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苼米
感性与理性并存 躁动与平静并存 雌雄同体的现代女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吴清发声 ·  7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A股大涨,原因来了!多家公募发声 ·  昨天  
基少成多  ·  继续薅羊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苼米

柔与韧读书会

花苼米  · 简书  ·  · 2020-03-11 18:13

正文

我们的课程是从阅读、书写、产品三大模块进行的,目前进行到了第二模块的写作。前10天关于读书2次复盘,8节课程。写作课10天,产品10天,已圆满结束。

Day1:阅读本的使用,过程即结果,想要提升读书技能,必须投入5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有了好工具才能记录学习进度和质量,随时翻看哪里懈怠了,哪里正在随计划进行中。

Day2:快速阅读法,解决阅读慢的问题。读书是一种提高价值的技能,所以900~1200是读书人必须达到的标准。

这节课的重点是量化思维,去声读。

1.手眼协作方法

2.减少眼球聚焦频率,用Z、S法去读,也可以像看一幅画一样,每个人的方法不同,可根据自己调节。

3.找关键词:语义单元,找出动词和名词进行阅读。

自己做得还不错,在1100左右,就是需要长期坚持练习。

Day3苹果阅读法:关键点是必须高度集中,高效阅读,1小时看完一本书做笔记并复述出来,适用于工具、视野、认知类书籍。

1.10分钟准备:在书中想要得到什么?为什么想得到?核心就是“提出一个好问题”关于提问题可以从what、how、why3方面入手,先提问题再找书,从书面、腰封、大标题等找出好的可提出的问题。传记类的要从寓意、创作技巧、时代历史背景、人物转折点等入手提出好问题。

2.用苹果阅读做笔记40分钟,碰到李子等其它水果不要摘。重读第二遍后再摘。5个小时看5遍的质量,肯定大过5个小时看一遍。

3.表格中20个(最多)关键词归纳成3~5个重点

4.用5分钟复述出来。

苹果阅读是自己做得比较好的,今天复盘内容又加深了如何提问这个模块。

Day4:如何选书。关键点是先务虚再务实。

三个纬度去选书。

一、从贯穿一生的务虚大空间选择,也就是无用之书,重塑精神世界。

二、产品经理、出版人士,眼光的务实,面对理想,忠于现实。

三、成为职业读书人之前先成为一个读书人。

那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呢?就是玩一种智力游戏,不可言喻的美,找到困顿中的平静。这点在复盘时对我点醒很触动,现在的状态就是太急心功利了,忘记自己是一个爱书之人,读书变得功利,忽略了其中的美!

淘出好书从四方面入手:

1.读文学经典。科幻小说撑大格局,拥有宇宙观,古文和西方经典。都是读得比较少的,科幻没有读过。

2.人物传记,要读个人出的自传,官方认可的,豆瓣高评分的,对标顶尖人物的思维,也可阅读同一主题,时代和同一类的传记。个人比较爱好人物类的,就是没有进行分类和同一主题,需要做分类。

3.口碑杂志,熏陶审美。目前还没开始读。

4.解码书。老师推荐的准备入读。

Day5:提高选书能力,选出高价读物,从两方面入手。着重从硬思维和软思维细分了如何选出一本好书。

今天的复盘发现自己从来都没有做过这样的动作,读书全凭爱好和别人推荐,没有从出版社,了解投稿平台的喜好啊,这个平台是否有人写过类似的稿件啊等。

软思维方面从熟悉的领域,感兴趣的,互联网上去搜索,还有优质的出版社。从复盘中重新发现自己的爱好是人物、文学、个人成长、心里、心灵成长类的,还需要慢慢扩大范围。

如何选出高价读物?市场热门,比较大的出版社,文化名人等推荐的书。可以先从列书单开始。

列书单这其中有四个关键点。

1.精华:提炼3-5个核心精华

2.卖点:封面、封底、腰封上找卖点。

3.痛点:市场细分阅读对象,不同书写给不同人群。

4.特色: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还记得这次作业中推荐五本书就已经耗费了半天时间,个人觉得还是平常输入没有进行分类,从这次复盘开始决定每读一本书就写一个相关的书籍推荐,然后进行分类,这样列书单必要时就可随时拿来用。

