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http://cics.fudan.edu.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刑事实务  ·  ​DeepSeek很牛?能否给出疑难案件的定性? ·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  3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这次机会,我会好好珍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授课语录 | 陆晔:数字时代的“协作式新闻布展”与城市公共生活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20-07-12 09:47

正文

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 课程简讯 -

在7月3日的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第16期)课程中,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陆晔教授认为协作式新闻布展是数字时代特有的新闻生产模 式,在这一模式中新闻业的边界不再固定,同时也加剧了网络巴尔干化与意见极化。本期推送为该课程内容摘录。



数字时代的“协作式新闻布展”与城市公共生活

陆晔


主题概要:


协作式新闻布展是数字时代特有的新闻生产模式,新技术的用户同时具有内容消费/观看和内容生产/表演的双重角色,用户主动地理解信息并对其进行再生产与再创造,以表达自我。新闻业的边界不再固定,多主体、多中心的动态新闻传播实践,与传统组织化新闻生产形成巨大张力,突显出“液态”新闻业这一媒介融合时代的新景观。边界的溢出创造了多主体展演的平行话语场所,引发出新型的媒介行动,具有社会动员与社会连接的巨大力量。但与此同时,网络巴尔干化与意见极化也日益严重,作为学者应积极参与到媒介变革的社会实践中去,推动更好的公共生活的产生。

授课语录:


数字技术的出现并非是过去传统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迭代,而更像是印刷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影响,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连接的可能,但作为研究新闻传播的学者,我们同时需要从各个角度去看到技术各种各样的特征,从而推动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你的理论可能是坚硬的,你提的问题可能是锐利的,但是我希望你们的心是柔软的。你们的心里头应该有诗歌、有音乐,这样才能够看得到天空辽阔、能够听得到江声浩荡。


[版权声明] 该系列文章为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纪要。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特此声明。

[引用格式] 陆晔 (2020)。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授课语录。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2020年7月12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