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不断进步,活出精彩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印象笔记  ·  印象多维表格,晚到刚刚好 ·  昨天  
混沌学园  ·  俞敏洪演讲全文:做对了,才能做好 ·  4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人生低谷时,熟记曾国藩的这8字箴言! ·  5 天前  
人生研究所  ·  宋仲基都官宣二胎了,她却仍被全网念念不忘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改变自己

做个不着急的聪明人

改变自己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5-05 06:29

正文

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改变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百度智能汽车产品负责人 |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大家着急上学,着急毕业,着急工作,着急赚钱,着急退休。可是,那么早退休干什么呢?我碰到的那些财务自由的人,如果早早的就进入退休状态,整个人就会基本废掉。所以,早早退休这个想法早已从我的wish list中划掉。我希望自己一直能工作到老,享受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工作会让我保持活力,维持社交圈。当然,我希望尽早一天达到「不为钱而工作」的状态,即这个工作的收入多少不影响你的择业选择。


所以,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不要太着急,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该来的迟早要来。


做个不着急的聪明人

by 肖璟 


- 1 -

前不久我们部门打算招几个小朋友,筛选简历时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简历日趋「碎片化」——数量惊人的工作经历,但没有一份超过1年。


也不是不能理解这种「着急」,毕竟身处的是最最浮躁的创投圈——大多创业者都想着快速融资、炒身价,不愿扎实地打磨业务。这种浮躁也传导到员工身上。


不仅创投圈如此,有次回麦府找以前同事叙旧,他们抱怨:「现在的小朋友大多不愿做脏活累活,没几个月就一言不合换工作。」


不单单工作方面,个人生活方面亦然——身边能坚持健身坚持读书的人寥寥可数,买了一堆健身装备一堆想看的书,有哪些不是在衣柜书柜上积了灰。


这一切的原因都很简单——你急了。而且,越聪明的人,往往越容易着急。


那么,你为什么会着急?


一个人之所以着急,是因为在自我能力成长时,发现实际用时比预估用时要长得多。


- 2 -

之所以说越聪明的人往往越容易着急,就是因为他们的预估用时特别短。


同事兼好友R是个超聪明的90后,能干,常有各种好玩的创意,用老板的话来说是「一个人可以当三个人用」。


R的学习能力很强:尝试新事物时,往往可以很快抓住要领。比如学跳舞、乐器,很快可以成为同期里的佼佼者。


然而,每当他意识到自己没办法很快地成为那个领域里头的前1%的人时,他就会放弃练习。觉得继续付出时间不值得。


「我知道自己有点着急了,但总觉得可能有些领域我可以很快掌握,快速成为专家,所以我一直在不同领域不断试错。」


R对自己成长的预估用时之所以短,是因为他对标了自己过往的成功。


他聪明过人,所以人生道路颇为顺遂,并没有遇到什么重大挫折,自小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习惯了成功的聪明人,自然对自己有了极高的期许。所以当他尝试跳舞、乐器这种需要时间浸淫的技能时,他并没有体会到过往习惯了的那种「快速成功」的实时反馈带来的快感,进而归因成「自己没有天分」,于是便开始浮躁、着急。


另外一个影响预估时间的,往往是你的参照对象,也就是同侪压力(peer pressure)。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聪明人身边不乏聪明人,接触到的「成功者」自然也多。


好友Maggie是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高级投资经理,智商情商双高,也因此在过去几年晋升飞快,每年业绩都是公司前1%。


前段时间和她约饭,席间我们聊到peer pressure这个话题。


她提到说,早前有个饭局,几个VC/PE圈的朋友在聊一个项目,有个朋友表达了对那个项目的兴趣,顺口说了句:「要不我个人跟投个5000万好了?」


当下她有点惊讶:「那个朋友和我年龄相仿,却可以随随便便丢5000万到一个风险极高的项目里头。」


她坦言,身边实现财务自由的朋友越来越多(包括不少早年买房的朋友),她着实开始「着急」了。


再就是媒体对「年少成功者」的吹捧。


创投圈是个典型。比如「90后创业者」这个火热的标签。除了媒体的吹捧,甚至还有VC成立了「90后基金」。


两年前我还在为自己的创业项目融资时,某知名投资人知道了我是80后末出生,还戏谑:「你应该去把生日改成90年,这样更好炒作。」


即便现在身边的朋友们对「成功」有了更多元化的定义,已经不局限在财富这单一维度上,但媒体和社会舆论则不然。在媒体的鼓吹下,大多年轻人都在期待着「年少成功」、「一夜暴富」。基于偌大的同侪压力,每个年轻人都在对标参照对象,想方设法找捷径,希望快速实现财务自由。