Day6复盘

Day7纳博科夫卡片阅读法:把平时积累写在卡片,创作时进行拼接。

卡片样式:300-500字,我见直接摘录原句,表明出处。

我思是自己的想法,启发,打算怎么做?吃力存入,轻松提取,浓缩精华。复盘时这一段启发很大,就是尽量让卡片浓缩成高质量的内容,这样虽然会很吃力,但是为了以后轻松的重复使用。

卡片分类:

智 存入硬核知识。

慧 存入关于道、哲、灵的内容(自己总结的)

聪 存入美的灵动的内容。

明 存入别人的观点,专业领域的顶尖人士的观点等。

甄别素材三要素:

1.打破时间限制的。

2.作者列清单,只写信息流。

3.作者善于用原型和“隐喻”(复盘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隐喻)

4.真情。

Day8主题阅读法:围绕一个主题,用多本书进行阅读,这里面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要搞清楚阅读目的,第二选5-10本书,第三整合输出。

更深的理解了“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这句话”

写书单要有料、有趣、有用,现在就是要去实践,学以致用。

Day9费曼(终极)阅读法:

今天的费曼阅读法来来回回共看了三遍,笔记也是相比前几天的课程最少的,还是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也不像以往那样用思维导图做一个知识总结出来。

但是看到第三遍课程的时候悟出来两个词语,一直在大脑中盘旋,“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甚至怀有一种“敬畏之心”来对待。

看第一遍时觉得还不像前几天的课程有很多可以总结的内容,但是转念一想,之所以放到最后来讲这个“终极阅读法”一定有他的意义所在,当我看到“学习即创造,创造即学习”这句时才知道自己对学习态度显露出来的小小的傲慢态度,也赶紧压制住这种内心的一个声音“这么简单吗?”看第二遍。

第二遍中看到“凡我不能理解的,我就不能创造”这句话,反反复复在脑海中想了好几遍,问自己:这句话看似简单又有点深奥,在深入的讲一层什么逻辑呢?也试图将费曼阅读法真正想传达的内容吃透,所以第三遍时悟出“大道至简”“大智若愚”两个词。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也是告诉我们一个至深的道理,很多看似简单的道理若不去实践就是无用的道理,若前几天的学习方法是讲究方法,费曼阅读则是精读、反复思考,从而为创造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成为某领域的精尖和专业人士。

Day10复盘

Day11找回创作初心。

先说一下,从第二阶段开始就没有得优卡了,从心理上有点懈怠,作业也交得马虎,今天课程又专心的把自己没明白的点进行了回顾。

初心是所有结果的起点,所有环节中最重要的。个人平常也写文章,还立下了要每天一更文的flag,这两天开始别说更文了,作业都交不出来,回顾以后发现初心变了,变得功利,根本写不出有营养的东西。

没有套路要有方法和模板,从文笔鉴赏角度尝试创造出美。这点自己做得比较好,每次写作业前都会先抄写美文,也是会一直坚持下去的。背诵美文还没有做到。

务虚:重新体会文字之美,写出自己的东西。

务实:穿插读书稿、拆书稿、精读文章、分销文案、书单等。

秘笈:经时间大浪淘沙的名家的大作、千古名篇,多抄写和背诵美文。输入=输出。

写自己的故事,如实写,我手写我心是最有力量的文章。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视角,如实表达就是种规格很高的写作品质,不停吸收,不停消耗。

这一点也是解决我的困惑,开始写东西时还会有人说写得挺细腻的等等,慢慢的开始为了追求阅读量,粉丝等开始学习“套路”,慢慢的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Day12用纳博科夫卡片法,积累创作素材。“能积微者,速成”

卡片是最小的创作单元,对标顶级人物,用费曼阅读法去读书,用纳博科夫卡片法去写,这就是思维的武器,就可以扔掉手中的小米加步枪了。

我见:摘录金句,有感悟的原句并表明出处。如无必要,不增实体。如果我见是摘录实在的金句和观点,我思的部分就虚一点,比如补充一个例子等。如果我思的部分是虚的,如一段故事等,我思的部分就可以写故事里的得到的启发,金句等,密度大一些,以便以后文章可以进行扩充,把握住能把握的点点滴滴!

