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仁行
“单仁行”是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唯一的官方公众号,11年来,单仁博士一直专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网络营销的系统研究。我们将带你走进网络经营,聊聊治国理政与企业管理,并畅谈企业家个人修为。与单仁行,行更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单仁行

为什么钉钉骂声一片,依然能有1亿用户?

单仁行  · 公众号  ·  · 2018-01-11 06: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今天在开始之前,先来看一下大公司之间的一些竞争和产品数据。

2017年12月27日,阿里旗下的钉钉正式公布,注册用户超过一亿人。


大家知道2013年10月为了阻击微信,马云曾经强行要求阿里人必须每人从外部拉100个来往好友,否则没有年终奖。但是,来往究竟还是死了。


于是2014年12月1日,阿里推出专注于提升企业办公与协同效率的软件——钉钉1.0版本。


马化腾看出了阿里放弃C端社交,从B端的办公系统杀入社交的举动。


据爆料,2016年1月,马化腾曾在腾讯内部大会上放狠话,表示微信要像干死阿里来往一样干死钉钉。


前后短短1075天,钉钉实现注册用户破亿。可见其发展之迅速,就连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微信都不禁担忧起来。

那在钉钉飞速发展的背后,其实玩转了两个概念: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今天就从产品、推广等角度跟大家聊一聊。


1075天,钉钉用户数达到1个亿


2


首先,钉钉靠 “自上而下”从微信手里抢客户。

据腾讯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中的数据,微信用户已经有9.63亿。中国14亿人口,除去部分老人和全部婴儿以外几乎是人人都在使用微信。

那我们来看看微信采用的方式。自下而上,什么意思呢?


就是微信由社群交互为基点,往周边发散,最终逐步包含协同办公,就是今天的企业微信。

怎么理解呢?就是让用户产生黏性之后,由用户自发地在生活、工作中使用。

不信啊,大家可以对身边朋友做个小调查,当初下载微信时是为了生活、交往,还是为了工作,大概90%的人都是为了跟朋友、同学去交流才下载的微信。


当然,今天我们也会把微信用作团队交流、管理的工具,甚至直接使用企业微信来办公。它的功能也从个人社交延伸到了企业社交领域来了。

3


那在微信覆盖这么广的情况下,想要抢夺用户也异常困难。但聪明的是,钉钉找到了它不同的切入点。

自上而下:直接放弃个人社交这个入口,选择从协同办工,也就是B端社交进入。

把产品定义为一款企业普遍适用的OA办公软件。先打动企业管理者,然后由他们在企业内部推行,最终实现用户覆盖。

这就是钉钉聪明之处,市场看起来饱和?没关系,我从另一个方向杀进去。


只是在红海里竞当然很残酷!没关系,就选择从另一个方向,选择不同的受众切入市场,这是典型的蓝海战略思维。


蓝海战略|钉钉从办公场景切入市场,广告暗讽X信不适合工作用


4


其次,钉钉也给用户提供“自下而上”的方式。

钉钉推出的“DING一下”功能就有代表性。一旦有工作任务,领导能弹屏提示员工,反过来,员工也能弹屏领导,提醒和监督领导及时回应需求。

按照我们的常规理解,自上而下的管理就是进行命令式的管理。


比如,领导向员工传达指令。当初马云强行要求团队为来往拉人头,就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推动方式。

那自下而上的管理叫做向上管理,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重要的管理理念:领导即是服务。

原来,领导只是指挥者,现在,领导是服务者。


比如说,当一个员工有了创新的想法,领导者就应该调查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如果可以就给他提供资源和条件,并赋予他一定的权力,帮助他实现这一想法。

5


那作为领导又该如何帮助员工树立自下而上的观念呢?在这里我给出三点建议:

①清晰告诉员工你的需求。


想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成效,那么就需要和员工有效沟通,告诉对方尽可能详尽的要求,和最后想要呈现的效果。

②鼓励员工开放思想,发挥主观主动性。


清晰告诉团队自己想要的结果,放手让团队拿出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计划,而且你可以只要结果,不干涉过程。


③心态转变,接受向上管理。


很多领导习惯了下命令,而不是先听取意见,激发大家参与,引导大家思考。


同时,要想激发员工潜能,管理者必先调整自己的心态,认识到做管理就是做服务。


中兴新地|从“堵”到“疏”不断升级,推送自下而上的精细化管理方式

6


柳传志先生曾经说过:


· 我刚刚建立公司时,采用的是‘由上而下’的方法领导管理团队,也就是我们称为‘指令式’的方法;


· 进入90年代,公司来了一些高素质的年轻人,我就把指令式的方法改成所谓‘指导式’的方法;


· 1995年以后,我就把工作方式逐渐改为‘参与式’——属下提出计划,我来提供意见。

联想的发展,足以证明这种管理方式是成功的。

其实,只要我们能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思维灵活运用起来,你不仅能给公司带来一个好的团队,甚至创造下一个像“钉钉”的产品,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有新的想法欢迎给我们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冯晨  排版、剪辑 |赵睿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酱子工厂  ·  史上最牛紧身裤,看完笑不行!
7 年前
营养师顾中一  ·  晨起喝盐水能排毒?
7 年前
Bank资管  ·  去杠杆下的银行表外业务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