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舟学习部
我们一起专注三件事:更高效的学习,更精良的工具,更成熟的心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豆瓣  ·  真心建议大家不要自称“牛马” ·  昨天  
每日豆瓣  ·  童年友谊让母亲有了上学的机会 ·  昨天  
每日豆瓣  ·  原来这就是富婆的快乐 ·  3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 ·  昨天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舟学习部

为什么你的语言迟迟无法进阶,而别人可以

大舟学习部  · 公众号  ·  · 2018-01-07 00:37

正文


0.

我们的免费活动「跟经济学人学写作」第四期已经快结束了,四个月以来,在大家每天的练习和总结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1)大部分同学都觉得语法容易出错,但自己的语法怎么也是水平以上的;

(2)大部分同学觉得自己的语法还可以,写不出好句子多半是词汇量的问题。

可事实上,我观察到的是,大部分同学词汇量其实还可以,但语法却比较恐怖,每天练习语法照犯,每天总结全都不管。

比如这几个句子:

· I could finish it yesterday.
· He always puts on black shoes.
· I've come here for two days.
· Harry's father has been dead.
· Food doesn't taste good to me when I catch a cold.

怎么样?有看出什么问题吗?好像没什么不对,平时就是这么说的嘛,对吧?

那如果我告诉你,这里面 没有一个句子是对的 ,你都能说清楚,为什么是错的吗?有依据吗?能确定吗?分得清吗?

这几个句子,就是我们平时会遇到的英语,就是我们平时会用到的语法,如果你无法看出哪里错了,也无法说清为什么,那说明,很可能你说英语、写句子的时候,是对是错,得靠天意,不靠自己——这在任何考试中都已经足够可怕了,而比这还可怕的是,你觉得自己似乎语法还不错,妥当着呢…

而这些,并不是词汇量的锅,对吧?

2.

很多同学学英语的时候,喜欢「替换高级词汇」,而这又是语言认知的一个误区,为什么呢?你要知道,一个词,如果你觉得「高级」,往往是你觉得这个词长、难、少见、高端等等,这基本意味着:你对这个词的把握可能不会十分精准。如果不加核查思索随意替换,很容易造成这样的效果:

今天去春游,老师带我们,天气好好呀,小鸟在歌,小鸭在游,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小朋友都很高兴着。

是不是一眼就看出来其实中的别扭了?

考试也是一样的,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到你在跟他尬聊,眼睛正辣得厉害呢,就别想着还能给你什么分了,就更别提在母语人士看来听来,又是怎样的一番惊悚了。

更何况,根本就没有所谓「高级词汇」这一说,词汇就像是砖块,你能挑出教学楼的哪块砖更高级吗?所以,当你用更多的 assistance 来替换 help,用 attempt 来替换 try,用 per se 来替换 itself 的时候,你用自以为的加分,在给自己扣分,因为你对「 到底什么样的英文才是好英文 」这个问题的回答,完全就是错的,南辕北辙。

3.

几期经济学人的活动下来,时不时会看到有同学在总结里说类似的话:

感觉自己写的和原文的差不多,只是经济学人用的这个单词我没想到,但这词我也会。

然后就没有了。或者干脆啥话没有。但再看 ta 们写的句子,虽然或许长相和原文有相似,或许是语序和原文相近,但功力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只是这些同学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不足,无法发现,所以总觉得自己写的还不错。

比如这个句子,如果要问:

这火车去上海吗?

我猜你第一反应的英文可能是这样的:

Is the train going to Shanghai?

但这个句子对了吗?语法上是对的。但英文除了语法,还有用法,而符合英文用法的表达是:

Is the train for Shanghai?

看起来,两句话也没差多少,对不对?可背后的思维却大有不同,如果你无法从这两句话的对比中感受到震撼,无法察觉到两句话真正天差地远的差距,你可能还会继续沉浸在「我还写得不错嘛」这种幻觉中,于当你下次遇到类似下面这样的句子:

我们要团结所有人的力量,共同打击恐怖势力。

你仍然会毫不犹豫的写出:

We should unite all of our efforts to fight the terrorists together.

而你无法写成:

We should unite all of our efforts against the terrorists.

更加无法写成:

We should unite against the terrorists.

所以,going to Shanghai 和 for Shanghai 的区别是什么?中文和英文的区别,中文是动词语言,英文是介词语言的区别(prepositional),中文多用动词的地方,英文往往要用介词的区别…见微知著,每一句话应该总结到的地方,你真的有关注到吗?

据我的观察,那些进步最大的同学,无不是总结做得非常认真细致的,比如我们之前的文章 《跟经济学人学写作两个月,我都收获了些什么》 (附文末)中,谢同学的心得。我看到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因为用心比对、总结了,所以能发现更多东西,因为能发现更多东西,所以更知道、也更用心总结,所以越写越好。

而事实上,哪怕这些内容,你辛辛苦苦总结下来了,可是然后呢?一个月前那天的笔记,内容你还记得吗?当时那个查证总结好了的表达,你还会用吗?——多数的回答,恐怕都是「不记得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