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亚评论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东亚评论

重庆女首富的彪悍人生:白手起家,给丈夫200亿,暴赚1300亿!

东亚评论  · 公众号  ·  · 2020-12-09 06:5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大江湖解局(id:dajh200)

作者丨 江湖大大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2020年9月2日,一名刚到龙湖地产郑州公司上班的员工,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生日。


这名新员工,在龙湖地产看到了情人节的贺卡和巧克力,吃到了项目分组时的蛋糕,喝到了甜甜的下午奶茶。


毕业几年的员工,终于在龙湖地产找到了温暖的感觉,于是他由衷地在内部论坛上发出感慨: 我感受到如此温暖的大家庭。


按理说,这是一个拍老板马屁的帖子。一般的老板,看到员工如此盛赞公司,应该高兴才对。


显然这是一名龙湖地产的新员工,不熟悉龙湖地产的企业文化,也不懂得老板的脾性。


看到帖子的吴亚军,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异常愤怒。


吴亚军在这封帖子上回复说: 郑州公司不知道业绩如何?把公司变成了家,一定有行政和营销后台有Overdoing(做得过多)的存在,龙湖的文化反对把公司变成家!


员工拍马屁不成,反而引起了一场舆论风波,地产界对吴亚军反对家文化的言论口诛笔伐。


相信这次生日,让这名新员工,终生难忘。


龙湖地产的霸气老板——吴亚军,正是重庆的女首富,一名白手起家的奇女子。


01



1964年,吴亚军出生于重庆市合川县营盘街的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供销社的职员,母亲是一个裁缝。

吴亚军从小就异于旁人,性格比较像个男孩,身边没有太多非常要好的朋友。


由于成绩优异,吴亚军考上了合川二中,是重庆市的重点中学。


吴亚军的文笔特别好,写出来的作文,都被老师当做范文,念给全班同学学习。


一般女孩子都比较偏向于学文科,吴亚军的文科也非常好,但她认为女生比较缺少逻辑思维,于是她选择理科,通过学理科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吴亚军当时的梦想,做一名科学家,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1980年,16岁的吴亚军,如愿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学的是导航工程专业。


上了大学,吴亚军成绩一如既往优异,还参加了学校篮球队,打的是前锋,获得了篮球三级运动员。


4年之后,吴亚军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重庆前卫仪表厂,在16车间做技术员。



吴亚军

当时,吴亚军一个月能拿到100元,算得上是金领。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吴亚军还被聘请成为仪表厂电大的老师,“吴老师”的称号,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1986年,仪表厂要引进国外技术,需要和德国公司谈判。


吴亚军自告奋勇当翻译,为了获得好的交流效果,她别出心裁,捡起了妈妈的裁缝手艺,给自己做了一件旗袍。


穿着旗袍做翻译的吴亚军,艳惊四座,获得了出奇好的交流效果。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吴亚军总是能把事情做到出彩,出人意料。


1988年,吴亚军离开仪表厂,来到了《中国市容报》做记者和编辑,这份报纸的主办单位是建设部城建司和重庆市建委。


吴亚军在报社做了五年,正是这段时间,她结识了不少建筑行业相关政府人脉。


02



此时,一名叫蔡奎的男子,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重庆机场,被派驻到了深圳。


来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蔡奎干起了副业,他在深圳赛格市场组装电脑,然后运到内地去卖。


通过倒卖电脑,赚到了第一桶金。


但蔡奎并没有在深圳继续干下去,1992年,蔡奎回到重庆发展。


经人介绍,蔡奎和吴亚军认识,第二年,两人就结婚了。



吴亚军和蔡奎

婚后,蔡奎成立了重庆亚泰工贸有限公司,做电脑组装和充电器开发。


吴亚军也离开了《中国市容报》,正式下海创业,成立了重庆佳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做建材销售和装修。


看着妻子生意越做越大,蔡奎也加入了吴亚军的生意,成为了重庆佳辰的股东。


赚了钱,两夫妻就在重庆买了一套房,但这次买房经历,可谓非常痛苦。


房子先是延迟了一年交楼,好不容易入住了,居然一年都没有通天然气;房子的设计有缺陷,采光很差,客厅没有窗户,只能打开房间门来采光。


吴亚军敏锐地意识到,重庆的房地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她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我做开发商,一定不会这么差。


想好就干,是吴亚军的性格。


1995年,吴亚军入股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持股45%,成了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那一年,吴亚军通过招标,拿下了重庆“小康住宅示范工程”的开发权。


