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视角
TMT产业第1视角,E视角,专注显示、触摸、半导体、智能手机、可穿戴、物联网等智能硬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日报  ·  2025年2月5日|成都海报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2025年2月5日|成都海报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成都租房补贴申请方式及审核流程 ·  5 天前  
重庆市政府网  ·  春节假期前4天 ... ·  4 天前  
重庆市政府网  ·  春节假期前4天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视角

微接触印刷技术取得新进展:未来疾病诊断将更便捷!

E视角  · 公众号  ·  · 2017-07-04 00:13

正文

导读


医疗诊断技术正走向更简单、更廉价、更便携,微流控生物测定器件已成为疾病诊断一项重要选择,而微接触印刷技术又是微流控器件的一项重要加工技术。最近,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打印步骤,改进了传统的微接触印刷技术。


关键字


微流控技术 纳米 医学


背景


医学界的技术创新趋势一直都是更准确、更简单、更快速、更廉价、更便携,不断改善治疗效果,提升病人医疗体验,降低医疗成本。对此,笔者过去曾在多篇文章中都有过介绍,相关文章整理到在 医疗电子创新专题 生物传感器与芯片实验室专题 两个专题中。


通过以往的相关介绍,对于医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我们不难得出: 微流控生物测定器件 已成为疾病诊断的优选工具之一。临床医生利用这种诊断工具,可测量出病人生物样本(例如血样)中的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再基于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浓度和正常水平的对比,推断出疾病的可能性。


为检测生物标志物浓度,病人生物样本需在含有 生物感受器 bioreceptors )的表面上进行传递。这种生物感受器也被称为“捕捉生物标志物”的分子,附着于某种材料的表面之上。然后,研究人员可以记录生物标志物的充裕度,并判断这种水平是否正常,以及是否达到诊断标准。


然而这些器件的效率依赖于附着的生物感受器的功能性和完整性,固定这些生物感受器,并且不引起任何损害,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过去二十年以来, 微接触印刷技术 使用橡皮图章固定生物感受器,已经成为进行各种化验的一种鲁棒方法,且具有多项应用。


(图片来源:OIST)


目前,这种方法也存在缺点,特别是在纳米级(蛋白质和DNA所处的级别)应用时。在纳米级别,目前这种严苛而精心设计的技术对于器件会产生一定危害,无论是扭曲图章或者是损害生物感受器,所以其产出的数据对于诊断和其他方面的应用来说有些难以管理。


创新


针对上述问题,最近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OIS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打印步骤,改进了传统的微接触印刷技术。他们将相关论文发表于《分析师》杂志。


(图片来源:OIST)


技术


对于 这种微接触印刷技术 ,我们先看看论文的第一作者、OIST 微/生物/纳流控部件方向的 博士研究生 Shivani Sathish 是如何解释的:


“你需要一枚图章、一些墨水和一个表面,然后你就可以在这个表面上创作你的图案,就这么简单。”


  • 组成


图章由聚二甲硅氧烷组成,它是一种柔性的固体,类似于我们日常所用的橡皮图章;墨水是由硅和含氧分子也称为“ APTES ”所组成的溶液;而表面则是由玻璃。


  • 步骤


首先,研究人员将图章涂上墨水,然后将它按在玻璃上,然后在短暂接触后移除;结果在玻璃 (一种棋盘般的区域,具有或者不具有APTES)之上,就会形成APTES图案层;下一步,这种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微流体通道的微流控器件经过配置后,引导流体通过特殊路径,通过玻璃图案密封起来;最后,这种生物感受器与微流体通道内的 APTES区域, 以化学的方法连接起来。


(图片来源:OIST)


这种系统现在正准备用于疾病的诊断分析。为了开展这种化验,来自于患者的液体样本流过玻璃上的微流体器件。如果出现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分子将“粘在”含有生物感受器的区域。


价值


APTES溶液重点优势是其化学过程的便捷性。 Sathish 女士解释道:


“根据你感兴趣的生物感受器,你只需要选择适当的化学过程将分子和APTES关联起来。”


换句话说,一枚图章可以用于准备一次化验,它有能力固定各种不同的生物感受器,也就是说一枚图章可以让多个测试和诊断在单个表面上进行。 这个功能将有利于诊断复杂疾病,例如癌症,因为这些疾病通常需要多个测试检测多种标志物,从而提高诊断效果。


在他们的研究中,Sathish 女士和同事们开发出一种改良技术,能够制造出最优的疾病诊断器件,可用于纳米级。在这里,他们首选使用溶于水的APTES组成的墨水,对于APTES的纳米特征进行图案化,与严苛的化学物质相比, 它消除了图章溶胀的现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