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别关注
:
站在全球视角,看当下周期品之系列二—
煤炭和钢铁篇
引言:自
6
月以来周期品的涨价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周期品价格不仅受到国内因素的影响,同时与国际市场联动。本周我们继续推出周期品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的联动分析系列。具体而言,我们基于国内外供给、需求以及库存等基本面因素,探讨周期品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以及未来演绎方向。继
9
月初我们发表专题报告《
站在全球视角,看当下周期品之系列一
——
铜和铝篇》
受到广大投资者好评后,本周推出系列二《站在全球视角,看当下周期品之系列二
——
煤炭和钢铁篇》
,
后续将推出系列三,敬请各位投资者关注。
1.1. 煤炭
1.1.1. 动力煤
目前国内动力煤价格主要由国内供需决定,国内外价差持续扩大。
国内动力煤价和国际动力煤价变动趋势具有较好的联动性。
全球动力煤供给主要来着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需求端主要来自中国(
51%
)、美国(
10%
)、印度(
11%
)等国家。由于澳大利亚作为全球动力煤主要供给国,因此其出口价格往往代表国际价格水平。同时,澳大利亚动力煤主要出口至日本(
40%
)、中国(
32%
)等国家,因此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进口及需求的影响,
供给端和需求端较大重合导致国内外动力煤价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尤其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和秦皇岛港口动力煤价走势吻合度高。
值得注意的是
自2016年以来,国内外价格的变动出现分化,2017年5月以来价差持续扩大。
-
2016
年受益于全球大宗商品回暖,国内外动力煤价均经历大幅上涨,欧洲
ARA
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南非理查德动力煤价涨幅分别为
99%
、
92%
和
75%
,国内港口价格涨幅仅为
49%
。
-
进入
2017
年以来,国内外煤价走势继续分化,国际煤价先跌后涨,国内煤价相对波动较小。
1-5
月国际煤价一路下行,
5
月底欧洲
ARA
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南非理查德动力煤价为
523
、
508
、
508
元
/
吨,较年初跌幅为
16%
、
14%
和
9%
;同期国内动力煤价为
560
元
/
吨,较年初上升
4%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煤炭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对动力煤价形成支撑。
5
月至今,欧洲
ARA
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南非理查德动力煤价
5
月至今上涨为
23%
、
25%
、
23%
,国内动力煤自
6
月开始上涨,涨幅仅为
6%
,国际动力煤价上涨先于国内,且涨幅大于国内,主要由于全球煤炭需求下降趋缓。随着
5
月以来国际煤价大幅上行,目前国内煤价相对国际煤价更便宜,且价差在不断扩大,截止
9
月
18
日,国内动力煤价格为
578
元
/
吨,三个港口的价格为
600
、
646
、
611
元
/
吨(按当日汇率换算)。
由于国内动力煤进出口占比较低,且当前进口受到限制,因而国际价格输入性影响相对较小。国内价格主要受国内供需的影响,受内蒙古、山西等产地供给收缩,叠加下游需求淡季不淡,有望进一步支撑动力煤价,有望修复国内外价差。
1.1.1.1. 动力煤供给
动力煤供给: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煤出口国
全球供给方面
,澳大利亚
1-6
月动力煤出口量为
9703
万吨,居全球首位,是全球主要的动力煤供给国;其次为哥伦比亚,出口量为
4462
万吨,美国出口量为
1675
万吨,居第三位,其余俄罗斯、中国、越南分别为
1032
万吨、
537
万吨、
107
万吨,占比相对较小。
中国供给:动力煤供给主要受去产能政策影响
产量方面
,今年我国动力煤产量同比回升,
1-7
月累计产量
1644.85
百万吨,供给同比上涨
