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钟伟纸上谈
专注于宏观金融领域的独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宏观评论及观点发布。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可查阅本微信号以往发布的研究成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钟伟纸上谈

钟伟:争夺制高点——中美贸易争端的本质

钟伟纸上谈  · 公众号  ·  · 2018-05-31 18: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蓝色字
,关注
钟伟纸上谈
微信号



上期

回顾

美国、中国乃至于全球经济、外交,或者是大国关系之间的格局有没有可能因为中美贸易争端而重新塑造?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面临的外部的战略机遇期有没有可能延续?或者说即便中国有巨大的意愿和战略定力,那么美中贸易冲突是不是有可能导致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挫折、放缓,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改革开放会因为中美贸易争端而何去何从呢?每个人都在问自己,每个人都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点击收听 本期完整音频:14分17秒



1

中美之间贸易失衡的本质


为什么要说中美贸易争端并不是一个本质性的事情,而很有可能是中美之间相互脱钩的一个噱头性的事情呢?我们得看怎么去形容中美之间贸易失衡的本质。


看起来中美贸易失衡的本质就是中国给美国提供了巨大的贸易信贷。


假设你是一个月光族, 经常 刷卡刷爆了,之后你就会对卡账的偿还产生怀疑:我基本上每个月都刷爆卡,我的分期付款 已经 用到极限了,欠银行好多钱,未来要怎么还?现在我是一个卡奴,就会觉得银行太唯利是图太黑了。银行能不能够替我免除掉一些卡账?


那么它本质上是什么呢?其实也挺简单的,中国生产多一点,美国的消费随之多了一点;中国人喜欢存钱,中国生产的多,所以中国的储蓄多了一点,美国消费多了一点,美国的透支也随之多了一点。所以调整方式就是中国生产少一点。所谓供给侧改革, 储蓄率降低一点,激发内需多消费。美国也不能消费那么多,要克制一点。所以美国的社会各阶层应该勒紧裤带,尤其是美国政府,不应该大手大脚,不能有那么大的一个财务赤字。同时美国的供应也要多一点,即美国第二、第三产业的竞争能力,尤其第二产业要适当地提高一点。一个是生产过度,一个是消费过度,所以美国要多生产一点,少消费一点;中国要少生产一点,多消费一点,这样就能平衡。


美国跟中国之间就跟我们和银行之间的卡一样,我们现在过度消费了就成了卡奴,美国过度消费了就成了中美贸易“逆差奴”,他们就对贸易逆差表示担心了。


这个担心也挺奇怪,中国制约美国的贸易逆差,其实 还是 中国用白条的方式给美国的。举个例子,即便按照美方的说法是3700多亿,按照中国的说法2000多亿,那么中国现在持有美国的国债大概是11600多亿。按照中方的这个数据来看,相当于四到五年的贸易顺差,我都已经放到你美国了。中国对美国虽然有这么大贸易顺差,但其实中国对全球的贸易顺差并没有那么多。中国对全球的贸易顺差只占到GDP的大概1%左右。如果是1%多一点的话,其实相当于中国把过去差不多十年的贸易顺差都放在你美国,买了十年的美国国债了。那你买中国的商品,其实是美国没有付钱给 中国 的、打白条的过程,但是美国还是感到不安。所以这就是中美贸易冲突从表象看起来的情况。



图片来源于世界银行 东兴证券研究所


2

中美贸易冲突的发展进程


从中美贸易冲突覆盖 一系列领域,我们可以看到 中美贸易冲突发展 的进程是什么。


第一个进程,钢铝贸易冲突。 其实钢铝贸易之前还有洗衣机,当然在洗衣机领域,中国受的影响比较小一点,像韩国受影响反而大。


接下来到钢铝。像欧洲、加拿大等等受的影响比我们中国还大。首先是钢铝贸易,然后是“500亿美金”,双方也都各自开了清单,所以钢铝贸易冲突是真实的,并且已经发生了,500亿就是双方较量的结果。后来特朗普又建议美国商务部提 一个 “1000亿美金”的贸易制裁的金额,这个还是虚的,因为可能美国很难列出这么个单子来,中国也很难列出这个单子来。所以钢铝贸易是实的。“500亿美金”是双方 已经 拿出来的一个要价单,“1000亿美金”是 一个 潜在的威胁,是双方在加码的一个过程。




3

中美贸易冲突的蔓延和扩大

对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我们现在主要 担心 的事情,是贸易冲突有没有可能被蔓延和扩大。什么叫蔓延和扩大呢?就是说,如果我们俩之间仅仅就贸易问题去展开一些争吵和争端,那无非就这么一些结果:第一个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怎么平衡一点。按照美方的说法有3700多亿,那你每年能不能削减1000亿呢?比如明年2700亿,后年1700亿,五年左右以后中美贸易之间达成平衡。可能美国是这么想的,但中国的想法就不是这样。为什么中国想法不是这样?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贸易逆差不是仅仅由一个国家造成的,而是两个国家共同造成的,所以 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而 是两个国家相向而行才能解决


