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网购交易规模达到44726亿元,而2015年达20184亿元,同比增长121.6%。用户消费场景使用习惯的转移及移动端自身具有的特点,使得移动端成为消费者网购普遍途径。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大力推动发展移动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许多电商企业以新用户获取和品类扩张为战略重点,推出针对移动端的定制电商产;另一方面,大量新兴电商仅推出移动端业务,移动端成为新增网购用户的主要来源。
而随着农村电商市场的火热,移动端依靠相比PC端更便宜的设备和更便捷的操作特征,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消费者往移动端转移,社交电商、直播、O2O等新兴电商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开拓,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表明,目前国内移动电商发展迅猛,各大电商几乎无一例外均有涉足,“玩家”主要包括:1)综合电商类:京东、天猫、唯品会、国美、聚美优品、礼物说、淘宝、蘑菇街、苏宁易购、当当网等;2)跨境电商类:网易考拉海购、小红书、洋码头、走秀网、萌店、宝贝格子、达令、丰趣海淘、口袋购物等;3)食品行业类:1号店、21cake、百草味、三只松鼠等;4)商超行业类:万达飞凡网、大润发飞牛网等;5)服装行业类有优衣库等;6)美妆行业类:聚美优品、sasa网等;7)家居行业类:红星美凯龙、美乐乐、齐家、土巴兔、宜家等;8)生鲜行业类:爱鲜蜂、本来生活、顺丰优选、易果生鲜、沱沱工社、天天果园、我买网等;9)母婴行业类:宝宝树美囤妈妈、贝贝网、红孩子、孩子王、乐友、妈妈100、麦乐购、蜜芽等。
报告指出,当下国内移动电商发展仍存在不少瓶颈与困难。
瓶颈一:低价文化。打开某C2C平台APP,不难发现9.9元的袜子、手套、零食、化妆品,19.9元的毛绒衫、大衣乃至床单比比皆是。而更多的移动电商平台甚至不惜用各种高代价补贴来培养用户粘性,抢占市场。在电商领域,动不动就搞价格战,盛行打折文化,既不利于中国制造升级,也损害尊重创意的社会价值观。
瓶颈二:恶性竞争。传统商战中,不乏恶性竞争。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每个电商都拼命想抓住风口。时不我待的紧迫性,充分竞争的网络阵地,某种程度上异化了公平竞争,加剧了恶性争斗,最终导致商品品质和物流、售后服务差。用户体验下滑。
瓶颈三:假货当道。假货是互联网平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少包括淘宝、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在内多家移动电商平台深感名誉受损之害,不约而同地将“打假”作为经营重点。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网购假货存在原因是多方面,制假售假产业链在国内根深蒂固、利益盘根错节,任何人、任何公司都无法凭借任何一方一己之力根除。这就需要运用“五位一体”机制来治理,从立法与执法机关、电商平台、入驻商家、网购用户、第三方机构(质检、律师、消保、媒体等)五个维度来共同解决。他建议多方携手努力,努力形成“以法为纲”、“以网管网”、“双线联动”(线上线下),和行业自律、全社会共治的“五位一体”打假新思路,开创治假局面。
瓶颈四:诚信危机。移动电商的信用体系建设一直有很大漏洞,据国家工商总局委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编制的《中国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在网络交易平台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网络失信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虚假交易、刷单炒信、恶意差评以及滥用、泄漏和倒卖个人信息等违纪违规行为,破坏了网络生态环境的正常秩序,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和百姓关切的焦点问题。
瓶颈五:物流短板。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商的社会物流系统远不成熟,供应链、配送、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国内快递行业鱼龙混杂,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文/张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