6.3%
。不难看出动力煤产量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
2
月份产量最低,
11-12
月冬季采暖季产量明显处于高位。
进出口方面
,中国动力煤出口占全球比例较低,仅为澳大利亚动力煤总出口的
5.5%
,且出口量和国内产量之比为
1
:
281
,因此中国动力煤出口量对国际供给和国内供给的影响均较小;同时,中国
1-7
月动力煤进口累计
4358.41
万吨,同比增长
12.76%
,主要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
1-7
月动力煤进口占比为
62%
、
19%
和
13%
。此外,
库存方面
,截止
9
月
19
日,秦皇岛港口库存为
549.50
万吨,库存处于相对低位。
中国动力煤供给主要受到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影响
,
2017
年行业计划去产能
1.5
亿吨以上,截至
7
月底全国退出煤炭产能
1.28
亿吨左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85%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内蒙古、山西等煤炭产地生产受到限制,国内煤炭供应偏紧;另外,进口煤炭受到限制,从上半年月均
2200
万吨回到
1500
万吨,并对沿海二类口岸停止接卸煤炭,
7
月份煤炭进口量
1946
万吨,同比下降
8.3%
,
8
月份进口煤炭
2527
万吨,同比减少
5%
,预计
9
月以后煤炭进口量或继续收缩。总体而言,预计未来国内动力煤供应依旧偏紧。
澳大利亚供给:中国进口煤炭削减减少澳大利亚出口
出口方面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主要的动力煤出口国,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出口,
1-7
月累计出口
16485
万吨,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动力煤出口量总体保持平稳,维持在
1600
万吨左右。澳大利亚出口的动力煤主要去向为日本(
40%
)、中国(
32%
)、韩国(
15%
)等。库存方面,纽卡斯尔港煤炭库存整体波动较大,库存自
9
月初以来不断下滑,截止
9
月
19
日,纽卡斯尔港煤炭库存为
180
万吨。由于中国作为澳大利亚煤炭的主要出口国,中国进口煤炭削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澳大利亚的出口额,
预计未来随着中国进口政策的推行,将对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带来压力。
1.1.1.2. 动力煤需求
中国需求:电力高位支撑,动力煤需求淡季不弱。
1-7
月我国动力煤消费累计
18.10
亿吨,同比上涨
2.8%
,受夏季高温天气影响,自
5
月以来动力煤需求量明显回升。就动力煤下游需求来看,
1-7
月份电力行业动力煤消耗占比最高(
61%
),为
1067.46
百万吨,同比上涨
1%
。其中,
7
月份用煤为
2010
年以来同期电力行业用煤最高;同时,受环保限产影响,今年建材(占比
16%
)、化工(占比
7%
)煤耗大幅下降,
1-7
月消费量累计分别为
173.66
、
101.63
百万吨,同比分别下降
38.73%
、
18.76%
;另外,供热、冶金占比为
7%
和
5%
,消费量为
138.29
、
85.46
百万吨,同比增加
7.23%
和
3.6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动力煤需求淡季不淡。
9
月
19
日电厂平均日耗煤量
66.30
万吨
/
天,高出上年同期的
58.70
万吨
/
天近
8
万吨
/
天,为
2014
年以来同期最高。截至
9
月
15
日,电厂库存可用天数
15
天,秦皇岛港库存
556
万吨,均处于偏低水平。考虑到由于内蒙古、山西等产地供应持续偏紧、下游补库需求增加等因素,动力煤价格不跌反升。进入四季度,
随着电厂补库和冬季旺季来临,动力煤需求有望继续维持高位。
美国需求:1-6月美国动力煤需求同比提升5.2%
1-6
月美国动力煤需求累积
315.40
百万美吨,同比提升
5.2%
。就下游需求而言,动力煤下游需求主要用于发电,其次是工业、生产和分销、终端使用行业和居民及商用,
1-5
月(最新)各行业库存分别为
814
、
173
、
30
、
28
、
2
百万美吨,占比分别为
78%
、
16%
、
3%
、
3%
、
0.2%
