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博物馆书院
金钱,历史,艺术,未来! The Money, The History, The Art, The Future!与最顶尖的政商学界精英群体共赴书香之约。阅读丰富人生,江湖洞悉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博物馆书院

王永利:世界金融大变局下的中国选择 | 第70期江湖沙龙-金融科技精彩回顾

金融博物馆书院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01-14 18: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9年1月11日,第70期江湖沙龙-金融科技特邀福建海峡区块链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做客互联网金融博物馆,演讲主题为“世界金融大变局下的中国选择”。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长三角发展中心主任助理陈炜担任主持人,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四川省版权协会理事长黄立新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杨东点评。


致辞嘉宾


黄立新

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

四川省版权协会理事长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首先我代表四川人民出版社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2018年6月,我在北京与王永利先生初次见面,聊到他正在潜心写作书稿,我被他的专业和专注所打动,被书稿的视野和严谨折服,当即决定四川人民出版社要力争拿到作品的出版权。回到成都我们出版社迅速组织了由编辑、印制、营销人员等组成的图书项目组,拟定了整体的营销方案。也许因为我们的诚意或者因为一种缘份,我们的方案得到王永利先生的认可,最后这本图书也花落四川人民出版社。在随后几个月紧张的编辑工作中,王永利先生对书稿的认真、严谨甚至苛求的态度,深厚的专业功底,让我和团队心生敬意,也深受感动。四川人民出版社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推出走向未来丛书,在20世纪80年代引领着中国的思想潮流,深刻的影响了老中青三代读者。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一大批反映40年改革开放记录中国经济飞速成长的图书,王永利先生的作品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最后我代表四川人民出版社再次对王永利先生表达我们的祝福和敬意,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各位媒体界的朋友,感谢这次活动的支持单位,谢谢大家!


本期特邀嘉宾


王永利

福建海峡区块链研究院创始院长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

12

国家金融战略

2017年下半年,中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金融必须回归本源,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我认为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对金融定位和发展方向的一个重大调整,因为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要促进经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金融服务业。但是,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金融要回归本源,要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从脱实向虚,要回归实体经济。我自己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第二,党的十九大召开提出新时代、新思想、新方略,其中特别提出要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实现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领先,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战略目标。第一大、第二大经济体指的是当年国家GDP在全球的排位,我们现在是第二大,我们完全有可能在2035年之前,就成为第一大经济。但不是说达到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时候,就成为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它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国家战略目标确定以后,金融怎么办?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我们要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三大攻坚战里面第一个攻坚战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里面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金融系统性的风险的底线。为什么强调这个东西?说明我们今天金融风险已经非常突出了,问题是怎么造成的?2017年下半年三个会议,对金融来讲都是重大的调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可能要做这样的深刻的调整,结果可能在2017年底、2018年的时候还在拼命的扩张,结果遇到了问题了,2018年我们全面的强监管,去杠杆、防风险,造成了很多企业经营相当的困难,最后经营不下去。


这样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怎么样来准确的认知货币金融,准确来选择中国的国家金融战略。世界金融的格局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互联网以及相关的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给我们人类世界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而最深刻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到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5G到来以后,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影响比今天深刻的多,其中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也一定会受到非常深刻的影响。


12

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就是货币裂变,货币发展了几千年的历史,到今天为止,货币总量180多万亿,怎么流到社会上来?很多人说人民是印出来的,但流通中的现钞也就7万多亿。我们的货币从最原始的商品实物货币,到国家归置化金属货币,到金属本位制下的纸币,到今天的信用货币,它从一个实物的东西,变成一个纯粹的价值象征物。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这是它一个巨大的裂变,但是今天从理论到实践,并没有彻底讲清楚。 第二个是信用货币以后,货币还在变化,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就是从有形到无形,我们货币的数字化、无形化快速发展,180多万亿的货币总量里面流通中的现钞也就7万来亿。银行存款以前还有存折,未来给你一个电子钱包,变成了无形。


