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华,14岁,内蒙古中学生。
她和3名同学组成了一个小队,其中一个同学,曾被防沉迷系统的人脸识别踢出游戏。
面对这没有情面、不肯通融、让小朋友直跺脚的系统。小队做了一个决定——
打不过就加入!
他们
从人脸识别中获得灵感 ,想出了「羊脸识别」,想帮助牧羊人更好的数羊。
樊文华从小就跟着姥爷在草原放羊,姥爷要她帮忙数羊。
上百只羊,数到后面,忘记前面,重来一遍,数到怀疑人生(差点睡着)。
一个冷知识:即便是内蒙古的小朋友,也会数不清楚羊的数量。
用人脸识别的技术,来做“羊脸识别”,这是樊文华小队的科创课程项目。好消息是,AI数羊不会睡着。
(手绘「羊脸识别」逻辑图)
樊文华所在的学校有一个
未来教室,由腾讯成长守护支持建立。
没错,就是那个限制小朋友们玩游戏的腾讯成长守护。
「拔了小朋友网线」的那几个叔叔阿姨(认准他们),决定给大家提供其他乐趣。
硬件编程、3d打印、激光切割这是科创课程的内容。
在未来教室,樊文华小队做出一个模拟牧场。
先用3D
打印机做出一屋子小羊,再用迷你相机给模型羊拍照。
接着
在电脑手动标记,把羊的数据录入数据训练平台(此处省略长长的遇到各种挫折又克服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给白羊模型拍照会曝光过度,导致数据质量不高,樊文华用墨水把白羊涂黑,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从中学习到,数据的质量会影响到模型的质量。
模型训练好后,计算机真的能通过“羊脸识别”,精准数出模拟牧场上有多少只羊。
故事还没结束(有惊喜)。
那些拔网线叔叔阿姨,带着设备闪现内蒙古一个牧场,帮助樊文华小队把教室里的模型落地。
小朋友们在羊圈安装摄像头、通网线、连接显示器(已经完全忘记要声讨叔叔阿姨),用手机拍摄大量羊的照片,人工标注数据,训练模型(此处省略
各种
挫折)。
质疑人脸识别,理解人脸识别,发明羊脸识别。中学生小队,终
于做成了一个如假包换的“羊脸识别”数羊神器。
实际上,樊文华的姥爷,因为要退休,已把大部分羊都卖了,只剩下几
只羊养在家里,一眼就能数清,但他还是忍不住给孙女点个赞。
广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