借此机会,吴亚军正式进入了房地产行业。


之前没有做过房地产,但并不影响吴亚军的专业性,她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美好产品的追求。


有了上次买房的糟糕经历,吴亚军要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一个行业标杆。


1997年,吴亚军的第一个楼盘“龙湖花园南苑项目”开盘,当时单价只有1000多元,由于品质好,卖房比卖白菜还快。



龙湖花园南苑项目

那一年,吴亚军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同时,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重庆龙湖地产。随后大股东中建科产业有限公司逐步退出,吴亚军成了龙湖地产的主人。


控股龙湖之后,吴亚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钱让蔡奎的妹妹去念书,让她离开龙湖。


为此,蔡奎和吴亚军大吵了一架。但吴亚军寸步不让,从龙湖刚有起色,就开始去家族化,让龙湖成为一家开放的公司。


吴亚军也是出了名的爱学习,当时,万科已经成为了地产行业的标杆。作为万科的掌门人,王石是行业大佬。


为了学习万科,吴亚军专程飞到深圳,向王石取经。再加上吴亚军超强的人际关系能力,获得了王石女弟子的称号。


这个称号,对当时的吴亚军和龙湖来说,无疑是一项加分项。


2000年10月,龙湖的第二个项目——龙湖花园西苑项目面市,1683套房一年时间全部销售一空,再次走红重庆。


此时的吴亚军志得意满,她放出豪言:5年内,我要领军重庆地产;10年内,我将影响中国地产界。


03



在吴亚军领导下,龙湖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她把自己吹的第一个牛皮给实现了:龙湖销售额做到了20亿元,排名重庆第一。


那一年,龙湖成为了西南王,开始走出重庆,走向全国。


蔡奎带一拨人,驻守成都,巩固西南大本营。当年,龙湖地产就落子成都,开发了“龙湖晶蓝半岛”。


吴亚军带着一批高管,挥师北上,进军北京。


龙湖在北京顺义,一口气拿了两块地,开发了“龙湖滟澜山”和“龙湖北京香醍漫步”。


两个楼盘,都在2007年预售,推出当日,去化就达到了90%以上。


北京两个成功项目,让龙湖打响了全国知名度,加快了全国化的步伐。


此时,深谋远虑的吴亚军,开始为龙湖香港上市做准备。


吴亚军在事业上的成功,光芒远远盖过了蔡奎,再加上吴亚军一直在龙湖推行去家族化,蔡奎大权旁落,开始被边缘化。


夫妻二人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为了避免上市之后,因股权问题而影响公司经营,两人在2007年,就进行了股权分配。


2007年,通过汇丰信托,吴亚军成立了吴氏信托,蔡奎成立了蔡氏信托。吴亚军将45.36%的龙湖股权,注入到吴氏信托;蔡奎则将30.24%的龙湖股权,注入到了蔡氏信托。


两人成为作为一致行动人,持有了龙湖75.77%的股份,两个家族信托,是龙湖的绝对控股股东。


2009年11月19日,龙湖地产如愿登上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每股7港元。吴亚军夫妇身价飙升到273亿元,超过了碧桂园的杨惠妍,成为了中国女首富。



上市庆功晚宴上,吴亚军风趣而又务实地说: 我是女老总,没有机会去泡妞,只能把精力和时间集中起来,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


不知道吴亚军这一翻话,是不是有意说给蔡奎听的。



04




2012年,就在龙湖上市三年之后,吴亚军和蔡奎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2012年11月20日,在香港媒体多次曝出吴亚军离婚的消息之后,龙湖地产正式发出公告: 主席吴亚军女士与蔡奎先生已经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解除婚约关系。


当时舆论震惊,害怕龙湖实控人夫妻离婚,会引起股权争夺,以及债务违约,还有股价下跌。


中国已经有太多的类似案例了,在此之前真功夫的蔡达标夫妻,以及之后当当网的李国庆夫妇,都因为离婚,引起了公司巨震。


事后经媒体报道,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吴亚军早在5年之前,就已经将两人财产分割完毕。


两人虽已离婚,但通过家族信托,成为一致行动人,依然牢牢把握住龙湖的控制权和经营权。


当时,龙湖的市值764亿港元,解除婚姻关系后,相当于蔡奎分走了200亿人民币。


这是一场天价离婚,不少媒体报道说:吴亚军给了丈夫200亿元分手费。


不管 如何,吴亚军和蔡奎的离婚,没有给龙湖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只能说,吴亚军如此优秀,就算离一场婚,那也是教科书级别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