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素院
弘扬素食文化,维护生命健康!每天教你怎样做素食,做素食就是这么简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本地宝  ·  武汉电动自行车上牌攻略 ·  4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2025武汉元宵节灯会活动来了!每个都想去! ·  2 天前  
大江网  ·  突发!日本火山爆炸性喷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素院

吃了个汉堡,儿子在母亲眼前死去!我们吃的食物到底有多脏...

素院  · 公众号  ·  · 2018-12-27 10:00

正文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最心痛的事情,莫过于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在自己的眼前。

那种全身都在战栗的无力感,芭芭拉体会过。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那本是一个阳光晴好的周末,芭芭拉和丈夫带着两岁半的儿子凯文外出郊游,途中, 芭芭拉用超市买来的牛肉给儿子做了汉堡吃。


没想到,孩子一吃完,就被送进了医院,上吐下泻、便中带血,严重到要做肾透析。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那可能是芭芭拉一生中最绝望的时刻—— 在做肾透析期间,凯文被医生要求不能饮水。他睁着双眼,痛楚地向妈妈哀求,想喝一口水。


芭芭拉一边流泪,一边拿着浸满水的海绵,反复给奄奄一息的儿子擦拭着干裂的嘴唇。


12天后,凯文还是走了。一种新式病菌—— 0157-H7型艾氏大肠杆菌 ,要了他的命。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当芭芭拉得知病菌的源头就是 超市买来的加工牛肉时 ,她的愤怒,已经完全超越了悲痛。


她发誓要讨回公道,去质问那些给超市与快餐店供应肉类的食品巨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小男孩凯文死亡的真正原因,也被这部触目惊心的纪录片——《食品公司》所揭露。



这是一部豆瓣评分高达8.6的纪录片,也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提名。在片中你会看到, 哪怕是在号称超级大国的美国,所谓“食品安全”,也极有可能是一堆易碎的泡沫。


就在这个月初, 美国刚刚发生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沙门氏菌牛肉召回事件”, 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发布“一级召回令”,召回了1200多万磅(约5485.4吨)被感染的牛肉。



当现实世界与影像世界重合,当现在与历史交叠,有一些真相,人们有权利且应该知晓。


杀死小男孩凯文的“真凶”


凯文死后,芭芭拉加入了食品安全宣传战,她要代死去的儿子追问, 那一片片鲜嫩多汁的汉堡牛肉,在被吃掉以前,究竟经历了什么?


而它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牛的食物。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每当人们从超市上购买一件肉类商品,幻想中的围栏、绿油油的牧草、粮仓,甚至包括上世纪30年代风格的农舍, 其实都不存在。


在食品生产完全工业化的今天,人们所食用的牛肉根本不是来自于悠闲自得吃着青草的牛, 而是成千上万出生于逼仄饲养工厂的牛犊,那里的牛粪深及脚踝,苍蝇成群飞过。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为了更高效率地产出牛肉,食品供应巨头们则强行改变了牛的饮食方式,训练牛食用可以让它们长得更快、同时成本也更为低廉的玉米。


然而,牛的食谱里原没有这项谷物。


这样做,只是因为玉米受到政府补贴得以大量生产,售价比成本更低,因而被广泛使用。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事实上,除了牛的食谱里被强行加入了玉米, 鸡鸭猪乃至三文鱼都开始被训练着食用玉米。


在食品公司眼中,没有自然天性,唯有利益。


隐患与风险,也在盲目的逐利中悄悄埋藏。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爱荷华州立大学农作物利用研究中心的拉里·约翰逊教授通过研究发现, 常年被迫食用玉米的牛,变得难以抵抗新型大肠杆菌的侵袭。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探照灯打向牛胃,里面泛着脓液,“这里滋生了太多微生物和细菌”。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牛的胃部构造,本就是为了消化草而存在,大自然既然这样安排,必然有其道理。 约翰逊教授表示,只要让牛暂停5天玉米饲料而改换青草,就能从体内排出80%的新型大肠杆菌。


可惜,一个小小研究者的话,无人在意。


带有巨大感染风险的牛,依旧一头接一头地从环境恶劣的饲养工厂被送至屠宰厂。机器轰鸣声过后,出现在超市货架或快餐店菜单上。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最短时间生产最多产品,并将成本降至最低, 不仅体现在牛的养殖方式上,鸡也不例外。


现如今,一只鸡从开始饲养到宰杀,花费的时间仅是50年前的一半,可鸡的体型,却能长到以前的两倍大,尤其是“改良”后的鸡胸,长得更加“丰满”,以迎合人们对鸡胸肉的偏好。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随之而来的,是完全被视作产品的鸡拥挤在脏乱的鸡舍,过大的鸡胸令它无法正常站立。 没走几步,就因无法支撑自身重量而摔倒。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养殖它们的人,对鸡的死活并不关心。 掺杂着抗生素的玉米饲料被大量喂食给鸡, 这些人只需要确保,鸡在被宰杀之前还是活着的就行。


