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9:10 开幕式
云南财经大学凌云楼北附201国际学术报告厅
开幕致辞
主持人:
刘富华教授 (云南财经大学)
1.云南财经大学校领导致辞(5分钟)
2.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正权致辞(5分钟)
3.年会主席龚刚教授(云南财经大学):
中国增长奇迹:
激励机制还是资源配置机制?
——兼论“看不见的手”是什么手?
9:10-9:30 集体合影/茶 歇
9:30-11:40 学术报告会/每人发言不超过20分钟(按姓氏拼音排序)
云南财经大学凌云楼北附201国际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
葛扬教授 (南京大学)
1.范从来教授(南京大学):
市场化的次序:
经济与金融
2.刘守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地权变迁与中国转型
3.任保平教授(西北大学):
政治经济学如何迎接新经济的挑战
4.石磊教授(复旦大学):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治理结构的优化设计
5.杨春学教授(首都经贸大学):
国家观与中国式治理
6.张辉教授(北京大学):
“一带一路”:
全球价值双环流研究
评论人:
王艺明教授(厦门大学);
杨光副教授(南开大学)
/各5分钟
地点:云南财经大学凌云楼
分会一、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
地点:
凌云楼北301
主持人:
张衔教授(四川大学);张俊山教授(南开大学)
1.江啸:
结构转型和劳动力减退:
非主流一般均衡模型的介绍和应用
2.
龚晓莺、蔡豪、黄豆豆:
新时代经济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构建逻辑
3.陈弘: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话语权变迁——基于文献回顾的辩证分析
4.张晓芳:
对“土法炼钢”技术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5.王艺明:
从华为模式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新实现形式
6.王人骏:
梅格纳德•德赛的“市场动力”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7.贺立龙:
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
马克思贫困变迁思想研究
8.邓利方:
论劳动异质性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发展
9.吴华明: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中的逻辑错误及其理论反思
分会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中国70年的回顾与反思
地点:
凌云楼北303
主持人:
庞明川教授(东北财经大学);
冯志轩博士(南开大学)
1.段文斌:
中国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2.张俊山:
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转换
3.白千文:
新中国70年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改革的脉络、困境与出路
4.魏建:
要素大规模再配置的公有产权润滑作用与中国四十年的经济增长
5.
张宪昌、马中东:
高质量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当代价值
6.周健、张桂文:
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也必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基于对马克思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研究方法的再认识
7.姚常成、宋冬林:
新时代中国多中心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空间政治经济学解释
8.
王虹:
“民主集中”还是“要民主不要集中”?
——20世纪60年代中国和东欧政治经济思想的不同走向
9.许光伟:
唐诗宋词与《资本论》
分会三、数理政治经济学
地点:
凌云楼北304
主持人:
冯金华教授(上海财经大学);
李海明教授(西南大学)
1.朱巧玲、石先梅: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的生产价格求解
2.冯金华: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利息理论与货币政策
3.宋树理、刘晓音: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量的变化机理研究
4.骆桢:
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综述
5.杨光: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信息黑盒与债务融资
6.李帮喜、顾珊:
技术进步、利润率与经济增长——置盐定理的经验测算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7.李帮喜、刘充:
加速折旧与经济增长:
减税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8.孙瑞琪:
利益分配、外部环境与合作演化——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
9.苏志伟、郝琳娜:
Is Factionalism a Push for Gold Price
分会四、国家的经济理论
地点:
凌云楼南301
主持人:
宋磊教授(北京大学);
于金富教授(辽宁大学)
1.于金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主体性研究
2.盖凯程:
国进民进:
中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历史性特征
3.刘洋戈:
找回市场:
国家建构的经济基础
4.唐昱茵、胡宝瀛:
试析发展型国家中的NGO功能与定位——以日本、韩国为例
5.李昊匡、张凯夕: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合作共生——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
6.刘朝湖:
从社会契约到阶级工具:
国家的演化——一个历史唯物论的分析框架
7.孙兴全:
公共利益虚幻化的治理风险与公共利益真实化的制度性努力
8.臧雷振:
Political Turnover,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36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1960–2014
9.谭芝灵: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养老金管理
分会五、产业、劳动和创新经济学
地点:
凌云楼南303
主持人:
杨志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
刘铮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1.叶满城: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纵向国民经济布局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效应研究
2.田友春:
中国TFP增长率的变化及提升途径:
基于产业视角
3.明秀南:
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
4.袁晓燕、石磊:
我国代际流动性的区域差异及机理解释
5.崔向阳:
马克思的节约时间理论与当代产业组织创新
6.安增科:
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职业选择
7.白云飞:
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本因素研究
8.王军民:
江西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的测度研究
9.赵新宇、郑国强:
经济增长目标、保增长压力与要素市场扭曲
10.温焜:
产业结构调整与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动态关系研究
分会六、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
理论与实证研究
地点:
凌云楼南305
