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 Day
不要仅仅以「高薪才是成功」、「熬夜加班才是奋斗」作为自己的格局,那不是真格局,是革命。
文◈Sean Ye
经授权转载自:
瞎说职场
(ID:HRInsight)
最近有小伙伴在后台戳我:老板又给我转咪蒙的职场鸡汤了,还在「没有百万年薪,也要以百万年薪的心态打工」上划了重点……问我怎么看?
于是我欣然谢邀拜读了这篇《
为什么你的年薪,只有别人的月薪
》。
文章一开头,就把问题扣人身上:
你薪水低是因为你格局低
——然而「以薪水论英雄」的格局难道很高?外媒曾发布过一个调研观点:坏脾气的员工薪水比脾气好的员工要更高。事实上,薪水差别背后的原因极多极复杂,咪蒙的文章却简单粗暴滴把薪水差距的原因全塞给格局。所以格局到底是什么?
然后咪蒙又用身边道听途说(实习生的上一个老板)的案例来教(hu)育(you)我们
看清行业大势是格局
:还没毕业的孩子跟着个老板出去创业互联网金融,一年半后公司被收购,刚毕业的他就莫名其妙成为千万富翁了。
我希望所有人阅读故事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
-
一个初创公司,开业一年半之内,公司没死掉,概率有多大?参考数据:
中国公司的平均寿命是2年
,这还是平均了同仁堂这样的百年老店。
-
开业一年半之内,实现四轮融资,随后天价收购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参考数据:知乎成立于2011年,今年D轮;OFO成立于2014年,今年D轮。论风口,
知识分享,共享单车,哪个不比良莠不齐的互联网金融更风口
?
-
初创公司老板,在刚开业就愿意把股份往一没资源二没工作经验的实习生手里送的概率有多大?
在如今大众创业万众炮灰的时代,死在地上的互联网公司遍地都是;
风口上的企业多了去了,能看到行业大势(有格局)的人多了去了,不照样是尸横遍野?
初创公司老板给实习生股份这事,也是相当蹊跷——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肯干努力的大学生啊(当然如果这位实习生个人有背景有资源另说)。
学会共赢,尊重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的确是格局。但这个格局不算罕见,相反合作谈判中一开口就是自己利益的人相当少见。
刚有点兴趣读,就到了该公众号的传统项目——洗脑鸡汤:
酷的是,她还真的以年薪百万的态度在打工。
从不计较什么小利益,每天都在钻研业务,跟她的对头黄经天死磕:
黄经天交5个方案,她一气之下,交10个。
黄经天熬夜到早上5点,她一气之下,不睡了。
……
话说,黄经天为毛还没拿起AK47,把钟小钟突突突了,到底是在等什么?!
我不知道钟小钟妹子读多了咪蒙,就这么疯狂;还是她老板恨她,非得把她写成一个变态。
-
方案,不应该以质取胜的吗?
-
不睡觉,就能更高效更出色吗?
-
不睡觉,就更有钱途吗?以后住院明明是花钱项目啊!
我理解为什么黄经天没拿起AK47把钟小钟给突突突了:黄经天只要机智滴熬一个礼拜,以钟小钟的节奏就基本要进重症监护了,用得上AK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