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说: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人活一辈子,需要有一种“借”的智慧,
因为不管一个人多么优秀,再怎么出色,都有自己难以跨越的圈层,难以解决的问题。
只有借助他人的智慧,力量,资源,乃至平台和势能,才能快速成长自己,强化自己。
如此,做到借智,借力,借势,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找到一个靠得住的支点,撬动自己的未来,撑起自己的人生。
生活当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真正聪明的人,一定会积极主动,甚至是好学不倦地向那些优秀的人请教。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快速地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找到其中的关键点,
说白了,借助别人的智慧,就相当于是在效仿他人的经验,复制别人的心得,看能不能为己所用。
而且可以说,当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有智慧,也越来越擅长借助于他人的智慧来过好当下的生活。
你要相信,能够控制住自己脾气,情绪,心态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也才是真正能够过好当下的人。
古语有云:
“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
的确,只有那些管不住情绪,脾气还特别暴躁的人,才会一点就炸,一惹就怒,在旁人看来相当的愚蠢。
但是,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他们不光能够做到察言观色,还能够做到足够隐忍,克制。
这一切的一切,不过就是在于,通过借助别人的,在平时的所作所为,然后让自己看看能不能学到一些知识,以及做人做事的修养,或者说为人处事的智慧。
只有当一个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喜欢主动学别人的长处,学别人的能耐之后,整个人才会变得更加清爽,也才能够成长的更快,更稳。
而且,倘若一个人变得更成熟,更独立,也更强大的时候,那他势必会活得更加低调,更加内敛,更加温良。
杨慎在《韬晦术》书里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积极在暗中观察别人,了解别人,向优秀的人靠拢,也让自己保持足够的低调,沉稳,
如此,最终才能够让自己真正做到行稳致远,锋芒毕露。
一个不懂借力的人,在生活当中也一定会过得很辛苦的。
毕竟,当一个人的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很大可能肩膀上的重量就会越来越重,因为要负责的事情就越来越多。
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倘若不懂借助别人的力量,借助他人的能耐的话,其实自己本身也很难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拥有多个优质的圈子的时候,才能够进入几个靠谱的圈子。
这样,大家才能够互相借力,相互成全,彼此成就。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不管自己有多么出色,有多么优秀,
同样,一个人也只有懂得借助别人的帮忙,然后自己也懂得分享,才能够让彼此的感情升温。
其实在很多时候,真诚地麻烦别人,或者直接地请求对方的帮助,非但不会让人觉得是打扰,反而能够让彼此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好。
《孙子兵法》里讲: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真正的聪明人,一定会借助外界的力量,如此才能够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就像是一颗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来,正是因为借助了“滚”的势能,“滚”的力量,才能够形成一股大势,甚至拥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
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他人的势能,一旦时机来到,一切都会变得更有可能。
真正懂得借势的人,才是能够真正成就大事的人,
人生在世,其实属于自己的大机遇 ,大机会是寥寥无几的。
但是,倘若自己本身没有相对应的实力,也没有相关的实力来借助势力,无法让自己搭上这部“借势”之车。
那么,其实自己是很难真正在现实生活当中得到一种改头换面,脱胎换骨的境界的。
说白了,一个人只有让自己拥有足够的底气和能耐,然后又懂得借势,
最终,真正靠自己,也能够过得越来越好,甚至变得越来越光芒万丈。
《孙子兵法》有言: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真正的借势,在于懂得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打造强大的能耐。
然后,还得遵循天道,敬畏一切,如此,真正做到天时地利人和,
那么,一朝抓住机遇,势必能够脱胎换骨,甚至是咸鱼翻身,光宗耀祖。
以“道”相通,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纲要性探析
首先阐明,人类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为设定一个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于概念之中,错失对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认识与实践,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对待“概念” 应当遵循“立足本原,着重内涵,与时俱进,动态变化,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原则。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并以道教思想为基——大道相通,就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进行纲要性初步探析,体现出“道”本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的内涵特征以及宗教“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生存为本”的革新观,简述如下:
1、科学、民主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谐、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历史今天,人类生存面临重要问题:人本侵犯自然,物欲腐蚀心灵,多元各自政,信仰错乱方向……使得科学脱离人文,民主徒有虚名,和谐无从奠基,自由异化泛滥……人类生存所有问题归结起来表面看已经造成“天怒人怨”,实质则为“心灵劫难”。
2、宗教以探寻宇宙、生命、社会真相为本——唯有发挥宗教心灵导向、化解及抚慰作用——教化心灵,启发智慧,鼓励自由,约束放纵,消除愚昧,拯救狂妄,与政治、法律等社会诸多机能协调统一,促进构建人神共治,才是人类社会最终出路。但是,宗教内涵与形式两方面同时需要传承革新,与时俱进,以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与物质、信仰与修炼、智慧与道德、治国与平天下相统一,而辩证处理宗教“教化”、“教会”及其与社会、国家、民族对应关系,探求并致力于实现人类生存之身心自由。
3、“人神共治”不同于历史上狭义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政教合一,而依据信仰、修炼与秩序管理的统一进行设定——立足自然整体观,既是原则,又是方法,还是目标,在精神纯美与世俗需求之间建立平衡,实现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以人、神、自然共同智慧立足解决人性弊端,实现信仰、修炼、道德、良心、法律、秩序、民主、制衡等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完善管理。
4、无论个体的人,还是社会群体,唯以“天、地、人”三道(规律、原则、方法)制衡才能够实现“人神共治”——“天道”代表心灵(心性)修炼,符合自然大道,“地道”代表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历史传统,“人道”代表当前社会世俗需求。遵从三道统一,使得人类在满足世俗需求和拯救灵魂之间建立平衡能够实现。
5、面对人性“概念固化、执偏概全、欲望过度、元气损耗、言行不一”的共有弊端,人类遵从三道统一即在真理与邪说、正义与邪恶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培本固元,扶正祛邪,造福人间,减少灾难,体现出天有好生之德。
6、当前宗教及整个人类出现问题积弊已深,非“多元一统”不能解决问题。多元化的思想混乱——“百家争鸣”时代如何实现“一统”?唯有宇宙之“道”贯通天地,贯通万物,贯通多元化思想,冲破概念固化,萃取内涵实质——实施革新,才能够在人类文明的继承中糅合当今成就得以实现——既尊重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多元”存在,又使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回归(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民族、国家或共同体的“一统”。否则,各自站在自我立场,各自服务自我利益,只能导致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7、革新在于应用。应用在于适宜。适宜在于立足现实,体悟大道,传承历史,糅合文明,开拓进取,不拘一格,相对圆满有效解决人类当前及未来存在问题。
8、道教以宇宙之“道”为最高信仰和教化依据。“道”做为万物诞生的本原,不仅是意识形态的概念存在,而且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客观独立存在——其前者存在远远不能够真实反映后者,决定人类现实问题永远需要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所以,“道教”做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独立存在,远大于概念存在,不应被概念束缚和局限,而立足真实体验及当前状况,并以历史传统为依据,做以调整、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