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森《HR进化论》是国内首档垂直HR领域的深度访谈栏目,第8期由
康师傅控股集团
人资长 吴之炜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院长&首席人才测评专家 周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生态与人才战略教授 周禹 一同探讨前沿新知,分享独家洞见。
“一个成功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特别艰难和长期努力的过程,从创业期到稳定期乃至基业常青的永续发展,我们在商业、管理、人才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康师傅今年迈入第27年,吴之炜认为能够成功的两大因素:
一个是规模经济,一个是快速复制。
快速复制一定要有规模经济的市场,在标准化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康师傅一直在想怎样应对这个变局,
厚实的底盘是最大的优势。
从一个中小型企业演进到大型企业,甚至全国性的企业,必须要非常专注,慢慢堆叠。
HR要扮演一个务实、专业的角色,甚至要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去思考更多事情。
人力资源有很多理论,八大模块都要去经历。
企业生命周期必须面临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和组织架构。
康师傅在鼓励并培育一种叫做创业家精神,每一个功能的专业人员都有对应。
只有具备这样的基本功,HR才知道怎样帮助企业找到对的人、培养人才、识别关键岗位,带领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创业家精神非常不容易,值得讨论和鼓励。
同时,协作共赢在康师傅是作为企业文化在推动的,一个HR必须要推动团队成员具备协作共赢精神,HR本身当然也要身体力行。
吴之炜在康师傅建构的人力资源的标准有3个:
组织的长青永续,需要新陈代谢和吐故纳新。
组织的命理,有层次就有压抑,一些机制能够让人才翻腾,把最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时间,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但实际上在不同的细分领域、不同的品类,或者不同的场景之下,内部的内生和外部的结合,让整个人才生态更具组织生命力。
康师傅在维持组织稳定、降低离职率、培养优秀员工的基础功上面做了非常多的事情,稳定基本盘。
在变动比较大的时候,更多是引用外界的人才,让大家看到这个企业的机会。
在并购百事可乐之后,吴之炜提出了一个战略人才的会议,叫做STR,每个季度高阶管理人员一起看人才盘点。
首先要先定位关键岗位,把能够影响公司发展的几个岗位定出来(现在的人、未来的人、规格),怎么样去发展他,各功能之间有时候也是动态的,可以借由这样的一个机制,把很多好的人力资源理念输送到每一个主管的脑袋里面。
推动两年以来,比较顺利,大家有共同语言,方向一致,齐心协力把这个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好好地建立起来。
发展到今天,康师傅55000名员工要再往六万,七万发展,特别重视的是人才的精英化,
一个人才精英化大概聚焦在人才三化:
加速本土化、干部年轻化、人才多元化。
人才三化的问题是要去选择,不被过去成功的经验绑住,思想不要固化。
这也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