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广州参加一饭局,席座上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让我注意的是,其中的一位年轻人讲话很有水平,明显谈吐都高出身旁其他人一个档次。
无意中他提及自己是北京一985高校毕业,而令我完全没料到的是,此言一出,其立马就遭到了旁人的讥笑,“你985有个屁用,还比不及我这个大专学历”,还有人大声吼着“教授好”,明显带有调侃的味道。那位年轻人立马举起酒杯,向众人不停说着“小弟不才”,巧妙化解了这个话题的“发酵”,可我分明看到,其转脸望向我时眼眶中盈满了泪水,显然这位年轻人的赚取财富能力不及同座的其他人。
我想,这位年轻人此时的眼泪未必来自物质的不如他人,而是自身的学识和素养得不到身旁人的尊重。
我们当下有很多事情都处于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纠葛状态。比如我们反对大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希望大学生能够安稳下来多做一点学术,我们希望大学生可以多多关注公共利益。可是我们所为他们提供的相关社会氛围又是什么样呢?
我们的社会氛围很怪。一方面整体斥责大学生思想的堕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是另一方面,社会又没有提供充分的尊重学识、素养的氛围。我们一致认为大学生思想的批判性是理想的状态,关注公众的利益、有社会责任感是理想的状态。可是从骨子里,谁都没有真正将其当作一回事。
一个人的学识素养并不完全与经济转化能力所挂钩。步入社会,你能够取得一定财富或地位尚好,若没有,社会对你的定论一定是大学荒废了四年;相反,哪怕你在大学没有丝毫学识素养的构建,哪怕你讲话再粗鄙不堪,但只要你能够获得财富或者进入公权力机关,社会对你的定论一定是这大学念成了。
什么大学生思想的批判性,什么关注公众利益、社会责任感,这完全只是冠冕堂皇的空话。
事实证明,我们的社会更喜欢适应者,而不是改变者。
今年年初,“知识的无力感”这一议题很火。大部分人多从学历与财富的严重失衡这一角度来分析这分无力感,而我想说的是,这分无力感更多的是不是源于同乡人对学识和素养的讥笑?我们大声谈提着研究生呀,人才呀!背后显露着的却是浓浓的讽刺意味。
单纯经济收入不及他人,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可如果你的学识素养却在他人眼中被定义为“书呆子”、“窝囊”、“傻子”,换做是我,我也会同样有着“知识的无力感”。
其实,我们社会上有很多有学识有素养的人可以安贫乐道,可社会并没有给予他们的素养和学识相应的尊重。你乘坐公交车按秩序排队,没有人会夸耀你遵守秩序,而是嘲讽你硕士学历却还在坐着公交车;你凭依自己的良知去做研究,去想要使得这个社会变得更好,可没有人会关注你对这个社会的改变所做出的努力,而是讥笑你博士学历却还买不起房子。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出名了的有学识有素养的人,我们会对其十分崇拜,可实质上,我们崇拜的仍旧是他们的那分名利。
往大了讲,我们的社会氛围整体显露着一种虚假。什么时候我们社会对那些可能不是那么富裕的、却有着相当学识和素养的普通人一分发自心底的尊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假大空的口号上,才说明我们这个社会“成”了。
易卜生曾说“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其实哪里是大学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呀,完全是这个社会的培养。进入社会后,是社会氛围在对这些大学生进行自动筛选,而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能够得到整个社会的青睐。
文 / 温琼
旧文,写于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