。下游需求整体保持平稳。
1.1.2. 炼焦煤
国内外炼焦煤价格价格走势大体一致,海外需求是上涨主因。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炼焦煤供给国,
1-6
月出口量占全球
55%
,因此以澳大利亚峰景矿硬焦煤价格代表国际炼焦煤价格。同时,以山西产京唐港主焦煤价格代表国内炼焦煤价格,
我们发现国内外炼焦煤价格变动趋势较为一致,主要归于全球供给主要来自澳大利亚,需求主要来自中国。
从国际供需来看,澳大利亚是全球主要的炼焦煤供给方(
55%
),中国(
38%
)、日本(
36%
)是主要的炼焦煤进口国家。其中,中国作为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国将影响国际炼焦煤价格,因而国内外价格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就国内供需而言,我国进口的炼焦煤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蒙古,分别占比
44%
和
40%
,由于炼焦煤进口占产量比值分别为
16%
,国外炼焦煤供给对国内炼焦煤的影响相对较大,国际价格的变动也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
2017
年
6
月以来,国内外炼焦煤价大幅上行,截止
9
月
19
日,国内和国外价格分别为
1650
元
/
吨和
204
美元
/
吨,较
6
月
19
日最低点分别上涨
20%
和
35%
,
海外需求大增是拉动焦煤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
具体而言,煤炭上半年供给侧改革已阶段性完成,在全行业处于满产状态、产能收缩或释放的空间几乎没有的背景下,全球性需求好转提振焦煤价格上涨。国内方面,国内钢铁行业迎来旺季,目前钢铁产量维持高位。国外方面,为弥补中国钢材出口缺口,
8
月份至未来半年内海外钢铁产量预计呈逐月上升态势。
2015
、
2016
年我国每年出口钢材约
1.2
亿吨,全球(除中国以外)钢材总产量约
8
亿吨,我国出口占全球其他国家消费量(约
9
亿吨)比重
15
%。
2017
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锐减,下滑
3000
万吨,
7
月份下滑
50
%,
8
、
9
月份预计逐渐下降。面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带来的供给缺口,海外高炉复产驱动海外原料焦煤、铁矿石价格在两个月内暴涨
50
%,
6
月底至今中国到岸价由
146
美金上升至
216
美金,进口焦煤由每吨便宜
200
元变为每吨贵
300
元。在我国对焦煤进口(占比
16
%)依赖度较高的背景下,价格倒挂导致进口量下滑,驱动国内价格焦煤价格大幅上涨。
1.1.2.1. 炼焦煤供给
炼焦煤供给: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供给国
全球供给方面
,
1-6
月份全球炼焦煤供给为
13390
万吨,同比下滑
9%
,
6
月出口下滑较为明显,环比
5
月下滑
51%
。全球炼焦煤出口中,澳大利亚仍是全球最大的炼焦煤的供给国,出口占全球
55%
,其次为美国(
16%
)、蒙古(
13%
)、加拿大(
8%
)、中国(
1%
)等。
中国供给:1-7月同比上涨4.54%
产量方面
,今年我国炼焦煤产量较去年也出现回升,
1-7
月累计产量
258.60
百万吨,同比上涨
4.54%
;
进出口方面
,
1-7
月进口累计
41.39
百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31.6%
;
1-7
月出口累计
188.45
亿吨,同比大幅增长
131.51%
。我国进口的炼焦煤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蒙古,分别占比
44%
和
40%
,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占比
7%
、
6%
和
3%
,由于炼焦煤进口占产量比值分别为
16%
,国外炼焦煤供给对国内炼焦煤的影响相对较大。
澳大利亚供给:6月澳大利亚炼焦煤出口环比回升
出口方面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炼焦煤供给国,
1-6
月出口量占全球
55%
。
6
月澳大利亚炼焦煤出口
1560
万吨,环比有所回升。其中,
4
月份澳大利亚炼焦煤出口大幅下降,仅为
685
万吨,主要是由于受飓风
Debbie