而在变化里面,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清算方式的变化。我们是通过银行等等清算机构,办理转账清算或者叫记帐清算。什么叫转账清算,在转账清算下,带来货币流通的一系列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货币所有权的转让替代了货币本身的转让。这个钱放在银行根本不用动,只是通过债权债务关系给你转一下就可以了。所谓美元流出来,指的是美元的所有权流出来,美元的钱根本没有流出来,那么从一开始外国人持有美元越多,美国人的外债就必然越多,外国人在美国美元的资产就会越多,当你钱大量存在美国的时候,美国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就会越强。所以其他国家金融机构,不可以轻易去挑战美国的金融机构,因为你的美元的储备也放在人家那个地方,当然第一个问题就是,所谓货币的流通,是所有权的转让,替代了货币本身的转让。


进一步就知道所谓外汇的储备只能用出去,不能拿回来,在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说,把外汇储备拿回来,比如说危机爆发了,很多人包括著名的专家都会说赶紧把美元拿回来,甚至有人建议拿1万亿美元分给老百姓。说这个话的人,第一他并不知道我们清算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怎么拿回来,能拿回来吗?拿回来现钞吗?美国人根据没有那么多现钞,当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本身就是错的。外汇储备只能用出去,怎么用出去,包括投资,包括扩大进口,包括你把它换成黄金等等,当然前提都是有人要你,不能拿回来。进一步,当你知道这个结果以后,人民币走出去怎么走,我们是鼓励现钞走出去吗?它的要通过转账的方式走出去。那全球人民币的清算总中心和交易总中心应该在哪里?是在在岸还是在离岸?毫无疑问应该在在岸,因为你的头寸没有出去,如果需要人家要持有人民币的话,你必须要提供人民币非常好的流动性和合理的收益性。


12

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到底是不是货币,很多人在问我这个问题。货币从商品实物货币到国家归置化的金属货币,到金属本位质的纸币,到去掉金属本位下的信用货币,为什么是这样发展的逻辑?在这个过程里面,人们发现随着交换、交往,经济社会的发展货币越来越重要,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但是货币最基础的功能是价值尺度。如果币值剧烈的波动,那经济社会的交往就会乱套。怎么做到币值的相对稳定,人们反复实验,最后想到了理论上要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就必须使货币总量跟国家的财富规模对应起来。大家进一步设想出来,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财富,它的价格赋予一个指数,最后形成一个全社会的物价总指数,或者叫消费者物价总指数,就是今天我们CPI的概念,只要这个物价总指数波动范围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我们就认为它是相对稳定的。


那么网络数字币它到底是什么呢?2013年的时候,中央银行和几个部委联合发文说比特币这一类的币,是互联网特殊虚拟资产,定位为资产,我认为定位资产是不够的,因为作为资产就可以随意买卖。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它实际上在网络社区里面实实在在发挥币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准确定位是网络社区币或者商圈币。这个币到底有没有价值?货币就是信任,只要大家都认为这是货币,我们都接受它,它不就是货币吗?这个说法很对,但是只是说了结果,没有说明原因,就是为什么大家相信它。如果我们要用它来做线下财富资产转让的话,就带来一个问题。比如我要把我的麦克风卖给你,但是这个麦克风根本不是我的,谁来给他验证。它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麦克风,但告诉你这是一个黑金的麦克风,价值连城的麦克风。区块链后面可以保证,但是它并没有办法验证你前面是不是合法、真实。我认为是它作为商圈币必须在一定的圈里面运行,不可能随便出来运行。第二,给它一个通道可以跟法定的货币兑换,但是必须加强这个环节的监管,监管的重心不是数字币,是法定的货币。


我们现在迈入了新时代,需要新思路,当推新改革,有一些问题可能还没有讲透,大家愿意的话,可以交流这本书,这本书不是给大家讲非常细的教科书的东西,而是我几十年的经济总结,结合当前最热点的问题,编辑了这本书,希望对大家理解这些东西有帮助。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谢谢大家!