而从一出生就食用抗生素的鸡,也最终会将带有抗药性的细菌传染给人。这个逻辑与牛肉大同小异—— 动物被迫作出的牺牲,被改变的天性,终将以更为惨烈的方式报复到人类自身。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随着食物生产链的源头被揭露,小男孩凯文死亡之谜也渐渐清晰 ——每一家工业化的食品公司都漫不经心地做着自己的日常工作,将一件件看似精美的加工类食品送到人们身边,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攫取更多利润,却无视风险的一点点累积,最终导致了无辜生命的逝去。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而在凯文死亡之后,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却昭示着——这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



最穷的人,最大的受害者


如果你去仔细研究相关报道,就会发现,凯文之死,不过是巨大安全隐患的一个缩影。


1993年,一名2岁儿童死于被污染的汉堡肉;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1998年,全美召回超过140吨碎牛肉;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2001年,召回了50万磅碎牛肉;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2006年,连包装菠菜中都出现了大肠杆菌。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食品工业巨头所习惯的日常,不愿轻易改变的生产方式, 最终危害的,将是只能去超市买加工类食品或去快餐店吃汉堡的普通大多数。


尤其是那些常年依靠食品工业产物,而无力购买昂贵有机食材的工薪阶层,最容易受害。


片中出现的一个普通家庭,就是最好的例子。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做着货车司机工作的父亲与没有工作的母亲,养着一双十几岁的儿女。


在给孩子吃什么这个问题上,他们很一致。


“当你有1美元,当然是会给孩子买两个芝士汉堡吃,而不是买那些贵得要死的牛油果。”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收入一般的他们本应该感谢食品工业的发达,批量规模的生产链,让快餐类、加工类食品的价格不断降低。 但选择此类食品,在承担着某种细菌感染的风险之外,也意味着越来越肥胖的身躯,以及越来越糟糕的健康状态。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在美国,越是贫穷的人反而可能越是肥胖,这话并非空穴来风。这家人的父亲即是如此,因为 常年依赖价格低廉的快餐食品和超市里买来的加工类肉制品,他早早地患上了糖尿病。


大女儿黯然地说,自己很担心父亲的糖尿病,毕竟是家里的顶梁柱与唯一的收入来源,一旦父亲倒下,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没有钱,所以吃快餐食品,患上各种病症,从而需要花更多钱看病买药,结果医药费占了家庭开支的大半,于是更加没钱来买那些健康的有机食品以改善生活,垃圾食品,依旧与他们为伴。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更糟糕的是,这种现象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普遍。大女儿在参加课堂活动时,有老师对班级同学的家庭成员患糖尿病的情况进行调查。


在问到 “有多少人家里有一个患糖尿病的成员” ,所有人都举起了手。在问到“两个”乃至“三个”时,学生们举起的手仍没有放下。


这是一个典型的低收入社区,在这里,汉堡比新鲜蔬果更常见,糖尿病家家户户都有。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说起来确实很残酷,正是那些最穷的人,默默吞咽着食品工业产生的副作用。


你处于什么阶层,就注定了你吃什么。


而食品工业给人带来的伤害还不仅仅在于普通消费者, 被卷入其中的工人,同样如动物那般被冷漠对待,连基本权益都得不到保障。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这种天天与血肉荤腥打交道的重复性工作,经常由生活在底层的穷人甚至非法移民来做,在食品工业巨头眼中,这些人就是他们赚钱的机器,学历低,可替代性高,随时可以牺牲掉。


这些工人的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 许多人由于每天都做着处理肉类的工作而未得到及时的防护,皮肤多处被感染,连指甲都已脱落。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对于非法移民而言,最大的噩梦则是被移民局抓获。 神奇的是,移民局抓人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可从未影响过食品工业的正常运作。


纪录片中提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表示,某些食品巨头与移民局有协定, 会将抓捕的非法移民人数控制在一个比例, 既方便移民局完成抓人“KPI”,又不影响商业利益。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如此,一举两得,只有无权无势的工人成为牺牲品。他们的诉求与痛苦,又有谁在乎呢?



寻求正义之路,道阻且长


每当芭芭拉日益接近食品工业背后的内幕与真相,她就日益痛苦,可更让她痛苦的,是普通人在对抗巨头公司之时的无力与无奈。


她面向镜头,随口说出几个关键的职务和名字,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这里面的利益纠葛。


比如,在小布什执政期间,美国农业部长一直由牛肉业派驻华盛顿的主要政客来担任。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而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某一届局长,曾经是全国食品加工业协会的副会长。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当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产生某种巧妙的重叠,我们知道,权力的天平极有可能发生倾斜。


纪录片中的一组数据似乎印证了这个令人担忧的事实—— 1972年,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出面调查了50000起食品安全事件,到了2006年,被调查的事件数量下降为9164。


这种“巧合”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与政府权力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还让食品巨头公司能够得到某些特殊法案的庇护。


比如适用于13个州的《食品诋毁法案》规定,普通人不可随意批评食品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是有问题的,除非你可以拿到切实的证据。


否则,将以诽谤罪被相关食品公司起诉。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食品公司》


知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莉,就曾因在节目上质疑食用牛肉可能增加患疯牛病的风险,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大家都别吃汉堡了”而被起诉。 虽然最终胜诉,但这也耗掉了她六年的诉讼时间与超过100万美元的诉讼费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