影响,迫使很多港口和采矿关闭以及铁路停运,同时炼焦煤价格一度上涨
15%
。澳大利亚炼焦煤主要出口至中国(
24%
)、印度(
23%
)、日本(
21%
)、韩国(
11%
)。
1.1.2.2. 炼焦煤需求
炼焦煤需求:中国和日本是为焦煤需求大国
进口方面
,全球炼焦煤进口量整体保持平稳,
1-6
月全球累计进口
9783
万吨,同比基本持平,
4
月以来进口量有所下降,
6
月进口总量环比减少
5.6%
。进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日本、韩国,占比分别为
38%
、
36%
、
10%
。
中国需求:需求旺盛,供需缺口大幅提升。
需求方面
,
1-7
月炼焦煤消费累计
305.09
百万吨,同比小幅上涨
0.5%
,需求保持高位。具体而言,焦炭方面,产量累计为
295.69
百万吨(截止
2017
年
8
月),同比增长
1.1%
;钢铁方面,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
5%
,
7
月份同比增长
10%
,
8
月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
8.7%
,创历史记录。需求稳定叠加供给回升,
4
月以来供需缺口逐渐由负转正,
7
月供需缺口达到
173.56
万吨,相比
6
月供需缺口
16.09
万吨大幅增加近
10
倍,说明需求增加大于供给增加,炼焦煤需求旺盛。此外,下游钢厂受环保限产影响,采暖季来临之前扩大生产,
预计短期内炼焦煤需求将继续保持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存
835.29
万吨(截止
2017
年
9
月
15
日),自
6
月底以来处于不断上升区间,较
8
月初增加
22.27%
;同时,目前炼焦煤六港口库存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9
月
15
日库存为
174.80
万吨,较
8
月初大幅下滑
39.14%
,焦化厂和港口库存背向而行说明当前炼焦煤供给偏紧,焦化厂主动补库意愿强烈。
1.2. 钢铁:国内价格涨幅高于
国际
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具有较强联动性,国内价格涨幅高于国际。
对比国内及国际钢铁价格指数,
我们发现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联动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供给国和需求国,钢材价格主导性主要源于我国在钢铁贸易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其中,供给方面,
1-6
月份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比例为
50.37%
,出口
4101
万吨远远超过第二名日本(
1909
万吨)和第三名欧盟出口量(
1090
万吨)。需求方面,中国需求量占比远超过全球其他国家,且其需求增速维持高位,中国、欧盟、美国、日本
1-6
月累计钢铁需求量分别
38482
、
8907
、
5367
、
3737
万吨,同比提升
9.65%
、
6.72%
、
7.35%
和
5.88%
。另外,尽管目前我国钢材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出口量仍不足生产量的
10%
,说明我国钢材生产主要用于内需。因此,中国的供需决定国内的钢铁价格,进而影响国际价格,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输入性影响相对较小。值得注意的是
Myspic
综合钢价指数自
4
月底以来开始上升,
CRU
国际钢铁价格指数
5
月走平,
6
月才开始上涨。截止
9
月
15
日,
Myspic
综合钢价指数和
CRU
国际钢铁价格指数分别为
154.60
和
198.30
,
5
月至今涨幅分别达
23%
和
13%
,可见国内价格上涨领先于国际价格并且涨幅高于国际价格,
其
主要是由于国内库存低位叠加供给侧去产能导致。
短期来看,螺纹钢吨钢毛利维持高位(
982.55
元
/
吨,截止
9
月
18
日),
8
月粗钢产量延续
7
月涨势,同比增长
8.7%
至
7459
万吨,再创历史最高纪录;上周
163
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
83.15%
较上周增
0.18%
,唐山高炉运转率仍维持高位
87.5%
