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着不计其数关于“滴滴顺风车车主再杀人”的报道,而内容也多夹杂着作者的个人情感希望置滴滴于死地,也不乏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企图借助这“人血馒头”一步登天。
全国下线
又一名顺风车车主大笔一挥,在滴滴出行“生死簿”上勾掉了一个乘客名字。
8月24日,一位
年仅20岁
来自温州乐清
的花季少女赵某
在
乘坐滴滴顺风车从虹桥镇前往永嘉途中,惨遭车主奸杀弃尸不幸遇难。
据赵某朋友反馈,
案发
当天13点30分,受害者在微信群中里表示已经上车。
39分钟之后,受害者向朋友表示,“
车进入无人山区,有些害怕”。并让朋友帮忙联系滴滴客服。
14点14分,受害者正式发求救信号,在打出“救命、抢救”后失联,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直至8月25日凌晨4点,当地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后,确认钟某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
就在警方破案不足一小时后,滴滴出行发布了千字公关文,内容不再赘述。
引用网友的评论就是
“你看这不是我的错,但我依然把这个锅背了,而且还是加倍赔偿。”
而公告中的那句,“给予3倍的赔偿”
网友“十三姨”直白的将其解读为,
“你们尽管死,我们有钱,我们负责赔”,
并收获了无数点赞。
最新消息,
8月26日今天上午11点,滴滴出行官方发布了《关于乐清顺风车事件的自查进展》。
在进展中做出了三点决定:
1.
自8月27日零时起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
2.客服体系继续整改升级。
3.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
26日下午,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公安部门,针对上述事件,对滴滴公司开展联合约谈。
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加快推进合规化进程,严守安全底线,切实落实承运人安全稳定管理主体责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
死性不改
“希望出事的是柳青本人或者是程维的老婆。”
网友“喝酒就吐”在微博中如此评论道。
仅仅18个字却道出了众怒,为何出事的又是顺风车?无数舆论发出质疑。
VZOO科技方面获悉,滴滴顺风车业务最初的设想就是
做社交
,甚至在文案中也提到了通过顺风车可以
恋爱、结婚
,这也不免让部分别有用心的司机心生歹意。
显然,顺风车的场景设定滴滴管理层是知情的,而其中需要面对的风险大家也心知肚明。
这样来看,
正是
滴滴出行这样日积月累的“玩忽职守”再一次让顺风车车主成为了掌管乘客生死的“活阎王”。
而滴滴客服(疑似外包客服)
让人作呕的
态度则成为了“催命小鬼”,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滴滴方面的承认。
滴滴出行在公告中表示,“没有及时处理之前的用户投诉,在安全事件上调取信息流程繁琐僵化”。
回顾24日当天,被害者在14点14分失联之后,其朋友15点 42 分便立即联系滴滴平台寻求帮助,滴滴滴滴平台表示“将有相关安全专家介入处理此事,会在1小时回复”。
然而,在等待的第一个1小时里,被害者好友曾7次致电滴滴平台客服,确认事情进展。
但根据公开与滴滴客服的聊天记录显示,滴滴客服只是机械地反复回复几句话,包括“一线客服没有权限”、“在这里请您耐心等待,您的反馈我们会为您加急标红”,甚至在一小时还差十分钟的电话里客服表示“一小时还未满”。
让人震惊的是,在当地警方介入后,滴滴方面仍以保护隐私为由拒绝透露车主信息。
对此,有声音戏谑道,“没有苹果的命,得了苹果的病。”
但事实上,滴滴出行完全有能力也有义务避免不幸的发生,只不过滴滴“选择性失明”。
8月23日下午,就曾有女乘客投诉钟某
图谋不轨,同时该乘客明确要求
封停其账号,但直至赵某遇害滴滴方面也未有任何作为。
不容忽视的一点,早在三个月前在轰动一时的“郑州空姐奸杀案”后,滴滴方面曾
陆续出台了多项整改措施,但从当下反馈来看似乎没有任何成效。
有细心网友反馈,目前滴滴已经将此前关于“郑州空姐案”的道歉声明删除。
如此龌龊行为,
引来了新一轮口诛笔伐与“删除滴滴”潮。
人性之恶
在这次谋杀案中,鲜为人知的一点是,杀人凶手钟某与之前郑州空姐案的凶手存在一个共同点——网贷严重逾期。
据悉,钟某曾在20多个网络平台前后贷款50多次,可以说是耗尽了自己最后一点信用。
与此同时,钟某也是一个多次创业失败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钟某就是一个十足的“屌丝”。
显然,在债务与创业失败的重压之下,钟某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就在案发前钟某曾回家探望过自己的母亲随后便选择了手段残忍的犯罪。
那么,在舆论欢狂欢之后,或许我们更应该多多思考,滴滴出行真的能防止罪案发生?
顺风车真的是个错误?
滴滴出行又到底做错了什么以至于引来焚身之火?
事实上,答案你我心知肚明,滴滴出行无论做出怎样的安全措施都不能将罪案的发生降低为“0”,
人性的恶
连法律都不能有效约束。
也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无论滴滴出行推行了怎么样的安全措施或是提升准入门槛,赵某也绝不是最后一位受害者。
而从行业角度出发,顺风车这个产品本身没有任何错误,
在滴滴出行全部业务线中,也只有顺风车算得上真正实现了共享经济,理应大力扶持。
滴滴顺风车上线
3年服务10亿人次,在今年春运期间顺风车更是缓解了春运压力,共计3067万人次乘坐跨城顺风车回家和返程是顺风车为社会交出的成绩单。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顺风车的,主要是价格低。”也有部分网友在怒骂声遍地的微博中留下这样的评论。
或许,群众的声讨本意并非想让滴滴关门大吉,而是希望滴滴出行能够担负起一个垄断者应有的义务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