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平安内蒙古
内蒙古公安厅官方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平安内蒙古

化解矛盾纠纷“弹琵琶” 奏响基层治理“协奏曲”

平安内蒙古  · 公众号  ·  · 2025-02-25 08: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乌海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法路径,在基层治理各环节上协调各单位同向发力,邀请企业、群众共同参与,“大调解 机制、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能持续释放,合力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公调对接+司法确认”解锁高效调解“法治密码”

为解决公安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治安、民事纠纷“调而不结”问题,2024年,乌海市公安局海南区分局拉僧仲派出所探索推行“公调对接+司法确认”多元调解模式,走出了一条“矛盾纠纷化解规范化、法治化”的新路子。

“公调对接 是指公安机关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接,共同调处纠纷警情;“司法确认 就是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基层公安机关“公调对接”与人民法院“司法确认”的协作,为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提供了“升级”路径。

“虽然公安机关出具的调解协议书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当事人往往还是对执行效率有所担忧,导致经过调解的纠纷又起争端,司法确认相当于给调解协议上了一道法律‘保险’。”乌海市公安局海南区分局拉僧仲派出所所长刘政说。

“公调对接+司法确认”多元调解模式使司法机关增加了人民调解力量,提高了调解质量;派出所从“调而不结”导致的“反复调解”中解放出来,将有限的警务资源投入主防职能;人民法院以民事裁定书对矛盾纠纷定责止争,推动矛盾纠纷简繁分流、诉前化解,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司法效率。

“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由民警征求当事人意见,不再需要当事双方一同到人民法院办理,在节约当事人时间的同时,助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氛围。”刘政说。

“派出所+政法部门”联动化解纠纷

2024年3月,乌海市一项目施工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从煤棚顶上不慎坠落,当场死亡。死者家属与用工单位就工亡认定、补偿金额等问题发生纠纷。

处理 纠纷过程中,辖区派出所及时通知协调当地人民法庭、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共同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四所一庭”工作人员先依法依规明确了该事件属于赔偿纠纷,然后各单位尽最大努力与用工单位、死者家属分别沟通协调,死者家属最终同意调解解决。

2024年3月20日,双方接受了人民法庭给出的调解方案,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并进行司法确认,该纠纷顺利解决。

“群众有纠纷往往是派出所先知道,在派出所无法独立化解纠纷时,就可以利用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人民法庭共同建立的‘四所一庭’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针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协调联动、合力攻坚,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乌海市公乌素人民法庭庭长薛文光说。

“警务服务站+企业”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新途径

2024年4月26日,乌海市首家知识产权“警务协作服务站”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挂牌启用。

知识产权“警务协作服务站”为22家企业、1万余名员工提供送法入企、送教上门等服务。乌海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与相关企业签订《警企合作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能职责,共同探索知识产权保护警企协作新途径。


“知识产权‘警务协作服务站’的成立,是公安工作改革和推动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畅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通道,实现刑事司法服务‘零距离’。”乌海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支队长刘殿英说。

知识产权“警务协作服务站”的建成,也为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提供了保障。某企业负责人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外部环境,警企协作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交警+法官” 联调共促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解决

2024年7月15日,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海勃湾大队联合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海勃湾区人民法院道路交通案件处理工作站”,打通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联动化解“快车道”。

2024年8月1日,两辆电动自行车行经海勃湾区一交叉路口时发生碰撞,造成一人受伤及车辆部分损坏,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海勃湾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认定一方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但双方在后续赔偿过程中对于赔偿金额产生较大分歧,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当事人在民警的引导下来到“海勃湾区人民法院道路交通案件处理工作站”,工作站的民警与法官助理在查看交通事故认定书、病情证明书和相关发票等证据材料后,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法律法规中关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规定、赔偿标准及赔偿范围,负次要责任的当事人当即表示愿意降低赔偿要求,另一当事人也同意最新拟定的赔偿协议,并表示愿意立即支付,至此,该起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海勃湾区人民法院道路交通案件处理工作站”实行“法官+交警”联调共治的工作模式,海勃湾区人民法院派驻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与民警联合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工作,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实行精准分流、专业化审理,努力实现止诉于源、息诉于调、化诉于理。

供稿单位:乌海市公安局


编 辑: 戴思惟

校 对:魏汉中 戴紫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人生研究所  ·  能量Card丨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8 年前
青年文摘  ·  滴水藏海|有诗
8 年前
麦子熟了  ·  情商高的人,心里都装着别人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