中国 是有了贸易顺差,但你得看到我 服务项下的是 贸易逆 ,我 知识产权领域每年还得支付大量的费 所以,如果中国要增加进口,减少出口,那么就需要美国增加出口。中国可能希望知识产权产品之类的高新技术等等,美国多转让一点,而美国人则要限制它,那这个贸易平衡就困难了。 所以双方就贸易问题展开贸易平衡的磋商是需要双方来坐下来谈的。


如果仅仅为了解决贸易争端的话,那中国可以说,我对美国贸易顺差比较多一些,但从全球来看 没有那么多顺差的。不可能说我跟世界上主要的上百个国家都有贸易,就跟你一个国家贸易平衡,那我跟所有剩下国家都要贸易平衡吗?那国际贸易就没有办法展开了。


对中国来讲,我只能100多个国家加起来算一个大账,看我有没有贸易平衡;对你美国也一样的,你应该看你总体的贸易平衡状态,而不是揪住一个或两个、个别的经济体。现在特朗普揪住的主要是中国跟德国。这个算法是不对的。


再接下来,美国储蓄率过低,消费太多,那应该逐渐的增加生产和压低储蓄率、压低消费,这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做成的。所以就这些贸易问题来讲的话,我觉得问题很难 迅速 有答案,但是是可以商量的。




4

中美贸易冲突VS其他领域

知识产权


如果美国只是就贸易问题提出其他的一些想法的话就复杂了。为什么我们会说贸易是个幌子,其他问题做起来就复杂了呢?举个例子,比如说贸易问题它延伸到一系列的领域,例如说知识产权问题:美国总是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拿来的,这可能就不是特别正确。因为知识产权这个东西,有集成创新,也有自主创新。中国改革开放40年走到今天,如果说中国知识产权重大的创新都是模仿和剽窃西方的,谁都不会相信。


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一些国际组织,对中国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他们认为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挺好的。在过去这段时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是排在第二的,仅次于美国,在今后几年甚至有可能超过美国。中国在商标方面的申请也是不错的,如高通公司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的专利许可。中国在过去十年向全世界支付了可能有300多亿,将近400亿的专利费。美国自己有一个智库,在华盛顿有一个叫做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它在全球一百二十六七个国家做了一个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的排名,中国在全球平均水平 也是 中上的一个水平,排在第52位。 虽然没有令人完全满意,但的确反映出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在逐渐地改善。美国如果光要用知识产权去打中国的话,我觉得不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投资领域


如果知识产权领域要继续往前蔓延的话,就有可能到投资领域。比如中国去收购一些外国的企业,中国去收购一些美国、甚至美国以外的企业时都会受到限制。在过去的十年时间,中国收购加拿大的、欧洲的、日本的一些技术类的企业、芯片制造类的企业、资源类的企业都受到了美国的很大的限制。中国在美国本土一些并购行为和投资行为也受到了美国的限制。



金融领域


如果冲突是由贸易到知识产权,再到投资,那接下来是不是有可能到金融呢?其实美国在金融领域的国际能力是非常强的。可以看到,长期遭受美国金融制裁的一些国家,经济状况都非常不好。


在全球化发展到今天,中国的金融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当中, 如果中美在金融领域发生争端的话,可能对中国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因为主要的国际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商品市场,定价权其实主要还在美国。不仅仅是定价权的问题,我们教科书上学的那些产品应该怎么定价,怎么去管理风险的知识都是美国人教我们的。主要的金融机构比如大的投行,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美林等等都是美资的;相关市场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那都是美国的。包括商业咨询都是美国的。所以在市场中介机构方面,美国也是全球领先的。



汇率制度


因为美元本身是世界上的霸权货币,所以如果在金融领域发生争端的话,我觉得中国在金融领域的斡旋余地比贸易领域要更小。


我现在特别担心的就是,贸易仅仅会是中美之间争端一个由头。 如果由于双方处理不谨慎,或者美方他故意要价,而由贸易争端而走到知识产权的争端,甚至美国利用知识产权指向中国的2025这个制造业的升级转型计划,又走到投资领域的争端、金融领域的争端。或者中美贸易争端由于主要是美方处理的不谨慎,故意地扩大化。那么问题就会长期化、复杂化、蔓延化。




