们期待的“解放区”之一。



像母乳喂养中伴随的诸多争议与质疑一样,断奶也是充满挑战,充满纠结的。


前不久,我成功断奶了。

虽然阅育儿书籍无数,也问了很多“过来人”,但是我的迷茫和焦虑一点儿也没有减少。


首先就是关于断奶时间。


我是选择在女儿一岁半的时候断奶的,天知道,断奶前的半年时间里,我经历了怎样的纠结。


“一岁多了还吃奶,真是佩服!”

“你别害孩子了,孩子1岁后你的奶水已经没营养了。”

“别让孩子总想着你那口奶水,都不好好吃饭了。”

这样的声音,我经常会听到。


当然,也会有完全相反的声音跟我说:

“喂奶得喂到2周岁才可以,在特定时间断奶会害了很多孩子。”

在迷茫与纠结中,我咬咬牙不听那些声音,可是坚持喂到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我由于工作调动和身体状况,不得不断奶。



那么接着又有新的问题: 怎么断?


那些声音又来了——

“让孩子跟着奶奶睡啊,睡十天半个月就好了。”

“别让孩子看见你,自然就断了!”

“狠狠心让她哭几天就好了,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听了很多过来人的经验,也翻阅了很多书籍,我更加迷茫了。


我知道,孩子吃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那种安全感,享受与妈妈肌肤相亲的感觉。

骤然离开,对于孩子的心理来说,是一个巨变。

如果那时候没有妈妈的安慰的话,孩子真的很可怜。

但是如果孩子守着妈妈一直哭的话,妈妈又该怎么办?


其实,断奶是妈妈和孩子两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方法, 让妈妈和孩子都觉得舒服 ,这也是我们追求科学育儿,追求爱的教育的一个大前提。



2


前几天,看到同事在朋友圈突然活跃了起来,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她把孩子送回老家断奶了,这一周自然是她放飞自我的好时机。


她说完之后,我有些默默地心疼那个孩子——

他不仅没有奶吃了,而且还见不到妈妈。


心疼的同时,我也意识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妈妈在断奶方面存在误区,而这些误区真的会对孩子产生很多伤害。


断奶最佳时机:1岁 or 2岁?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在六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并将母乳喂养与固体食物一起食用到至少1岁。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


那么最合适断奶的时间,是6个月?1岁?还是2岁?

其实关于断奶时间,是没有定论的,奶总是要断的,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情况,每个孩子也有每个孩子的需求。

如果妈妈工作允许,孩子也有需求,那么我们可以坚持喂养到两岁左右。

如果这中间有了变动,不得不停止母乳,用配方奶粉一样能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


只要您和您的宝宝都希望继续哺乳,那么,建议进行母乳喂养。

然而, 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断奶,是个人的决定。



断奶时,孩子一定很痛苦?


传统观念里,断奶必然伴随着孩子的大哭,甚至生病、发烧。


加拿大健康教育网站指出:断奶是从一种喂养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对于孩子而言,断奶只是他们的乳制品来源从母乳变成了配方奶,这一点并不足以让他们焦虑大哭。


真正让他们不安的原因,是断掉了自己与妈妈的联系。

他们害怕,没有安全感,只能通过哭来表达,来索爱。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的断奶方式是“母子分离”式,那么孩子的内心真的会受到创伤。


也许我们会觉得,小孩子嘛,三岁以前没有记忆的。

没错,这段记忆他们不会有,但是那种不安的感受会一直伴随着他们,植入到他们性格的深处。


断奶也可以是轻松的,只要妈妈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安慰。



在乳头涂辣椒等刺激物?


我们提倡“不分离式”断奶,那么孩子看到妈妈之后不自觉地想要吃,怎么办?


很多妈妈在乳头上涂抹了辣椒、大蒜、风油精等,孩子吃到后以为“妈妈的奶坏了”。

她们骄傲地告诉我,这招真的很管用,孩子再也不想吃奶了。


事实上, 乳房对于孩子来说, 不只是一个营养来源, 还是妈妈的象征。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对于每个人而言,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第一个重要客体,也是“自体”建立与“世界”关系的桥梁。

而承载母爱的物体就是过渡客体,比如妈妈的乳房。


孩子对乳房的执着,其实是对母爱的执着。


如果我们“破坏”了这种执着,“毁坏”了这种桥梁,那就是伤害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对世界的认知。


“乳头涂抹刺激物”的断奶方法,不仅不卫生,还会伤害到孩子,万万不可取。


断奶没有爸爸什么事?


在大多数家庭中,断奶仿佛是妈妈和孩子两个人的事,跟爸爸没关系。

其实不然,爸爸需要参与到育儿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断奶这样的关键时期。


对于孩子而言,他需要更多的爱与陪伴,看到妈妈可能会因为求而不得大哭,而爸爸这种“退而求其次”的陪伴,同样能给孩子安慰。


断奶期间,妈妈应该起主要陪伴的作用,爸爸也应该一起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全方位的爱。


另一方面,断奶期间妈妈的心理也是很脆弱的,我们会担心孩子,也会怀念与孩子那种依恋的感觉。爸爸应该给妈妈更多的安慰,更多的心理支撑。


断奶是小家庭中的一个小“坎坷”,真的需要一家人风雨同舟,共同努力,平稳度过。


3


那么, 到底有没有一个最科学、最合理,而且适用于所有宝宝的断奶方法呢?


女儿兜兜一岁半断奶,本来我们是打算中秋期间断奶,我再请一周的年假,十天的时间足够断奶了,但是,那段时间我们正准备搬家。

考虑到新环境的变化会让女儿不安,于是我把断奶时间延迟到了十一假期。


从打算断奶开始,我就给她逐渐减少吃奶的量了。

慢慢地,到最后只有夜奶还没有断掉。


断奶的前几天,我给女儿讲了很多绘本,告诉她:“你看你的好朋友小兔子,已经一岁多了,不再吃奶了,你也长大了,是个大姑娘了,也不应该吃奶了对不对。”


她懵懵懂懂地答应了,但是到了彻底断奶的那天夜里,还是哭了。

没关系,这是正常反应。


我和老公做了充足的准备,她哭的时候就抱起她溜达溜达,给她唱歌、讲故事,告诉她妈妈和爸爸都在这里,都很爱你。

那一晚,她哭了4次。

第二天晚上,睡前她乖乖喝了150ml配方奶,哭了一次。

到第三天,已经能睡整觉了。


就这么轻松,我们就断掉了奶,看到女儿白天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我真的很开心。


那么我的断奶方法可以复制吗?当然不行!

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断奶的方法也是各有千秋。


回想断奶的过程,我只是遵循了几个重要的原则,只要我们都能坚守这几个原则,孩子都能顺利离乳。


首先,选准合适时机。

梅奥诊所说,不要在孩子生病,或者家庭发生重大变动的时段断奶。

只要是能保证妈妈给孩子足够陪伴的时间段,都是可以的。


其次,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我们说话,他们真的都能理解,即使他们表达不出来。

跟他们提前约定好,即使他们还是不那么愿意接受,但是也比贸然不给他吃,让他猝不及防要好。


最重要的,妈妈多多陪伴。

澳大利亚育儿网站(Raisingchildren)的一篇论文中说:

如果决定断奶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宝宝,那么你可能需要提供一些 额外的安慰,比如充足的拥抱和时间 ,都可以帮助您的宝宝感到安全和爱,而不依赖于乳房。


断奶对于孩子而言,是个重大变革时期,妈妈的陪伴与安全感至关重要,再多也不嫌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