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行业网
金融行业网(jrhycom)——融哥倾力打造的金融第一公号,涵盖财经、银行、保险、证券、股市、基金、信托、理财投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P2P网贷、互联网金融和投融资等各类讯息和服务。头条资讯、深度观察、解读八卦,圈子探秘,尽在金融行业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点睛  ·  中金 | ... ·  昨天  
CaixinGlobal财新国际  ·  【招聘信息】财新国际多岗位招聘,期待你的加入 ·  2 天前  
供应链金融  ·  挂牌上市、撤回申请,中小银行IPO呈现不同动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行业网

京东出事了,刷单可能是承兴入狱事件发生的根源!

金融行业网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09-11 23:56

正文

承兴案件一波三折,随着京东前员工被抓的新闻爆出,自媒体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又开始渐渐多了起来。作为一名对供应链金融行业略有了解的自媒体人,我今天想从一个被诸多自媒体忽略的角度来谈谈这个事件,那就是——电商刷单可能是承兴事件发生的根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去年四月份的新闻。在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这个活动的演讲中,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公开表示: “我们的财报里,有些数字是有点虚高的,比如毛利率和成本。” 紧接着,他解释道, “这只是财务处理,并不是做假账。”



这一言论很快将刘强东推上热搜,有网友质疑: 做假账就是做假账,就不要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到底是“财务处理”还是做假账?其实只要注意观察,很多细节都显露出了端倪:



01

疑问的源头:过于完美的骗局


2019年7月5日起,伴随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和香港上市公司承兴国际相继公告其实际控制人罗静因涉嫌金融诈骗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一场精心筹划并多家大型电商平台协同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中招的供应链金融骗局,终于在歌斐资产的报案下,戛然而止。


为什么这个供应链金融诈骗能够骗倒包括歌斐资产、湘财证券、云南信托、摩山保理这么多金融机构?为什么这个骗局能在不同电商平台、同一个套路下让众多机构系数中招且数额巨大,还可以持续这么长时间?行业外人推测这些金融机构没有尽调面签、风控如同虚设等质疑,真的是这祥吗?当骗局在精心设计、里应外合下已经以假乱真,风控手段真的可以有效么?或者说这个在大型电商平台普遍存在的骗局,其存在的虚虚实实的全产业链土壤已经到了能让不了解行业潜规则的金融机构在劫难逃的地步?


这个过于完美的骗局,让我们实在有理由猜想:在承兴事件中,是否存在内外勾结?



02

现今供应链金融如何舞弊:环环相扣的精妙设计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之前发表过一篇标题为 《独家揭秘承兴控股供应链金融操作内幕:“低卖高买”循环刷单创造巨额应收账款凭据》 的调查文章。以下是文章中还原大型电商平台与承兴国际虚假贸易真相:



根据笔者对于供应链的了解,这个环环相扣的游戏想要实现起来并不难。打个比方,让你们更容易理解整个过程。首先声明,其中的价格都是假设:


1. 承兴国际关联企业A以低于成本价格向大型电商平台供货(如成本为100元,供货价格为98元);


2. 承兴国际关联企业B以高价向大型电商平台购买货品(购货价格102元);


3. 大型电商平台通过操控上下游供应链企业,虚增贸易额,每单不当获利4元;


4. 大型电商平台通过操控上下游供应链企业构建虚假贸易,虚增102元的GMV,并通过高比例虚假的GMV,拉抬股价;


5. 承兴国际相关企业总计获得98元的虚假贸易流(资金流和发票流),并在大型电商平台相关业务人员配合和默许下,将相应的贸易额向金融机构进行供应链融资。


这样一套环节下来,大型电商平台获得了虚增的GMV和利润,股价上升,获得融资;承兴国际通过虚假贸易获得融资,同时也做大了自身规模,股价上升,形成套利空间(1元货款,装入上市公司摇身一变就有至少20倍的增值)。再通过第三方、第四方、甚至第N方的公司将坏账转移出去,核心公司则继续光鲜亮丽,链条上的所有人都赚的盆满钵满,只有市场上被骗韭菜们被大举收割,沦为牺牲品。



03

多方试图揭开大型电商平台刷单真相,但由于不可知的原因被掩盖


2017年,就有消费者举报,三星同款同型号的手机,在京东卖两种价格,一种是3888元,和天猫等平台价格一致,为正常促销价格。另一种是4888元,面向企业采购。在某电商平台上,部分企业批量采购的手机价格反而比单个零售的手机价格贵1000元。企业采购价格比零售还还高,明显是虚假贸易和刷单行为。



甚至大米,也是一样:



依据京东合作伙伴——华为荣耀总裁的赵明2018年个人相关微博,其直指其在618期间,平台商家都在刷单。同年,涉案金额达3.2亿元的全国最大刷单案被爆出,其中,主要为京东商家提供刷单服务的金华吉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组织虚假交易,给予罚款200万元的处罚,该案系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后,全国查处组织刷单涉案金额最高、罚没款最高的案件。


与此同时,早有业内人士和专业机构对京东的财报提出过强烈质疑,承兴事件发生后,这些质疑更是达到了高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