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辩论赛喀什赛区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指导,
上海二中院、
上海法治报社、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喀什地区中院、喀什地区教育局等共同主办,上海援疆教育集团协办。
从上海到喀什,为何要跨越万里举办这场校园法治辩论赛?
“我了解到这一辩论赛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有没有可能将这样优质的比赛带到喀什?让喀什的学生们,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学生们也有机会在辩论赛中更好培育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提及办赛初衷,上海法治报社主编罗震光表示。
“首次在喀什地区办赛,让我们很惊喜。
”
上海二中院副院长蒋浩表示,“希望这一赛事活动可以让喀什地区的青少年在交融互鉴中汲取智慧,收获成长和友谊。”
根据安排,此次喀什地区决赛获胜队伍师生代表将受邀来到上海参与“至正之旅”系列活动,与上海青少年面对面切磋,手拉手交流。
由于是喀什地区首次举办校园法治辩论赛,于参赛的学生而言,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接触和参与辩论赛。
喀什六中参赛选手、高一学生郑慧子就是其中之一。
“太有意思了,明年我肯定还要参加。”在郑慧子看来,尽管她所在的团队最终没能夺冠,但“过程中的收获,远比比赛的结果更重要。”她分享了一个备赛中的小故事:“当时我们正在讨论一个议题,4个人持3种不同观点,大家各持己见很难统一,最终通过观点整合的方式达成了共识。我觉得这个过程本身就很难忘,也是辩论的魅力所在。”
对此,莎车一中参赛辩手、高二学生阿卜杜克热木•麦麦提深有同感。“虽然我们夺冠了,但是我觉得辩论赛其实没有真正的输赢,我们在台上的交流交锋都非常精彩,这才是辩论的意义所在。”他说,“辩论的交流是有灵魂的,是思维火花的碰撞。”
“第一场刚上去的时候,我们有点太紧张了,打的不太满意,第二场就好多了。”赛后,巴楚二中参赛辩手、高一学生吕佩源显得有些遗憾。
“明年有机会我还想参加。”吕佩源告诉记者,他本身就很喜欢法律,“查阅资料、学习法律知识、辩论运用,这次备赛比赛,让我更加感受到法律的魅力,也更明确未来的方向,我想报考法学类专业,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次辩论赛,更像是一颗种子。”上海教育援疆总领队、喀什六中校长肖铭表示,非常感谢主办方能将这样的赛事带来喀什,给喀什地区的学生们一个舞台。
对于校园辩论赛这样一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方式,莎车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李东轩认为效果显著,
“
这次的辩论赛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未来的青少年普法工作中,我们也将探索创新更多元化、互动性强,学生们更感兴趣的方式。
”
“希望活动能撒下一颗法治的种子,助力深化全面依法治疆,更好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孟庆源在致辞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