,预计采暖季之前钢铁产量边际继续增加。国内需求方面,随着高温天气的逐渐消退,国内钢材市场进入传统季节性需求旺季且库存依然处于低位(
2017
年
8
月全社会钢材库存
821
万吨,近
7
个月持续下滑),短期内国内需求并不差,预计短期钢铁价格维持高位震荡。
1.2.1. 钢铁供给
钢供给:中国供给侧改革对全球形成一定压力
产量方面
,全球
1-7
月钢铁产量为
9.78
亿吨,其中产量较大的为中国(
50.37%
)、欧盟(
10.17%
)、日本(
6.22%
)和美国(
4.88%
),中国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
1-7
月钢铁产量为
4.93
亿吨,超过全球产量的一半。
出口方面,
中国
1-6
月钢铁出口量为
4101
万吨,居全球首位;其次为日本,出口量为
1909
万吨,欧盟出口量为
1090
万吨,居第三位。
库存方面
,全球钢库存自
2
月以来不断下跌,
9
月
8
日为
2628.74
公吨,目前仍维持在相对低位。值得注意的是受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国生产同比持续回升拉动,近一年来全球产量同比增长趋势明显,
7
月全球产量达
1.43
亿吨,同比增速为
6.51%
;全球
67
个国家的粗钢产能利用率为
72.1%
,同比增长
3.2%
,环比增长
1.5%
。
全球经济复苏叠加产能利用率走高,预计下半年钢铁产量同比有望持续回升。
另外,在环保限产政策持续推动下,
8
月
21
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7-2018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出台规定各省市应于
2017
年
9
月底前制定错峰限停产方案,
预计中国钢铁供给或加速收缩,或为全球钢铁 供给提供一定压力。
中国供给:目前低库存支撑钢价上行
产量方面
,受供给侧改革产能去化的显著影响,
2015
年
10
月至
2016
年
7
月,我国钢铁产量持续出现负增长;
2016
年
8
月以来,我国钢铁产量同比有所回升,
2017
年
7
月产量为
7402
万吨,同比增长
5.23%
。同时,高利润促使钢厂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
8
月全国高炉开工率
77.38%
, 处于高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秋冬季钢铁限产,钢铁产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随秋季渐临,大部分钢厂将面临限产,叠加环保督查愈演愈烈、取缔“地条钢”进程持续推进,预计未来钢铁产量将不断下滑
。
库存方面
,今年一季度以来,我国库存持续走低,截止
8
月
31
日为
821
万吨,近
7
个月持续下滑;同时,国内大中型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可用天数
26
天(截止
8
月
30
日),环比下跌
3.70%
,
低位库存对钢价形成有力支撑。出口方面
,近一年来我国钢铁出口数量下滑趋势明显,
2
月出口量仅为
575
万吨,创近年来新低;
8
月份我国出口钢材
652
万吨,同比、环比分别下降
32.99%
、
6.32%
,预计出口量仍将维持低位震荡。
我国钢材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出口量不足生产量的10%,说明我国钢材生产主要用于内需。
欧盟供给:目前产量和出口回升
产量方面
,
2016
年
9
月以来,欧盟钢铁产量有所回升,同比持续正增长,
7
月产量为
1366
万吨,同比增长
3.92%
。
出口方面
,
2017
年上半年欧盟钢铁出口同比持续迎来负增长,
6
月钢铁出口量有所回升,出口总量达
213
万吨,同比增长
5.24%
。
日本供给:目前产量和出口回落
产量方面
,
2017
年上半年,日本钢铁产量同比有所回升,
6
月后产量同比持续回落,
7
月产量为
859
万吨,同比下滑
4.23%
。
库存方面
,
2017
年
6
月总库存
8223.84
千公吨,环比下跌
2.35%
。
出口方面
,
2017
年以来,出口同比持续下滑,
7
月出口量为
293
万吨,同比下滑
17.36%
。
美国供给:目前产量和出口上行
产量方面
,美国钢铁供给自年初呈震荡上行趋势,
7
月产量为
707
万吨,同比上涨
5.58%
。
8
月美国钢产能利用率为
74.87%
,
9
月以来为
74.90%
,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未来供给有望增加。
出口方面
,
