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老虎财经
环球老虎财经,全球财经资讯的中文分析平台,汇聚国内外主流机构投资者提供原创投资分析,致力于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老虎财经

百亿私募爆雷背后:朱氏家族的阜兴系版图

环球老虎财经  · 公众号  ·  · 2018-07-25 21:27

正文

来源:新金融圈(ID:New_Finance)


百亿私募董事长失联把银行也拉下水?一场看似令人震惊的银行理财“暴雷”背后,其实是一家私募的“ P2P 式跑路”。顺藤摸瓜,朱氏家族的阜兴系版图浮出水面,除已雷的两家私募外,上市公司大连电瓷也被卷入其中。数据显示,朱氏父子共计拥有 44 家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意隆财富据传 2 70 亿理财爆雷已经过去一周,实控人朱一栋跑路,旗下产品无法兑付,慌不择路的投资者发现私募基金在上海银行张杨路支行托管,于是一起前往讨要说法。


然而,意隆财富旗下私募基金是主要投资于稀土行业的股权基金,其为非标类基金,银行托管对非标资金的监管,可谓鞭长莫及。


那么 2 70 亿究竟去了哪里?朱一栋如何 “空手套白狼”能集资 2 70 亿,又如何在正规私募体系之下出现暴雷?背后的朱氏家族又有什么样的版图。


“老子干产业,儿子干金融”


事实上,以朱一栋为代表的朱氏集团,是 “老子干产业,儿子干金融”的典型 案例。朱一栋的父亲为上市公司大连电瓷的实际控制人朱冠成。 “小朱”则失控阜兴集团, 实际操盘朱氏家族的资本与金融。


这是一个与管理层MBO颇为类似的开始。


朱冠成的起点,需要追溯到阜宁县公有制企业阜宁县化工厂,其主要生产铁镍钴化合物。由于地处偏僻,产品销路不畅,到1990年底,这家工厂由于提供产品较为单一,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在危机时刻,朱冠成临危受命,担任工厂厂长,扩大的稀土分离生产线,使得工厂得以存活并迅速壮大。


虽然有一篇报道提示,阜宁县化工厂后来改制为目前大连电瓷的大股东阜宁稀土意隆磁材有限公司,期间为朱冠成 “招商引资”所塑造, 但在天眼查股权成分中所体现的阜稀公司,却是正儿八经的朱氏家族企业,无丝毫招商引资的影子。


天眼查数据显示,持有阜宁稀土意隆磁材有限公司 65% 的股权,而阜宁稀土意隆磁材有限公司持有大连电瓷 23.03% 的股权, 阜宁稀土意隆磁材的另外 35% 股权则由邱素珍持有,朱冠成与邱素珍为夫妻关系。


而根据大连电瓷 7 25 日发布的公告显示, 意隆磁材持有的大连电瓷 23.03% 的股份已被执行司法轮候冻结。 由于意隆磁材涉及上海财通与阜兴集团的财产纠纷,上海财通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对意隆磁材持有的股份进行了轮候冻结。


公告同时对其间的关系做出了解释 “意隆财富为上海阜兴集团控制下的企业,阜兴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朱一栋先生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冠成为父子关系。 因此大连电瓷与意隆财富及阜兴集团为关联公司。 上市公司虽与意隆磁材及阜兴集团为关联公司,但与上述公司及其家族企业之间并未开展任何业务合作,在业务及资金方面并无关联,也没有任何相互融资或者担保行为。


(图片来源:天眼查)


天眼查显示,朱冠成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公司多达38家,多为稀土、化工相关的实业公司。


而这些企业,构成了朱氏家族的基本产业版图,也成为了朱一栋资本游走的 “通道”。


意隆版图


与此前暴雷的P2P不同,意隆财富作为一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隶属于阜兴集团。在其官网上,有着关于其与阜兴集团之间关系的介绍“凭借阜兴集团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背书,意隆财富拥有更强大的风险抵抗能力,令高净值人士的投资更有保障。 ”。


阜兴集团是一家集商业地产、资产管理、金融、稀有金属、健康医疗、贸易和文化传媒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民营集团, 成立于 2011 年,由朱一栋担任法人。 2017 年集团资产管理总额超过 350 亿元,贸易总额突破 300 亿元。


当朱一栋消失,阜兴集团失控后,意隆财富自然也被卷入其中。尽管意隆财富为一家正规备案的私募基金,但却被指 涉嫌自融。


《中国经营报》在此前的一篇报道中指出,意隆财富曾发行21只私募基金,有 16 只“正在运作”。其中,部分基金的担保方为阜兴集团,融资方是阜兴集团旗下企业或关联公司。


据天眼查显示,在意隆财富的股权关系中,朱一龙所掌握的控制权占比不过10%,其实际控制人为赵梁。


(图片来源:天眼查)

数据显示,朱一栋同时为阜兴集团、易财行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阜宁县易发担保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的实际控股人。其中仅阜兴集团对外投资的企业就有 34 家,控股的企业 44 家。所投资的企业包括 中阜投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源岑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浦江产业基金投资有限公司 等公司。


(图片来源:天眼查)


市场传言,这些所谓的私募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等,其实是在朱一栋的授意之下,将大笔资金投入稀土永磁行业非标类产业公司。而这些产业公司扮演的角色,仅仅是一个 “通道” ,真实目的,是利用股权融资得到的钱,在这些产业公司建立期货产业公司账户,方便做多做空。


而朱一栋的真正角色,不是一个产业资本舵手 ——却是一个将父亲辛苦打拼产业作为玩物的“炒客”。


在某些人看来,朱一栋此时的失联并不突然,早有迹象。


根据一篇报道,朱一栋擅长交际,曾作为朱氏家族的外贸代表,与三菱、豪雅、索尼、奥地利特里巴赫、法国罗地亚、德国肖特、韩国 SK 和美国钼公司谈过 “生意” 。而生意的 “由来”是其曾利用阜兴集团资源,大举于 2 010 年期间抄底稀土并大量获利,最高回报一度达到 3 0 倍以上。


作为炒客身份的朱一栋能够获得 2 70 亿融资,人缘编辑产业,却是并非巧合。但是, 3 0 倍的收益,对于一个擅长风控的私募基金经理来说,往往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数字 ——风险敞口过高。


2 017 年底至 2018 年初,朱一栋疑似在期货、股票二级市场 “多线作战”,一边大举借助稀土企业 “通道” 投资期货市场,试图故技重施再次抄底稀土,一边又忙着为父亲的的大连电瓷稳定军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