然而他们却没发现,挑选参照对象,本身就错了。


这些「年少成功」的案例是否谁都可以复制呢?答案自然是一个大写的NO。我们来看看「90后创业者」——


我们在选参照对象时,犯了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的逻辑谬误。我们只看到了被媒体报道的光鲜90后创业者,却看不到大多的90后创业项目都夭折了。(包括我的,哦我算是泛90后…)甚至有不少过往被吹捧的明星创业者也跌下了神坛(比如神奇百货)。用统计学的话来说,这些你看得到的成功案例,大多都是outlier,都是个例。


此外,我们在看待这些结果时往往也犯了归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毕竟这些所谓的「成功」都不能进行片面归因,它们都是多变量造成的结果,而不单单是「能力」的反映,至少还有另一个关键变量的影响——有个朋友以前在硅谷当记者,曾访问了一圈独角兽企业的CEO们,当被问到「你觉得你可以如此成功最主要是因为什么」时,70%的CEO们都回答:「Luck.(运气)」


鸡汤鸡血被打多了,自然是太过容易着急了,不妨对自己宽容一点,给自己预估多点时间。


一方面,预估时间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直沿用过往对自身能力的评估标准;另一方面,选择参照对象时也尽量避免幸存者偏差与归因偏差。



- 3 -

调整了预估用时后,我们开始挽起袖子干活。我们却发现,实际用时特别长。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超级简单的公式:


* 总工作量:比如一共要看400页报告

* 实际用时:度过的总时间,比如看完所有报告需要5天(120个小时)

* 工作时间占比:比如一天看8个小时报告,则工作时间占比为8/24 = 1/3

* 效率:单位时间产出,比如每小时看10页


转化一下我们不难发现:


根据这条公式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如果你的实际用时特别长,要么就是因为总工作量太多,要么就是因为工作时间占比或效率太低。


先说说总工作量。


要学会一样技能、抑或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时间本来就是不能跨越的。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头有提到过,一个人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的追求——知识和技能。


这里解释一下两个概念的不同:



知识的获取一般通过实践或看书两种方式来获得,前者即一手研究(primary research),后者即二手研究(secondary research),二手研究也可以通过专家访谈(书籍本来就是专家们对知识的梳理),知识的评价标准是深度和广度。行万里路或读万卷书,都需要时间。


技能则可以通过不断练习获得,技能的评价标准是熟练程度。练习也需要时间。


这与《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一书核心观点一致:若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付出一万个小时的努力。


一万个小时是什么概念呢?1天8小时1周5天的话你需要花上快5年。


而且,即使是拥有快速学习能力的「聪明人」,一样需要沉淀。


22岁的莫扎特轻而易举地写出一部部经典作品。不过很少人知道他4岁便开始学琴,6岁生日前,他的音乐家老爹已经逼着他练了3500个小时。


毕加索的发迹自然和他过人的商业能力有关,但他对绘画能力的打磨才是他名声大噪的关键——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你可以在馆里见到无数小纸片或小手帕,上面是毕加索的绘画手稿,都是他「不挑时间地点」的绘画练习。


所以总工作量其实是恒定的,就是那么多,每个人都绕不过的。


接着说说工作时间占比。


大部分人都是8小时工作制(也就是一天有1/3的时间在工作),所以要缩短实际用时也不难,每天学习、工作久一点便是。


做投行咨询的人成长得很快,除了工作性质外,更是因为他们每周工作80到100个小时。套用一万小时理论,1周80个小时的话10000小时只需花上两年多。


如果不是这种虐人的工种也无所谓,你可以在工作之余保持阅读习惯,阅读你专注的领域相关书籍,或者与相关领域的专家约上几顿饭,实际上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了你的一生」之类的职场鸡汤,不无道理。


