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湖北工信
“湖北工信”公众号由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围绕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及时发布新闻信息、产业发展动态,解读重要政策,全力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有效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已确认:全部关闭!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  昨天  
厦门日报  ·  医院存有过期药品,当地官方通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湖北工信

长飞先进武汉基地晶圆产线量产在即 达产后可满足144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需求

湖北工信  · 公众号  ·  · 2025-02-17 17:00

正文

开年以来,位于中国光谷的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项目持续加快厂房建设和设备调试进程,冲刺4月底、5月初量产通线。

量产通线意味着生产线的各设备、工艺环节衔接打通,能够全程顺利生产指定的、合格的芯片晶圆。

2月10日,位于中国光谷的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项目一片繁忙景象,设备工程师们在晶圆制造车间内紧锣密鼓地调试设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通讯员 董艺虹 摄)
2月1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夜访长飞先进武汉基地,感受项目建设的火热氛围。
21时,从高新大道拐入未来一路,沿途一片静谧。车行5分钟,长飞先进武汉基地的硕大厂房映入眼帘,密集的灯光照亮夜空。
探访项目,不时可见车辆、人员进出。“每天晚上都有100多名建设人员加班加点。”承建方——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项目负责人万军说。
21时30分,记者戴好安全帽、穿上反光马甲,跟随万军走进生产调度大楼。一楼大厅里,泥瓦工张师傅点着一盏LED灯,正在铺设地板砖。
“晚上室外施工不方便,室内能赶一点就赶一点。”万军说,去年6月全面封顶后,项目部持续加大人员、机械设备投入力度。目前厂房建设接近完成,收尾阶段主要开展幕墙安装、内部装修和园区绿化等工作,参建人员超过1000人。
生产调度大楼通过连廊与晶圆厂连接。22时,记者换上防尘服,在湿法工程师洪绍鑫的带领下参观产线。
面积近乎半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车间里,生产设备整齐安放。上方,具备全球领先水平的智能送料天车正在“欢快”试跑。穿着蓝色防尘服的工程师们三五成群,调试运行参数、探讨流程优化。
年前,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首批100多台设备进驻车间。“比如这组湿法设备,主要负责晶圆蚀刻、清洗等关键工艺,药水配比精不精准关乎产品良率高不高,要确保生产流程稳定、均匀,误差波动小,投产前的密集调试不可或缺。”洪绍鑫说。
去年11月底开始,200多名工程师陆续从长飞先进芜湖基地来到武汉。2个多月时间里,大家“5+2”“白加黑”,马不停蹄地安装、调试设备。过年期间,100多名工程师放弃休假坚守岗位,为的就是让设备运转再稳一点、投产时间再早一点。

长飞先进武汉基地总投资超过200亿元,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与生产,达产后每年可生产36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可满足144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需求。

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力电网、轨道交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而我国拥有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的最大应用市场,发展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对于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长飞先进武汉基地展厅内的墙上,5组数字引人注目——2023年9月1日,破土动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