Day13建立自己的创作回路,一边输入一边输出,从此爱上写作。

写作没水平就是思维世界决定的,一个人思维是乱的,就会凭经验,情绪做决定,现实生活中也是混乱的,因为思维产生行动,行动产生结果。所以要从两方面升级算法。

思维方式:主动去搜集信息,吸收内容。

优化思维:行动模式,坚持写、读,找到方法和技能。

这个算法就是通过对因果的预测——行动——结果好的坚持优化,不好的修正迭代,拆解底层逻辑。

要做微积分而不是做加法(多读、多写、多投稿),一边输入一边输出,自己进步的这个回路迁移到创作回路。就是去学一个东西,我是如何学会的,学会了不要忘记。写卡片,我是怎么写出来的,然后背下来反复使用。这个过程就慢慢行成了自己的创作回路。

Day14复盘

Day15中国古典文学指传统文化精华部分,没读过四大名著是知识结构的缺失,美的缺失。

写作的心智能力极高,只要将心注入,不担心AI

古典文学的作用:通过研读经典不断把自己融入主流,影响更多人,改变更多人,进而改变世界。

经典和名著:最厉害的人群是智慧的凝结。不读经典可能整个缺失进入最高主流最高级的精英群体的机会,无法进行交流。

古典作品定义社会文化,在信息输入端必须加入传统内容,不仅要“我手写我心”,也要把自己融入主流。

语言不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就是思维本身,调整思维就是调整语言,调整语言也能塑造思维。

如何提高文气?

1.用费曼阅读法反复阅读。

2.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帮助我们消化理解。

古诗词这一块读得也是比较少,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做得还不错,需要做的就是把欠缺的知识结构补充,实践起来。

Day16英雄之旅的模块收获很大,平常写作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这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圆满故事该怎样写出来,写完以后再往里面补充内容。

Day17开始不明白为什么抄写名家名篇,老师让做就照做。但是慢慢地发现了文字之美,每个大家写出的风格都不同。鉴赏比较以后才能慢慢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方向的风格。输入等于输出,也在书籍选择上更加谨慎,现在所有的美文都抄写了一遍,开始抄第二遍。

Day18书评内容是自己理解很不错的作业。因为平常就有批判性思维,总是爱找茬,要做的就是对一本书精读,然后加入自己的想法,还是要有充分的阅读量,这个是需要加强的。

Day19分销文案这一块最大的重点就是“用户思维”,这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现在用户的角度按不同的方式去写,自己没有尝试过,可以从分销书籍开始。

Day20:精读文章

今天课程中提到的信息流开始没有完全理解,我们平常在总结复盘课程时不就是列清单吗?所以结合课程内容试着不列清单总结复盘,然后用一篇小文章的形式打卡复盘作业。两个小时完成抄写《心之力》。

我觉得精读文章是最考验作者阅读面积,知识储备,选书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积累而行成的原创风格,需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所以前面学习的阅读法和卡片法都在为这个精读原创打基础。

重中之重就是写卡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原创内容的可读性和密度,这个是需要持续的输出,行成创作回路,为原创打基础的最重要环节。

Day21:写作复盘。

产品模块:

Day22:作业见word文档。

Day23:听书稿

️ 听书稿:音频+文字形式的读书产品

️ 魅力:增加了“重叠时间”让人有价值感。

写出一篇完整听书稿有三部分:

.心法

自然语言=口语话=音频语言

如何创作出自然语言的听书稿?

1.交付:读者交付时间给你,你交给读者一本书的精华内容。

如何做到交付?

前倾45°表达欲,服务于读者,把长篇累牍的信息变成“老妪能解”,扮演导游的身份。且不可像晒鱼干一样把内容缩减,要把自己当成一块幕布,把知识展现给读者。

2.线型:有开始、有中间、有结尾的信息流。

起点:读者心里已有的信息基础。

终点:要对读者交付的信息。

模板:

开头点题: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精髓

中间破题:为激发听众兴趣,可写生活场景、故事等。

介绍作者:对书进行二次创作不要照搬网络内容,30个以上雷同字数就会退稿。

告诉读者在这本书能得到什么

结构:总——分——总

总:对书和作者进行介绍,告诉这本书能得到的好处。

分:3-5个分论点进行论述

总:对整本书进行总结。

整个论述要采用金字塔原理:

纵向上:上一层必须是下一层的思想总结。

横向:每一层思想必须在一个逻辑范畴,做到“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

听书稿过渡句:每一个分论点结束时要做一个小总结,在行文上承上启下、自然、流畅地过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