2017
年美国钢铁出口持续上升,
7
月出口
560
吨,同比增长
9.27%
。
库存方面
,
2016
年以来,美国服务中心库存持续下滑趋势明显,同比持续负增长;
2017
年以来,库存有所回升,同比跌幅有所收窄,
7
月底库存为
7542.4
千公吨。
1.2.2. 钢铁需求
世界钢需求:
全球经济复苏拉动下,全球钢铁需求量上升,全球钢需求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
1-6
月累计钢铁需求量分别
38482
、
8907
、
5367
、
3737
万吨,同比提升
9.65%
、
6.72%
、
7.35%
和
5.88%
。其中,中国需求量占比远超过全球其他国家,且其需求增速维持高位。世界钢的下游需求中,建筑(
50%
)占比最高,机械(
16%
)和汽车(
13%
)次之,其他交通(
5%
)、电气设备(
4%
)、家用电器(
2%
)占比较低。欧盟、美国、日本下游需求向好,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其占全球钢铁需求比重较大,下游需求放缓或拖累全球需求。
中国需求:下半年需求预计环比放缓
今年
6
月以来,受建筑、器械及汽车行业钢铁采购价格带动,
下游采购经理指数触底回升,8月底收于52.25,涨幅达11.34%,重回荣枯线之上;
7
月中国钢需求
6804.12
万吨,同比上升
18.05%
,环比上升
0.73%
;
8
月累计进口钢材
877
万吨,同比增长
0.8%
,
指示下游钢需求出现回暖。
同时,
9
月
14
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
8
月经济指标全面放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
;
1-8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7.9%
(持平前值),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长跌至
2015
年
12
月以来最低,
经济数据放缓或或预示下半年社会总需求环比上半年收缩,拖累需求端表现。
欧盟需求:表观需求今年或将增加1.9%
6
月欧盟钢需求
1426.99
万吨,同比上升
5.76%
,环比下降
7.14%
,其中,钢铁进口量则呈波动上行趋势,
6
月进口总量为
219
万吨,同比增长
31.12%
。钢的下游需求中建筑
(35%)
占比最高,其次是汽车
(18%)
、机械工程(
14%
)、金属制品(
14%
)、软管(
13%
)、家电(
3%
)等。其中,欧盟
27
国建筑生产指数(经季调)年初以来升至三年以来的相对高位,
6
月为
99.2
,环比上涨
3.44%
。随欧盟经济超预期复苏,钢铁下游需求提振,汽车、建筑和家电行业钢材需求持续增长。
7
月,欧洲钢铁协会上调
2017
年欧盟钢铁需求预测,
称包括库存变动在内的欧盟钢铁表观需求今年将增加
1.9%
至
1.59
亿吨,
暗示欧洲需求或持续上行。
日本需求:下半年钢铁需求预计将继续上行
7
月日本钢需求
636.09
万吨,同比上升
5.84%
,环比上升
6.47%
,其中,进口同比持续回升,
7
月进口量为
70
万吨,同比增长
21.38%
。日本钢的下游需求中,建筑占
24.5%
,汽车占
22.6%
,船舶与水上设施占
10.4%
,其余为电气设备(
3.7%
)、加工(
3.3%
)、工业机械(
3.2%
)、家用办公设备(
1.0%
)及其他。
2017
年
1-8
月,日本汽车累计销量为
232.06
万辆,同比增长
8.09%
。
7
月份日本建筑用普碳钢需求
170
万吨,同比将增
7.5%
,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建筑用钢增长叠加汽车销量拉动,
预计下半年钢铁需求将继续上行。
美国需求:下半年预计钢铁需求将稳中有升
7
月美国钢需求
948.88
万吨,同比上升
5.54%
,环比下降
0.39%
。其中,美国钢铁的下游需求中,建筑
(42%)
占比最高,汽车
(27%)
次之,其余为机械与设备
(9%)
、能源(
7%
)、电器(
5%
)、容器(
4%
)、国防(
3%
)等。
2017
年
5
月以来,
FW Dodge
建筑指数呈上升态势,
7
月收于
154
;在建新建住房数量自年初以来维持高位,
7
月同比上涨
3.40%
。由于钢材需求增长,二季度美国钢铁公司钢材交货周期相应延长:热轧卷交货周期约为四周半,冷轧卷交货周期约为八周,涂镀卷交货周期约为七周半。
非住宅建设拉动建筑业钢材需求增长、石油天然气行业钻探数量增加叠加家电行业钢材需求回升,下半年预计钢铁需求将稳中有升。
2.1.