结论:中美贸易冲突只能靠谈判解决

本来争端是一些小事。即便按照 中美“夫妻论” 的说法,床头吵架床尾和,但到最后连这个床铺都掀了,被窝都不要了,那就特别地不好了。这是我们 现在 担心的事情。如果真的觉得卡奴是一个巨大包袱的话,你可以说利息能不能够优惠一点,分期付款日子能不能长一点等等。对于我们个人来讲,如果我们信用卡过度消费了,背了债,我们也得跟银行好好商量怎么办的问题。


如果我们讲 中美贸易冲突只限于贸易本身,那么中美之间的斡旋余地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贸易领域 我们可以谈 加工贸易,其实加工贸易还是美资挣的钱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大户全是美国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就一般贸易而谈,中国挣得也不多,因为我们在产业链的中低端。比如服务贸易,咱们 辛苦了半天, 就是给美国人送钱的。服务贸易也好,一般贸易也好,加工贸易也好,我们挣来的钱主要是买你美国的国债,投资于美国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就贸易问题谈贸易,解决的可能性还是有的。需要明确的是,贸易争端它指向的对象是什么。就像打仗的时候拿起枪来你瞄的是谁,有苹果,有瓷器,还有古玩。你拿起枪来说我瞄的是苹果,但是你打碎的是其他东西,那就不大好处理了。

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也是一样的。双方尤其是中国不太能够准确地判定, 中美贸易争端美方的利益诉求到底是什么 ,仅仅是贸易吗?还是指向中国制造2025?还是指向中美之间的大国关系该怎么确立呢?贸易争端到底指的是什么,是用钱可以解决的吗?还是用钱不能解决的呢?是用发展可以解决的呢?还是用发展不能解决的呢?


我作为 一个 中国大学的普通老师, 觉得很困惑的。因为我们看不太懂中美贸易争端到底指向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谈起来很困难,你的要价很有可能不是贸易,是其他,而你的做法很有可能使得贸易蔓延到其他领域。那我现在怎么在贸易领域跟你来一个好的、稳妥的协商呢?据说是最近这段时间,美国财政部带着其他的一些人到中国来交流,就这个问题讨论。可是如果就贸易争端问题本身指向的目的不是特别明确的话,那么我个人的猜测是,中美之间要像拉锯战一样地来来往往很多回合。美方代表团到中国,中方代表团到美国,彼此交叉往来很多次,最后才能够说,我们有了个大概的意向。



所以现在的这种情况最多只能说谈在谈判桌谈,总比抡起拳头打要好,双方最好的策略就是使得对方能够在谈判桌边不要离开。





延伸阅读: 中美贸易争端谈判动态


滑动查阅

《特朗普突然变脸,中方的这个声明亮了!》


果然,特朗普又变脸了。


按照白宫刚刚发布的一个声明,美国仍将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具体商品清单将在6月15日公布,关税将在此后不久施行。


要知道,上一轮华盛顿中美贸易磋商后,美国财长姆努钦曾明确对媒体说,美中经贸磋商取得了很有意义的进展,两国就框架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停打贸易战。


但美国财长言犹在耳,白宫却马上又有了小动作。感觉辛辛苦苦这么多天,一举又回到了谈判前。


不过,翻脸比翻书还快,似乎也成了现在白宫的一种常态。以美朝新加坡峰会为例,本来6月12日举行早已确定,但特朗普日前突然宣布,这次会晤要取消。当全世界还没晃过神来时,特朗普却又表示,会晤很可能还是会如期举行……


前世行行长、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近来也感叹说,特朗普的贸易策略,现在把全世界人民都搞糊涂了。


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方随后的声明也亮了。


针对白宫的新变化,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9日深夜发表声明说:

我们对白宫发布的策略性声明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这显然有悖于不久前中美双方在华盛顿达成的共识。无论美方出台什么举措,中方都有信心、有能力、有经验捍卫中国人民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中方敦促美方按照联合声明精神相向而行。


来源:《21财经》APP

作者:牛弹琴 编辑:毕凤至

钟伟纸上谈

(每周二、四更新)

2018改版福利课程第一季:中美贸易争端



下期预告:

警惕脸谱化解读:鼎盛日本与广场协议之痛





在中美贸易争端中,中国会成为当年的日本,并重蹈日本的覆辙吗?这是很多人反复提出的一个话题。之所以提出这个话题,是因为在这次美国跟中国的贸易争端当中,有一个很有趣的人—莱特希泽。


什么叫脸谱化?


若果我们直接地判断日本失败了,为日本的失败找一个根源。那失败原因一定就是广场协议。但这种推论过于简单直接了。打个比方,中国改革开放40年,如果必须说这40年里到底是“改革”对中国的经济转型的贡献大,还是“开放”对中国的经济转型的贡献大,那是分不清的。 因为改革和开放同样重要。




作者介绍


钟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教授




扫描二维码

关注钟伟纸上谈公众号


感谢您关注钟伟纸上谈!

欢迎将我们的观点与您的朋友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