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珠絮语
来源: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
这个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第一个应该是“妈妈和女友掉水里先救谁”,第二个,恐怕就是“应该选择爱情还是选择面包”。
“我努力赚钱不是因为我多爱钱,而是这辈子我不想因为钱和谁在一起,也不想因为钱而离开谁。如果问我爱情和面包我选什么,我会说:给我爱情就好,面包我自己买。”
原来,当你自己有能力买面包的时候,那个困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个回答也说出了一个道理,就是赚钱的意义,是让自己有选择的权力,或者说,让自己有选择的主动权。
笔者有一位医生朋友,他经常说,自己在工作中最心痛的事情,就是让患者去交钱,但看着贫穷的一家人犹豫再三之后,终究没有再回来。
有些病,明明花钱就可以治,但没有钱,哪怕天平的另一头是宝贵的生命,也只能无奈地放弃。
朋友说,看惯了各种各样的病人,很多时候,钱真的能救命。就算是一些癌症,也有更多的治疗措施可以为病人争取到更长的生存时间。
但有太多的患者和家属,都在高昂的治疗费面前选择了低头。
记得曾有一篇叫做《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爆文,描写了一位北京的中产,岳父染上了流感,经过不停地转院治疗,最终进入
ICU
甚至使用了人工肺仍然不幸病故的过程。
有人说,与其让病人经受那样的痛苦,还不如不治。但有网友留言说出了自己的故事:
“我
43
岁的亲哥跟作者岳父得了类似的流感,用人工肺,插管治疗,在上海中山医院急诊
ICU
救治
20
天健康出院。”
虽然,这样的概率也许只是百分之几,但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难道我们在面对亲人的生死的时候,不应该如此么?
正像作者的夫人说的那样,“即使知道大概率没用,只要有
1%
的希望,我也得上啊。不花这钱,我余下一辈子都不会心安的。”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穷尽了各种治疗手段仍然没有治好亲人的病,而是明知有钱就可能把病治好,却偏偏筹不到那么多的钱,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骑辆自行车,生怕自己会不小心蹭到别人家的小汽车上,开辆普通的家庭轿车,看到
BBA
等豪车横冲直撞也要避让,甚至会不自觉地躲得远一点,生怕出了事故赔偿不起。
但当有一天自己赚的钱买豪车也轻而易举的时候,发现自己就算不开豪车,开车时再见到豪车也不会心里发怵。
同样,当你买不起车时,骑自行车去参加聚会可能会觉得丢人,当你真正有了钱,骑自行车参加聚会自己不会觉得没面子,别人也不会看不起。
在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恰恰是穷人需要在晚会上要用昂贵的首饰抬高身价、增加自信,而真正的有钱人,其实偶尔也会戴假钻石项链。
有句话说得好,
钱给你带来的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豪气,而是可买可不买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