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是2023年“十大流行语”之一,也是在分析“进淄赶烤”“尔滨现象”分析中经常用到的概念。以下七段散记为随手记之,未及推敲,但“情绪价值”这个概念的确还是很值得认真琢磨的。
过度强调情绪价值不是好事。社会需要情绪释放,但正常释放就好,不一定要过分强调,尤其是那些负面情绪。
社会的发展还是需要更多正能量,需要更多中性的情绪释放,太多的情绪价值满足其实没有太多意义,往往是一种意义贫困的表现。寻求情绪消费是寻找人生平衡的重要方式,但人不能一直在多巴胺的快乐之中,人总是要寻找一些意义的。
有人通过特种兵式旅游作为自己出游的方式,这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旅游方式的权利,每个人对旅游都有自己的期待,但是长篇累牍地宣传特种兵旅游就不太合适了,特种兵旅游与其说是一种旅游的方式,不如说是传媒用来抓人眼球的话题,特种兵旅游已经成了被传媒塑造的现象,而慢慢脱离了它旅游的特性。
从本质上看,特种兵旅游其实就是之前的走马观花,而且是“加速度”版的走马观花,没有什么好提倡的,旅游本是对惯常生活的“反叛”,现在这种“急匆匆”的旅游模式正堕落成为加速度社会新的“沦陷地”。
媒介塑造人们到目的地的想象,媒介传播信息,信息构建想象,想象引导实地游或构成体验评价的参照系。
媒介塑造网红打卡点进而塑造个人体验模式,从自己玩到跟着网红玩跟着别人玩。
媒介塑造个人体验的经验化新形式,通过短视频、现场直播个人的体验变得公众化
媒介塑造体验新模式,从自己玩到把展示自己玩的过程作为玩的目的,直播
媒介塑造体验氛围降低人们自控力,不由自主地加入的媒体塑造的狂欢氛围中,成为媒体塑造氛围的原材料,情绪价值某种意义就是媒体营造氛围的衍生结果。
尽管情绪价值是一个当下很热的热词,但未必大家真的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尤其是在讲这个词时大家可能是在将情绪与理性对立的角度来理解的。实际上,“情绪与大脑的神经回路浑然一体,与我们的‘理性’思维回路也密不可分。
没有推理能力,生活依然可以继续;但如果失去‘感觉’,我们就会完全丧失生活能力。”“情绪一旦被触发,我们的行为就会受到事实、目标、理性及情绪因素等心理计算的影响。”(列纳德·蒙洛迪诺,《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译者:董敏,陈晓颖,中译出版社)
(ME:这里的心理计算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尽管这不是一种数学计算那么准确的计算模式,但恐怕是一种经常在人们决策中用到的计算方式,比如我们出门旅游进行目的地决策的时候,恐怕用的就是这种模糊技术的方式)。
安德森和阿道夫“认为情绪有五个最突出的特性:价值性、持续性、概括性、可变性和自动性。”
(ME:情绪的持续性或延续性也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后续的行为,当人们处于一种正面积极情绪时,对紧接着发生的负面事件更容易采取宽容的态度,比如“趁我现在心情好,xxxx”之类的话。相反,如果在负面情绪后面对负面事件则容易使负面事件升级,比如经常说到的“火上浇油”就是这种状况。所以对于一个目的地而言,如何处处都想着让游客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之中,就是在为下一个环节的良好旅游体验做准备,也是在为下一个环节的负面事件提前做的补救。)
劳动创造价值,情绪价值背后是情绪劳动。旅游业本就是情绪产业。但不应是道德绑架、舆情绑架下的社会规训、网络规训,而是应该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当人们穿着古装一次又一次在风景中留下自己的背影和风采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提供一种情绪价值,只不过这是一种自我创造的价值,千金难买……高兴。
“情绪劳动是指识别或预测他人的情绪并随之调整自己的情绪,然后设法积极地影响他人的情绪的过程,表现为更在乎他人的感受”。情绪劳动具有典型的权力结构特征,也就是说,“下属”更可能(或愿意)为“上司”付出情感劳动(关注和敏感于上司的情绪)。
