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太空
腾讯太空官方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开春,Burberry格子奢花第一名 ·  2 天前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4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3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太空

一种狂想|为了自救 先进外星文明可能去“猎捕”恒星

腾讯太空  · 公众号  · 探索  · 2018-08-13 20:13

正文

与地球一样,恒星也是外星文明的重要能量来源,但恒星终有寿终正寝的一天。除此之外,由于宇宙膨胀导致星系不断远离,获取其它星系恒星能量的难度不断提高。为了文明的延续和在宇宙内扩张,掌握先进技术的外星人可能“猎捕”恒星,以确保稳定的能量供应。

外星人可能建造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群,围捕和拖动恒星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在搜寻外星人的道路上,我们的目光太过狭隘。无论是锁定宇宙内的无线电广播还是激光束,当前的努力不过是在搜寻人类的“翻版”。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直假设外星生命拥有足够的好奇心,会主动与银河系的其它生命接触,至少也会为了自身的各种目的向太空发送信息,没准就是覆盖整个银河系的新闻广播。我们能够理解这些动机,因为我们的后代也可能做出类似的选择。


如果存在高度先进的外星文明,他们的举动会被银河系的其它文明注意到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广播可能不是他们的菜。一种可能性是,他们会建造或者实施超大规模的工程。换句话说,行星规模或者更大的土木工程。天文学家能够借助望远镜发现这些超级工程的身影。由于超级工程耗资巨大,先进的外星文明一定会把钱花在刀刃上。

宇宙膨胀导致星系之间不断远离


打造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彰显先进外星文明的实力,同时也是维系文明存在的一个必要举措。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丹•胡珀便抱着这样的观点。 他指出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文明永远存在下去,殖民宇宙将成为一个终极选择。 我们知道由于宇宙处于膨胀状态,星系之间不断远离,虽然星系内的恒星并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更严重的是,星系的远离速度不断提高。在将来的某一天,类似“哈勃”这样的望远镜也会成为我们子孙后代的一次低劣投资,因为处在观测范围内的星系少得可怜。


环绕恒星的戴森球,利用六边形卫星收割恒星能量


毫无疑问,这会让未来的天文学家倍感挫折。外星文明可能将宇宙的这种“稀释”视为一个危及自身存在的威胁。恒星是行星文明的一个重要能量来源,每个星系存在数千亿颗恒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些燃料库不断远离行星,加大获取能源的难度。


胡珀认为拥有远见卓识的先进外星文明会“猎捕”周围星系的恒星,将它们存放在自家后院,以备未来使用。形象地说,这是宇宙版储备金,以便在黑暗和孤独的未来维持生计。胡珀并没有详细描述外星人如何完成围捕恒星的壮举。他认为外星人 可能在恒星周围建造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群,也就是所谓的“戴森球”,而后利用收割的能量为某种火箭发动机提供能力,进而拖动恒星, 直至外星人的后院。


先进的外星文明可能只需要几千万年时间就能殖民银河系


从搜寻外星人的角度,胡珀的假设会产生一个有趣的结果。如果外星人收割恒星,我们可能在高分辨率星系照片中发现他们的“库房”。如果我们发现星系内某个区域的亮度降低或者说恒星数量减少,便可能意味着外星人正在“偷盗”恒星。他们尽可能多地猎捕恒星,为不可避免的宇宙寒冬做准备。


不过,胡珀的假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宇宙中存在大量先进的外星文明,猎捕恒星的做法必然会引发文明之间的冲突。 毕竟,偷盗恒星的做法无异于剥夺其它文明的未来生计。为了自身文明的延续,反击将变得不可避免。


离我们最近的外星人可能也在数千光年之外


在运输恒星时,外星人必须做到一个“快”字。如果要耗费几十亿年时间才能将恒星拖到自家后院,等到抵达目的地时,恒星可能早已燃烧殆尽。一个“快”字让整个过程进一步复杂化,因为高速运输需要耗费大量能量。举个例子,如果以百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将 1000 万光年外的一颗恒星拖入银河系,需要耗时 10 亿年。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百分之一光速也是一个令人敬畏的速度。鉴于绝大多数恒星的寿命, 10 亿年完全没问题。不过,只有少数异常明亮的恒星能够在 10 亿年时间里产生足够辐射,将速度提升至光速的百分之一。


很多科学家相信宇宙内存在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


利用恒星自身能量完成星系际运输可能是一次失败的投资。这就相当于一次失败的网购,快递费用远远超过货品本身的价格。如果是这种情况,猎捕恒星将没有任何吸引力可言。换句话说,外星文明必须研发出足够先进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