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去世迄今虽然已有三十二年之久,但其人生之路与《人生》《平凡的世界》等文学作品依然会引起广大读者的阅读热情。作家传记,对于了解、认识作家及其创作甚至时代变迁都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对于史料的重视与挖掘整理,关于路遥的研究也不时会引起热烈争论,而相关学者撰写的路遥传记便是这多重声部中的重要部分。
迄今为止,已经公开出版的路遥传记作品近乎二十种,其中陕籍学者的贡献更大。其中代表性的就有王西平、李星、李国平合著的《路遥评传》(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张艳茜的《平凡世界里的路遥》(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2017年再版时更名为《路遥传》),厚夫的《路遥传: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等。此外,王刚的《路遥纪事》(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版)、《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对于路遥生平史料的搜集整理亦获得学界的普遍称赞。上述传记类作品无疑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路遥的人生道路与创作历程的认识与想象。
2024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了青年作家王刚(秦客)、王晓飞合著的《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这部全新的路遥传记作品为我们再次认识“文学路遥”和“想象路遥”提供了另一种参考。
阅读王刚、王晓飞合著的《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不难发现两位作者既充分借鉴了现有的有关路遥的大量文献史料,又发挥了此前路遥年谱写作积累的考证资源。可以说,这部路遥传以数年前所出版的《路遥年谱》历时五年搜集资料、走访调研所得的扎实的史料为基础,又结合近年来相关史料的新发现与研究的新进展,为我们勾画呈现出了一个更为丰富、立体、本真的路遥形象。
“无法从容的人生”源自与路遥同辈作家王安忆回忆路遥的文章——《黄土的儿子》。由此书名也可看出,两位作者与王安忆一样对于路遥的人生之路与英年早逝充满了哀婉叹息之情。
与目前更多充满感情色彩甚至有些仰视的传记写作方法不同的是,《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采取平视的视角与客观的纪实、纪事方法,让各类史料站于台前,通过路遥人生重要经历切片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作家路遥短暂的、立体的、本真的人生历程。
就笔者阅读的几种路遥传记而言,每位作者对于传主文献史料的处理、勾勒及叙事都不尽相同。比如,《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中对路遥的出生地——清涧的人文历史背景进行了着重刻画,从而在文化人类学的宏阔视域中阐述路遥之为路遥的文化精神根脉所在。再如,对于特定历史时期、“山花”时期的路遥形象,作者则进行了相应的“裁剪”。与其他版本传记相比,《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的笔墨重在刻画“文学路遥”形象,并以此为中心勾勒“文学路遥”这一形象的轨迹变迁。可以说,从路遥成为“王卫国”的代名词开始,这本传记的重点即凸显于读者眼前——从写作的准备期到《人生》一举成名天下知,再到酝酿写出《平凡的世界》,后又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贯穿了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写作前后的谱系枝蔓,为我们完整地展现了作家路遥的童年、求学、写作、恋爱、婚姻及离世不同时期的精神镜像。若以早期、中年及晚期三种风格划分一个作家的写作生命过程,那么路遥的“中年写作”正如他的弟弟王天乐所述:“他有一种预感,中年已经成了他的晚年了。”在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这部《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集中,我们也看到了路遥对自己写作生涯的总体式、宿命式的总结与回顾,这种断片式的写作类似于西方的心灵笔记,似乎也预示着一种终结。如这部传记结尾处所言:“路遥的生命已经结束了,他终于走完了自己无法从容的一生,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道别。但对于路遥的精神生命来说,他创作了不朽的作品,他的精神生命在人世间扎下了根,开出了花,结出了果。”
对于纪传体的写作,应首推开创者司马迁,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雄才抱负成为后世传记类写作的精神向往。这部《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取材有选择、有裁剪,既为路遥赋形呈现了完整性和个性色彩,又详略得当,不铺陈叙事,事无巨细,一一罗列。从《路遥年谱》到《路遥传》的写作,作者最终为我们“再历史化”认识文学内外的路遥形象完成了一种建构。就像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结尾处所言,他未能全部记录写作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和感情经历,同样“我不企望别人对这些文字产生兴趣,只是完成了我的一个小小的心愿而已”。对本书作者而言,写作《路遥传》既是为了完成一个“小小的心愿”,也是向这位文学前辈致敬。作为黄土地的儿子,他们、我们除了对宽阔的生活世界有所向往,无数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还向往着一种文学精神的延续与开拓。
路遥创作的文学世界,特别是以《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为中心的文学世界至今依然给予无数的青年人以坚实向上的精神力量。如传记作家林德尔·戈登在《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中写道:“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在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个体生命:生命就是赐予所有人的一段时间。她以自己的生命历程为例,标记下她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的关键节点,从青年时代对个体身份的追寻(对她而言即是艺术家的身份)到面对岁月更严峻的挑战:向着她称之为‘那片鱼鳍’的未知领域前进。”路遥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将自己的肉身和目光囚困于“交叉地带”,为我们贡献了更广阔的平凡世界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关联着广袤深厚的乡土世界以及千千万万生存于其间并努力寻找出路的人们。
这部《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为重返路遥的生活现场与文学场域提供了一种情感、一种经验、一种视角。只有怀抱自我的生命体验,我们在进入路遥文学世界时,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路遥笔下的那些人物的选择与无奈,才能理解路遥所始终坚持倡导的真正的现实主义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深刻揭示”。只有植根我们“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土壤”,才能在“无数个焦虑与失眠的夜晚”以“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成就属于自己飞翔的句子。
作为黄土地的儿子,“黄土地”这一块诞生与滋养生命与艺术的厚实土壤,对路遥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他者的声音回廊里,“我”听到了言语的经验;在经验的“转换场域”,众生说话。一切,开始有序上演。路遥一生热爱陕北,热爱黄土地,热爱黄土地上的一切劳动,他是名副其实的黄土地的儿子。《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为我们解读路遥的人生漫游与思想创作,让我们看到了路遥的人生虽然无法从容,但那种永远向上的生命意识,始终并将继续催人奋进。(原刊《淄博晚报》2024-11-08第14版)
延伸阅读
人生迷茫期,这本传记能帮你一把
这个时代,再也没有像路遥这样拼命的作家了
点击下图,即可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