主持人:
赵学增
教授
(河南大学)
;
侯风云教授(山东大学)
1.龚剑:
“租购并举”的内涵与新时代住房制度的构建
2.赵学增:
驱动创新的逻辑——马克思的视角
3.董小麟: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4.赵伟、盛悦菲: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不平等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胡晶晶、叶振梁:
住房阶层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6.张晖、李世杰: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
一个多维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框架
7.许军、 陈春燕:
美中互征关税引起中国生产者福利效应变化预测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8.Hua Cheng;
Yuanyuan Ma;
Lixin Colin Xu:
Enforcing Government Policy: Privatization and the Weakening Effects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9.周志太、翟文华:
“国退民进”的要害及其破解
分会七、贫困问题与乡村振兴
地点:
凌云楼北401
主持人:
康静萍教授(江西财经大学);
赵准副教授(清华大学)
1.王少国:
中国技术进步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康静萍: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3.胡亚莲:
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不断丰富和拓展
4.邓金钱:
中国特色财政扶贫:
从温饱走向共富共享的创新探索
5.王兴芬: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6.赵苏丹:
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形式:
变迁框架、形成机理及路径选择
7.丁毅、杨明、管延芳、王雪丽、张琳:
农村金融创新和金融素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问卷分析
8.李玲娥:
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规划决策体制机制演变
分会八、人工智能与新发展理念
地点:
凌云楼北403
主持人:
祝志勇教授(西南大学);
龙治铭助理教授(清华大学)
1.马艳、王琳、刘泽黎: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制度创新
2.韩文龙、陈航:
数字化的新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
3.刘盼、宁启、白永秀:
人工智能背景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4.张小瑛、张存刚: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促进西部全面发展
5.何爱平、赵任洁:
马克思分配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6.韩巧霞:
人工智能的要素属性及其就业含义
7.封鸣朝阳:
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使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解释
8.陈增贤:
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及现实价值剖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视角
9.孙璇:
数字经济中的劳动变革与促进劳动力结构转型的策略研究
分会九、现代资本主义经济
地点:
凌云楼北405
主持人:
陈享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赵建副教授(厦门大学)
1.鲁保林:
新自由主义的逻辑与金融化
2.陈享光:
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
3.赵建:
经济危机的时空修复——大卫.哈维的资本积累理论
4.方建国:
商品与信用:
货币本质演变的内在逻辑
5.裴卫旗:
金融资本异化若干理论问题刍议
6.张雪琴:
垄断金融资本与资本积累的金融化——垄断资本学派论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
7.黄泽清:
论全球化视角中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戴霖杉:
1980—2008年美国家庭负债的增加与原因——基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9.张志超:
政权垄断下的福利治理:
德国自由民主的畸变与挑战
10. 闫境华:
关于“世纪之谜”的补充论证与说明
19:00-21:00 学术期刊座谈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地点:恒盛酒店二楼恒盛厅
主持人:
张皓编审(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蔡双立,《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主编
2、韩海燕,《人文杂志》,经济学编辑
3、何元龙,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
4、李帮喜,《政治经济学季刊》,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
5、汪家耀,《学术界》,编辑室主任
6、王艺明,《中国经济问题》,副主编
7、魏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
8、武广汉,社科文献出版社
9、叶文辉,《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主编
10、张皓,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编辑部主任
11、张雪琴,《政治经济学报》编辑部主任
12、张雁,《光明日报》理论部主编
8:30-10:00 学术报告会上半场(按姓氏拼音排序)
地点:恒盛酒店二楼恒盛厅
主持人:
杨先明教授(云南大学)
1.韩文龙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
新时代“城乡融合”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创新发展
2.黄琪轩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安全如何塑造中国的技术战略
3.李帮喜副教授(清华大学):
新中国70年宏观经济结构变迁及其趋势:
基于再生产理论的比较分析
4.刘刚教授(曲阜师范大学):
从人口红利到结构红利和生产率提升:
70年经济奇迹的社会主义背景
评论人:
段文斌教授(南开大学);
骆桢副教授(四川大学)/各5分钟
10:00-10:10 茶 歇
地点:
恒盛酒店
10:10-11:40 学术报告会下半场(按姓氏拼音排序)
地点:恒盛酒店二楼恒盛厅
主持人:
张晖明教授(复旦大学)
1.李黎力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现代货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兼与孙国峰先生商榷
2.孙圣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传播、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历史起源
3.杨虎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
长萧条因何而起?
能否结束——非正统经济学的解释及其综合
4.张林教授(云南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的写法
评论人:
齐昊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赵准副教授(清华大学)
/各5分钟
11:40—12:00 闭幕式
地点:恒盛酒店二楼恒盛厅
主持人:
孟捷教授(复旦大学)
1.下届年会主办方代表呈辞
2.闭幕式总结:
蒋永穆教授(四川大学)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CP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