最后说一说效率。


效率低主要由信息过载引起。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习惯了每天无数未读信息的节奏。隔三岔五就要回下微信、刷下朋友圈,生怕错过什么热点,生怕被朋友落下。这种现象被称为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症)。


于是我们渐渐浮躁,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比如读书和健身。


我个人为了改善这种FOMO现象做了两个努力:一是买了副降噪耳机,戴上后世界都清静了;二是我把微信的通知功能关闭了。


而好朋友寺主人则做得更为极端:她停用了微信。


寺主人是个自媒体人,知乎大V微信大号,所以她的工作内容很大比例是需要专注的研究和创作。


某天,她在停用了微信两个月后发了条微信:在告别手机的这段时间里她成功:写完了1本书;看完了3本书;每天10点睡6点起;每天运动半小时;公号从时尚榜十几名一下窜到第二名。所以她决定以后一个月只用一次微信,有急事唯一能联系到她的就只有电子邮箱。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办法这么做,不过,你可以从停用微信通知开始。


效率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你的技能树可能会逐渐不适合市场现状。


所以我们需要持续学习,换句话说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才能保证效率。


前段时间我跟以前一起创业的技术负责人闲聊,说起「着急」这个话题,顺带吐槽了一下很多人不切实际的「一夜暴富」的幻想。


他说:「其实谁不想呢,尤其是创业圈子里,这种想法更被放大了,而且曾经也感觉并不是很难。不过我确实比较庆幸自己一直坚持写代码、学新的技术,即便创业的时候也在写代码,才能在团队解散后市场最差时找到工作。」


蛮赞同一句话:真正的「铁饭碗」,不是一份稳定的不会丢的工作,而是你掌握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找到工作的技能。


稍微总结一下,如果你觉得实际用时太长,10000小时的工作量是绕不过的,想加快的话也不是没有方法——


要么每天多干一些,好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1天12小时1周6天的话10000小时只需要花上两年多;


要么手脚利落一些,靠自控力让自己专注、持续学习最适合市场的技能,干一个小时相当于别人干两个小时,时间自然缩短一半。

- 4 -

过往跟朋友分享投资理财知识时,常常会提到运动和投资的一个共通点——不能着急。


运动时,比如游泳,隔壁赛道的泳者可能会暂时赶超你,这时若你乱了节奏,急着追上去,往往会打乱自己的呼吸,随后往往是呛一大口水,难受得可以。


投资理财亦然:牛市高点,眼红身边的人的高额收益,于是放弃了过往的稳健投资策略,高点入市,为国接盘。


无他,就是太着急了。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了不起的狐狸君(id:fantastic_fox)

作者肖璟(狐狸君raphael),现就职于小赢科技。连续创业者,两个创业项目接连进驻氪空间。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曾在Google打过工。互联网金融跨界人士,著有冠军畅销书《风口上的猪》。

封面图 by Brandon Land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


「文艺青年」曾经是 loser 的代名词,指那些充满理想,但是却无法靠这种理想安身立命的年轻人。但最近几年却迎来了重大转机,而且这种转机的趋势愈发明显:理想和面包不再对立。本周末的会员语音,我就来谈谈我所看到的现象,以及讲讲作为「文艺青年」,如何能赢得更好的生活?语音主题命名为:文艺青年的春天。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张辉:今年春节期间,很多平时很少联系的朋友,主动给我发大红包,称赞我的朋友圈是一股清流,对他们很有启发。其实很多一面之缘的朋友,后来都因为我的朋友圈,和我熟悉起来。我也因为朋友圈,不经意间获得很多机会。上一期我的会员语音「如何经营自己的朋友圈」提到如何把自己的朋友圈打造成自己的社交名片,从而为自己迎来更多的小确幸,更多的幸运和机会。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


