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其市场份额暴跌的步伐一致,三星关闭工厂的速度也是接连不断。
最近,又传来了它关闭最后一家在华工厂的消息。
根据路透社报道,三星已经正式关闭了位于中国惠州的最后一家手机工厂,打算将三星手机的生产全面转向印度、越南等国家或地区。
原因为,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三星希望通过停止在华生产手机,用以提高其在全球的生产效率。
这也就意味着,以后在咱们国内已经很难发现三星手机制造工厂的身影。一般来说,巨头们关停工厂是常有的事情。可关键在于,它是三星啊,不仅在华市场份额暴跌至1%,并且此次关停的工厂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三星惠州工厂比众多95后的年纪还要大,设立于1992年,厂区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拥有40条GSM/CDMA/3G手机的生产线和30多条SMD全自动化生产线,曾经是产量最大的三星在华工厂之一。
以2017年的巅峰时刻为例,惠州工厂就共生产了6400万台手机。
只不过后续随着三星手机出货量的不断锐减,该工厂也很难再复以往荣光。
另一方面,早在2018年之时,三星就已经关停了位于深圳和天津的两家手机工厂,原因同样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
所以,结合三星的这几年动作----在华手机江湖失去霸主地位,还接二连三的关厂,总是让众多网友有一种三星手机日渐黄昏即视感,甚至是有退出中国市场的可能性。
那么,这是否又真的证明三星不行了?
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在三星身上上演。
冰的是,三星在2019Q2的中国手机市场当中,出货量为800万台,市场份额仅为1%。
当然,这个数字从2017年开始,就处于暴跌的阶段。
火的是,在全球范围内,三星手机依旧还是出货量老大。
根据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三星手机全球销量为7550万台,市场份额达到22.7%,同比增长5.5%。
紧随其后,这是华为第二、小米和OPPO位列第四、第五。
不难看出,在全球市场当中,三星手机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
但随着手机市场不断饱和,流量红利逐渐见顶,再加上在中国市场郁郁不得志。
因此,节约生产成本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正如三星所说,将工厂搬离中国,将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说白了,其实也就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要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劳动力较为低廉的国家或地区。
有资料就显示了,截至2018年4月,三星在越南的投资金额高达173亿美元。在当地就已经建设了8个制造工厂,用于生产电子零件、智能手机等。
而放眼整个江湖,和三星有相似操作的也大有人在。比如,隔壁的索尼,在今年3月份之时,就主动关闭了其在北京的工厂,同时有将生产迁移到泰国的打算。再到游戏厂商任天堂,也表示过会将部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越南,以实现生产基地的多元化。
所以,当三星的工厂在其他地方已经落地生花,关掉在华劳动成本,租金都相对较高的工厂,也是意料之中。
但不管三星怎么折腾,它必须要面对的事实是----想要在中国市场找到昔日的辉煌,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一切衰败始于鼎盛。把时光的指针拨回好几年,智能手机的大门刚刚打开,三星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思路,推出的Galaxy和Note系列手机在中国市场销量非常火爆,巅峰时期一度占据着20%的市场份额,甚至是超过了诺基亚和苹果。
而它的崩坍,则是由诸多因素造成。
其一,是专注于高端定位,却忽略了拥有强大力量的低端市场。
定价过高加之后期设计并没有做到性价比,无法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从而导致用户转向其他手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