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城市纷纷出台调控政策,希望给火热的房地产市场降降温。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各地有关楼市调控的政策接二连三的出台,让房地产业界和有购房需求的人群感觉应接不暇,不过这一轮调控风暴仍然没有停息的意思。
就在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北京地区住房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针对离婚一年内的贷款人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从严防控信贷风险。通知提出,对于离婚一年以内的房贷申请人,商贷和公积金贷款均按二套房信贷政策执行。
相比一周前,被称为北京 “史上最严限购”政策的“认房又认贷”,新举措被一些人戏称“认房认贷又认离”,这一举措,等于堵住了假离婚获首套房资格的政策空子。业内人士分析,一系列新举措对其它城市具有风向标意义,调控政策未来或将继续加码。
七天,北京楼市出台了三道限令。第一道是上周五,居民购买二套房认定由“认房不认贷”改为“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比例上调至60%,最高贷款期限降至25年,被业内称为“317新政”;第二道是本周三,在购房资格上,非京籍纳税由5年改成连续60个月;第三道是昨天,央行一道通知,堵上了假离婚获得首套房资格等诸多空子。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将它形容为317新政的“补丁政策”。
张大伟:无论北京的住建委、地税还是银行系统,都在继续地“打补丁”、查漏补缺。整个是政策原则依然在执行“317”的政策原则,也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对于真实的刚需自住,政策依然没有加码,而且把过去市场上存在的一些灰色地带全部封死,包括通过假离婚手段获得首套房贷款资格。从目前市场来看,“卖一买一”的改善需求基本上全部被定位为“二套”。
受“认房又认贷”政策影响最大的,是有改善型需求的人群,特别是“卖一买一”。因为大多数人身上已背负贷款,即使“以小换大”而并非多买一套,依然要按照二套房的标准,缴纳60%的首付,这意味着要多交几百万元。由此可预期,未来购置改善型住房的节奏将会明显放缓,而“刚需”利益则因此轮政策得到保护。记者采访北京西城区月坛学区一位房产中介得知,目前市场趋于平稳,成交量明显下降,在途单面临诸多问题和解约情况。
中介:317政策出台后,大多数客户处于观望。现在市场稍微有点降了,很多人买不起了。
记者:成交量下降还是房价下降?
中介:成交量下降。房价最近还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记者:成交量大概是什么样的降幅?
中介:我们区域前段时间最火的时候每天在20单,至少10多单吧。现在目前一天大概一两单吧。
记者:在途的这些,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
中介:没钱买了。好多是跟业主谈谈价格,或者再给一些周期,或者就解约了。
事实上,2017年3月以来,已有20个城市加入调控大军,限购范围正逐步扩大。截至目前,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采取了“认房又认贷”政策;河北保定、廊坊等环北京区域,浙江杭州、江苏南京等上海周边城市也纷纷加入限购队伍;与此同时,热点二线城市正严控房价,政策不断加码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大背景下,限购范围也正在蔓延。而此次北京再领先一步出台的“离婚一年内买房,依旧按二套房信贷政策执行”等举措,被张大伟认为,具有风向标意义。
张大伟:整个政策不是北京自己出台的,其实它是联合央行,由央行发布的。它作为一个窗口指导,其实里面的条款很多,不光是假离婚之后也不能获得首套房资格,对各种贷款资金的流入都有一个规定。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试点,后续房价涨的比较快、经常被提及的15、16个城市有可能都会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下,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继续减少,房价环比综合平均略有下降,降幅与上月持平。从成交量看,2月份12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成交量比上月有所下降。
北京大学法学院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这一轮调控和前几轮调控一个很大的区别点在于,前几轮宏观调控相对更注重金融安全、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但这一轮实际上是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认识基础上进行的调控。所以这时你看到各个部门出各种各样的政策,补各种各样的政策漏洞,有一点看的很清楚,就是我们希望一个家庭只拥有用于居住的房屋。
除了“认房认贷又认离”,北京楼市调控的补丁,还打向了学区房。近日(23号),北京市教委、市规划国土委、市公安局等部门推出三个“一律不”原则:即过道房一律不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一律不准上户口、一律不作为入学资格,以防止恶意炒作此类学区房的现象发生和扩大。同时,各部门还细化了核验房屋和确定房屋属性的标准,提出更具体要求。今后,“过道、车库变天价学区房”有望成为历史。各地调控政策集中出台,无疑是发出同样的信号——“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央广记者:丁飞
微信编辑:周文超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