@会员   梅子

非常感谢改变自己公众号,去年加入改变自己的会员,一直在听语音,但从没做过反馈。这次也是出于因为想加辉哥的微信。我从去年上半年,因为不想分享了自己,觉得自己的生活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让别人看的理由所以关闭了朋友圈的分享,也把原来的东西全部删掉了。为了让辉哥对我原来的朋友圈有一定了解,我说一下我原来的分享类别,喜欢听的歌曲,喜欢看的电影,喜欢的风景,基本上就是这些内容。都是基于自己的喜好,听过这次语音,我想自己可以做些改变,喜欢电影可以看完后写下观后感,旅游的游记,把兴趣变成一种特长,还有就是要坚持,原来只是随意没有刻意,我想这也是刻意练习的一种方式。最后,还是希望辉哥能够看到我的反馈,我希望能够学习辉哥朋友圈的模式,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另外,我37岁公司女职员,最近工作生活迷茫,也想通过这个朋友圈的平台开拓自己的另外一面,另外一种生活。谢谢辉哥和彭萦。


@会员   文文

这次分享让我想到去年年底自己的状态非常糟糕,情绪非常焦虑,意识到这个状态以后我开始改变自己,年底加入了改变自己会员,一边学习一边制定改变自己的计划,同时,通过朋友圈展示自己的改变。我一是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研究心理学相关常识,通过朋友圈展示一些正能量;二是开展一些积极的活动,我积极的去感知这个世界的多彩,运动健身、逛博物馆,每个周末给自己做精致的早餐等等,自己感觉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通过朋友圈的展示,也感染了很多朋友去改变自己,向越来越好努力.越来越多的朋友说要向我学习,我很开心能够通过朋友圈展示,记录自己的成长,也带动更多人改变自己。非常期待能加上辉哥的微信。


@会员   哎哟喂

谢谢辉哥,您的分享对我而言帮助非常大。很喜欢旅游,过去也非常喜欢分享好看的旅拍照片,每次都能够得到非常多朋友的好评,以至于朋友们都希望跟我一起旅游,因为我一个人就能完成取景、动作设计、拍照、修图,而且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完全能够把白日奔波的劳累抛之脑后,做到全然不顾。但是,后面因为工作之后朋友圈多了很多的同事和客户,我为了塑造自己在商务场合更为专业的形象,就不敢再公开分享这些照片。但是辉哥的语音,帮助我解开自己的心结,既然我喜欢、我擅长,也有喜欢我照片的顾客群,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我想要塑造自己的专业和深度,照片内容和文案表达上面,展示自己深层次的理解和见识,而不是掩盖心意地刻意逗逼。最后的最后,再一次感恩辉哥,对我的点醒。祝您也有美好的一周❤️


@会员   雪梨

在辉哥的语音中有2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人脉是相互的;二是sell yourself 。

人脉是相互的,好多所谓成功学的书都在倡导所谓的拓展人脉,还有所谓的成功学中在不断的鼓吹成功的要件80%是人脉,渐渐的人脉就成了你要认识牛人,不断的认识人,不断的拓展,但是慢慢的发现那些所谓认识的人,只是躺在你名片夹冰冷的名字,抑或者是你微信里的睡眠账户。

就像自己过去由于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些牛人,但是你却没有能与牛人进行对话的能力与平台,你们之间没有交集,你没有吸引牛人的地方,因此,人脉不是单方面的攀附,而是相互的吸引,所以拓展人脉的第一步就是不断的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人终其一生都在sell yourself,过去我一直对这个观点很抵触,有时甚至很讨厌那些爱“表现”的人,认为那是在作秀,但是往往是这样的人有更多的机会,但是,有时转念一想,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总是看品牌,在令郎满目的商品面前,我们挑选的一定是你熟悉的,但什么是你熟悉的呢?一定是你经常听到的,经常做广告与推广的产品,所以,这和我们自己的品牌是一样的,你需要推广,需要“表现”。


本周新加入会员的专属福利:


张辉:朋友圈也需要「经营」吗?怎样经营朋友圈?如何把自己的朋友圈打造成自己的社交名片,从而为自己迎来更多的小确幸,更多的幸运和机会。从现在起,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上一期的会员专属语音《如何经营自己的朋友圈》作为额外福利。

想知道会员能得到什么?↓↓↓点击阅读原文,10 秒钟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