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新闻网  ·  新政出台,事关每一位云南人,速戳→ ·  10 小时前  
春城晚报  ·  安踏宣布:永不合作! ·  昨天  
掌上春城  ·  最新房价出炉!昆明走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新书推荐 | 党史专家王炳林新著《中国共产党百年学习史》出版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4-05-27 00:00

正文

点击图片可购买


党成长壮大的历史, 也是一部学习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百年学习史

王炳林 等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3月

ISBN 978-7-303-29859-4

以纪实写作手法,鲜活人物视角

梳理党成立以来的重大学习活动与举措

完整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学习历史

国家出版基金“回望建党百年”专项资助项目

教育部2022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项目

百年学习史清晰梳理,涵盖七大重要历史时期

考察全党集中学习活动,揭示党的学习内容与途径

人物故事生动具体,事例选取真实可靠

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为党史学习提供重要参考


关于本书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并因此大受其益。党成长壮大的历史也是一部学习的历史。每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期,每当遇到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更是特别强调学习,并组织了卓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回顾10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强调学习的话语始终没有改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学习活动的超越与升华。把党的历史上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弘扬光大,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书采用纪实的写作手法,夹叙夹议,文字表述力争鲜活,人物介绍力争生动具体,事例选用力争巧妙恰当,情景安排力争引人入胜,力求把一个立体、生动、完整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学习历史展现在读者眼前。


关于作者


王炳林 ,1961年生,山东省东营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参加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任课题组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博士论文《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党史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精彩一课”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所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目录


一、党关于学习的思想与活动的历史考察

二、党开展学习活动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章 党在学习中诞生

一、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二、在学习中选择马克思主义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形成热潮

四、在学习中建党

第二章 组织化学习的开端

一、出版马克思、列宁著作

二、创办各类学校,开展早期党的干部学习活动

三、参加黄埔军校学习军事知识

四、开办工人学校,培养工人运动骨干

五、主持和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运人才

第三章 根据地的学习活动

一、岁月艰辛苦读书

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第四章 把党变成一所大学校

一、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发起学习运动

二、建立健全学习的管理制度

三、党的领导人带头学习

第五章 开创整风学习的新途径

一、改造我们的学习

二、整风学习的深入开展

三、学习党史与历史决议的形成

第六章 迎接革命胜利与学习执政本领

一、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学习

二、承上启下的学习动员

三、为提高执政本领而学习

第七章 向苏联学习的 “得”与“失”

一、向苏联学习的缘起

二、掀起向苏联学习的大幕

三、 “派出去”和“请进来”

四、 “156 项工程”背后的故事

五、辩证地看待向苏联学习

第八章 思想改造与学习活动

一、马寅初的盛情邀请与周恩来的亲切诚恳的报告

二、从教育界开始的以改造思想为主的学习运动

三、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中

四、思想改造与 “共同语言”的确立

五、学习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九章 读书与调查研究

一、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二、补课式的读书活动

三、学习榜样的崇高精神

第十章 艰难曲折中的学习

一、谁是学习的主体

二、学习内容的 “精挑细选”

三、概念的模糊与氛围的缺失

四、治理整顿中的学习

第十一章 重新学习带来思想解放

一、批判 “两个凡是”,促进思想解放

二、 “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

三、学知识形成热潮

四、在学习中推进理论创新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后的学习

一、越是改革越是需要学习理论

二、在开放中学知识学技术

三、正规化学习的探索

四、整党中的系统学习

五、集中抓好干部的理论学习

第十三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习

一、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

二、讲学习蔚然成风

三、系统化的干部教育培训

第十四章 学习活动的理论升华

一、学习型党组织的提出

二、从建设学习型社会到建设学习型政党

三、干部学习的新探索

第十五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

二、学习教育的持续开展

三、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十六章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引领方向

二、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三、广泛学习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附: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回顾



党在学习中诞生


当世界之舟沿着蜿蜒的历史长河缓缓驶入19世纪40年代的近代港湾时,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鸦片战争的枪炮声使清王朝雪上加霜,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让人不寒而栗。

面对四分五裂的神州大地,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伴随着十月革命风暴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新思潮如潮水般涌现。唯有大浪淘沙,才知孰真孰假。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在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和帮助下,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热血青年,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积极参加工人运动的伟大实践。伴随着紧张热烈的学习,先进分子加快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步伐。他们将学到的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于1921年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一、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的呐喊声响彻古老的华夏大地。

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古老的思想文化不能指引中国走出苦难的深渊,便纷纷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力图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武器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中国社会各阶级轮番登上政治舞台,希望大显身手救民于水火,活剧一幕紧接着一幕演出,然而,“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救国救民的道路 究竟 在何 中国的先进分子陷入了极度彷徨和苦闷之中。

就在这个时候,十月革命爆发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启蒙运动在中国蓬勃兴起之时,1917年11月7日 俄历10月25日 ),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腐朽政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犹如划破沉沉暗夜的曙光,给苦闷和探索中的中国先进分子树立起一个具体榜样,在他们心中燃烧起新的希望。

俄国革命的消息,从一开始就引起中国新闻界的关注。十月革命爆发后的第三天,上海《民国日报》就以“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为大字标题,报道了俄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占领首都的消息。随后,《时报 《申报》《晨钟报》《太平洋》等杂志也都作了相关报道和介绍。

从报刊上不断登载的消息中,中国的先进分子逐渐了解到,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功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俄国的国情与中国有许多近似之处,俄国地大人多,经济文化落后,沙皇统治时期政治腐朽,又是中国的近邻,俄国革命能成功,中国也应该仿效俄国才能成功;十月革命是劳苦大众的胜利,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这些过去被人瞧不起的普通劳动者是革命力量的主体;新建立的苏俄革命政府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苏维埃政权没收和监督资本家的企业,通过维护工农利益决议案,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并把选举权等政治权利真正交给广大工农大众。苏俄政府绘制的这幅美妙的画卷,深深吸引着中国的先进分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