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海油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官微。在这里,读懂海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海油

贺师傅,办法多丨一线风采录

中国海油  · 公众号  ·  · 2025-01-26 20: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深夜,海油发展龙口基地码头灯火通明。起升、旋转、下降……最后一吊物资被平稳地放置在船舶甲板。门机驾驶室内, 贺海波 紧绷许久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这是当天由他负责起吊装卸的第7条船。



从2008年入职至今,贺海波从“愣头青”成长为起重岗位的“行家里手”。凭借卓越的表现, 他获得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金奖,并于同年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贺师傅,办法多 ——我们都这么说。” 同事们热情地介绍着贺海波和班组成员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


这些年, 结合工作实际大胆创新一直是他工作中的鲜明特点。


投用之初,龙口基地码头1号门机的接线端子经常断裂,影响门机正常运转。


“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心里不踏实。” 贺海波说。


当时,龙口基地并无相关问题的应对经验。于是 贺海波主动查阅大量专业资料,与厂家密切沟通。 偶然间,他得知门机作为大型装备,即便是相同型号,也可能在安装过程中存在部分安装细节不完全相同的情况。



这个发现让贺海波找到问题的“破局点”。他和班组成员耐心地将1号门机与运行正常的2号门机对比,发现两台门机中心滑环内的顶盖直径存在一定差异。经过一番探索, 贺海波决定缩小1号门机顶盖直径,并对边缘处做封边处理。 改造后,1号门机的“顽疾”得到根治,重新投入使用。


此外,他还参与多项设备检修、技改工作, 牵头开展13项技术改造,破解生产技术难题26项 ,为企业降本增效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龙口基地周边作业区域钻井量激增,码头装卸工作量骤增。


“码头的机具设备资源有限, 我们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不论是流程优化还是吊索具升级改造 ,只要能提效率,我们都愿意去尝试。” 贺海波说。



在不影响装卸安全的前提下,贺海波通过研究制订新的吊索具改造方案。 他将原有的四肢索具提升为多肢索具,使其可同时吊装10个吨包,有效提升单次吊装数量。 他又将索具的钢丝绳改为链式结构,减轻吊钩重量,大幅降低一线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有效提升码头吊装作业效率。



“人是‘活’的,要思维灵活,随机应变。” 贺海波说。


有时候,基地作业量很大,人员捉襟见肘时, 贺海波常常主动化身“多面手”, 码头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他和班组成员密切配合,全力保障码头装卸工作平稳有序。



新年将至。贺海波说,他的愿望是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团队中加强起重人才培养,让更多“技术能手”涌现,共同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奋斗之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丨海油发展

文字丨邓奎 赵娜

图片丨赵娜

制作丨邓奎

编辑丨刘益政

责任编辑|秦怡然

监制丨张宗鹭


更多推荐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