嘉宾点评


杨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


杨东: 我本人是在法学院担任法学的教授,从1999年到2005年在日本留学。日本的金融、货币政策在《广岛协议》后出现一系列的失误,导致日本经济的30年迷失。迄今为止,日本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一个很好的转型。虽然2018年不能说全球发生了重大的金融危机,但是从2018年的各类金融监管高度的管控中,充分体现出中国在2018年经历了一场自主式的整治。2018年对P2P行业绝对是一场危机,这种危机很复杂,1997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叫“黑天鹅”事件。但是我们发现2018年出现了一种什么呢?虽然危机不像那么大,但是常态化了。我们的监管,是为了更好的防范风险,但是同时我们要考虑一刀切,会不会引起多米诺骨牌式的风险连锁反应。绝对不要小看P2P、数字货币这个资本市场等各类风险叠加以后,可能会带来的巨大风险。所以我个人认为如何防范中国式的金融危机,是很多人应该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所以我对王行长的这样一个思想,再一次表示深深的敬意,对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示最大的敬意。


提问环节


问: 您对于区块链创新创业的建议?


王永利: 区块链是一个非常复杂,但是又是让人非常充满向往的一个技术,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是很多种技术的集成,当然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有人说,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价值的互联网,它将颠覆法定货币体系这个复式记帐法,将再造生产关系,社会组织等等。价值互联网的时代来了,如果信息互联网时代你落后了,在价值互联网时代你又落后了,那你几乎就没希望了。这造成人们越来越多的焦虑,凌晨三点都没法睡觉了。但是2018年后期的情况大家知道,迅速下降到4000美金左右,其他的币大量清零了。第一,我们要知道这里面本来就有一个链圈和币圈之分,原来我们都是链圈的人,但是在这个币快速升值的时候,链圈的人都坚持不住了,大量的转成币圈了,但是币它是要有应用场景的,在一定的区块链社区和商圈才有用的,币有没有价值,取决于区块链应用场景。应用的越多,越活跃,币的价值也就会越大。但是区块链根本落不了地,光想造一个币赚钱的话,一定会清零的。我们一定要注重解决我们现在世界的痛点问题,如果不能落地,不能解决现实世界的现实问题,是没有真正价值的,币的价值是要依托于链的价值上。如果做区块链的应用的话,我建议要跳出比特币区块链的范式,把去中心的点稍微放一放,只有弱化去中心,区块链的应用才能打开,才能进入现实世界,这是我给大家区块链到目前为止的一些建议。

杨东: 我完全赞同王行长的想法,区块链虽然现在随着币的大跌,好像陷入一个低谷。但据我了解,比如政府登记上链已经做的非常好。像我们帮助湖南娄底做了全世界第一张不动产区块链电子凭证,还有北京互联网法院推出的天平链,司法存证等等。区块链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包括政府的登记上链,把政府数据打通,真正实现政府不动产,房地产财政到数据财政的伟大转变。所以我对王行长刚才说的内容非常的赞同,一定可以在未来十年看到区块链的发展变化。


博物馆向王永利先生赠送丝巾


互联网金融博物馆赠送王永利先生博物馆设计的纪念品“北宋交子丝巾”。


往期江湖沙龙精彩内容

周鸿祎 | 朱云来 | 敬一丹 | 单霁翔

李剑阁 | 蔡鄂生 | 马德伦 | 周延礼

曹则贤 | 李嗣涔 | 康 典 | 孟晓苏

葛文耀 | 崔大林 | 俞敏洪 | 王中军

德·索托 | 索尔·辛格 | 蔡洪平 | 王维嘉

张树新 | 张楠赓 | 田薇 | 徐家力

李开复 | 卢迈 | 左晖 | 徐明星


本公众微信平台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金融博物馆书院”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授权转载时,应在文章第一段前以加粗等方式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金融博物馆书院”,谢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