上游行业数据追踪
2.1.1. 煤炭行业:上周动力煤价格继续回升、焦炭价格回落
上周动力煤价格继续回升、焦炭价格回落,总体库存偏低。
上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
583
,环比上涨
0.52%
,焦炭期货合约价格(活跃)环比下跌
5.12%
。库存方面,秦皇岛煤炭库存环比下跌
1.62%
,曹妃甸港煤炭库存环比上涨
0.20%
,总体库存偏低。焦炭需求不及预期,供给侧仍在收紧,叠加环保、十九大等事件限制,短期内产量将继续下降,预计焦煤价格短期下跌空间有限。动力煤方面,受淡季影响,上周六大发电集团上周日均耗煤量
70.13
万吨,环比下跌
6.82%
。目前,重点电厂最低库存为
15
天(正常应维持在
15-20
天),
预计近期电厂会继续有补库行为,动力煤价格或趋稳。
2.1.2. 有色行业:上周铅、锡止跌回升
上周铅、锡
止跌回升,
金价回落。
铜、铝、镍价格分别环比下跌
2.88%
、
0.10%
和
3.30%
,铅和锡分别环比上涨
4.48%
、
0.02%
。库存端,铜、锌、锡库存止跌回升,分别较上周上涨
42.77%
、
9.08%
和
2.09%
;铅、镍库存小幅回落,环比下跌
0.76%
、
0.23%
;铝库存继续下跌
0.61%
。考虑到采暖季环保限产已亮起信号灯,电解铝供给受限,叠加成本支撑,
未来铝价有望继续上升。
此外,
9
月
13
日白宫预算办公室主任米克
·
穆尔瓦尼表示将会再
9
月
25
日提前公布税改细节,美元随之飙升,上周
COMEX
黄金收于
1323.50
美元
/
盎司,环比下跌
2.04%
。
2.1.3. 石油石化行业:上周原油价格继续回升
上周原油价格继续回升,美国原油库存上涨。
受
OPEC
月报和
IEA
月报利好消息提振持续发酵影响,布伦特原油、
WTI
原油期货结算价继续回升,分别环比上涨
3.42%
、
5.08%
。上周美国原油产量(
DOE
统计数据)
9353.00
千桶
/
日,环比上涨
6.51%
。一方面,朝鲜于
9
月
15
日再次向太平洋发射一枚飞越日本的导弹,或引发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拖累美元表现,支撑油价上行;另一方面,即将公布的特朗普税改与美联储利率决定或使美元飙升,从而使油价承压,
预计油价短期内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2.2. 中游行业数据追踪
2.2.1. 钢铁行业:上周钢价全线回调
上周钢价全线回调。
上周
Myspic
综合钢价指数环比下跌
0.71%
,
MyIpic
综合矿价指数环比下跌
1.76%
。目前,京津冀地区已明确采暖季限产的执行,叠加去产能继续推进,促进钢铁供给或收缩;需求端钢铁行业
“
金九银十
”
旺季将至,钢材需求将迎上升,基本面总体向好对钢价形成一定支撑。现货方面,螺纹钢建筑钢材企业库存环比下降
4.71%
(
9
月
6
日),产量小幅下降
0.02%
(
9
月
6
日),价格环比下跌
0.89%
,整体库存仍处于低位。
短期钢价或将震荡运行。
2.2.2. 化工行业:上周化工产品继续上行
上周化工产品上行趋势不减,甲醇价格继续上扬。
全国轻质纯碱市场价较上周上涨
7.06%
,重质纯碱市场价较上周上涨
7.06%
,烧碱(离子膜)市场价环比上涨
4.33%
。受环保影响,多数纯碱企业开工受限,货源紧缩;叠加下游浮法玻璃价格连续上升,采购情况较好,市场供不应求,纯碱价格不断上扬。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