(ME: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当人们享受着他人情绪劳动所创造的情绪价值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权力感,并在这种权力感而不仅仅是在所营造的情绪中感受到满足?当然这种权力感也可能是一种被尊重的权力感。)
情绪性消费(外地人受待见的情绪和本地人爱家乡的情绪,情绪价值并不只是说产品激发了人们的价值,其实也指产品代表了什么情绪反映了什么情绪,是人们的情绪进入到了产品之中,产品成了人们情绪的投射,从而使产品以及产品带来的体验成了情绪的载体,从而产品也就具有了情绪价值,情绪传染机制本身就是传播的内在动力,非情绪化的素材传播动力则可能比较受限),想象性消费(媒体塑造想象),符号性消费(小土豆小金豆以及延伸出的小xx,可爱的形象,可爱的群体,儿童,情感性的元素)。
图源:迪士尼官网
风景的大众化参与(得到了大量的优待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撑如温暖驿站)就是对风景背后权力(有钱才能玩)的消解,这是人们所期待的。
整个哈尔滨成了一个气氛化的空间,情绪性的空间,共创性的空间,甚至表演性的空间,在表演性空间中人们的主体性主角性得以呈现和满足。因此米切尔指出,“我们不是把风景看成一个供观看的物体或者供阅读的文本,而是一个过程,社会和主体性身份通过这个过程形成。”这着实是具有理论的洞见。
情绪价值是网络热词,但当我们说情绪价值的时候,真的清楚情绪的价值是什么吗?
情绪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果说积极情绪(正面情绪)有价值还可以理解,那对于消极情绪(负面情绪)的价值如何理解呢?
正面的情绪包括幸福、快乐、满足,这些能够被人们的五官感受到的状态是人们所需要所追求的,那么孤独、尴尬、绝望这类的负面情绪呢?
负面情绪是糟糕的还是其实也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自我保护?再者,情绪的价值是在于宣泄或满足吗?情绪对于人们的思考、决策的价值是不是更值得关注?情感神经科学对于情绪的产生机制都是如何认知的?
《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列纳德·蒙洛迪诺,译者:董敏,陈晓颖,中译出版社)指出,“不同的情绪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模式,都会让你对自己的判断和推理做出相应的调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用“拓展-建构理论”解释了积极情绪的进化原因。列纳德·蒙洛迪诺指出,“快乐能够鼓励人们挑战自身极限,并以开放的形态对待一切。快乐能让人冲破原有的思维框架,积极探索、发明创造,而且还能变得幽默风趣。”
威廉·詹姆斯用“意识流”、埃德蒙德·胡塞尔用“体验流”来描述人们的意识在时间维度中绵延变化的过程。情绪流大抵可以表述为附着在时间上的情绪状态的连续集。我们评价情绪价值的时候,实际上不可能只是描述某个时点上的情绪价值,而是对某个相对长时间段内的情绪的价值。
可问题是一旦涉及到时间段的问题,那么情绪就会变得复杂。可能这个时间段内的情绪都是快乐的或者痛苦的,也可能是间杂着快乐和痛苦这两种情绪(当然实际上情绪可能还可以从快乐、痛苦之外再细分出恐惧、悲伤、惊奇、厌恶、愤怒等),再或者是高强度的快乐或痛苦/低强度的快乐或痛苦。
如果面临这些复杂的情绪流,评价情绪价值的难度显然就会增加。如果快乐强度高但持续时间短与快乐强度低但持续时间长,两种情况究竟哪个情绪价值更高呢?如果从这些角度来细究的话,或许我们会发现,情绪价值之所以会成为年度热词,很大程度上跟疫情对人们的影响和认知变化有关。
因为疫情人们有很多情绪需要释放,而像旅游这样的消费恰恰给人们的情绪释放提供了机会和空间。所以人们会觉得在旅游的过程中,过去一种相对压抑、管控、约束、未知、风险的环境下的消极情绪转向一种释放、服务、开放、可知、安全的环境下的积极情绪,人们整体性感知到社会氛围的明显的变化,淄博、哈尔滨等城市目的地给予外来游客诸多贴心的关心和帮助则更是凸显了这种氛围感知,从而带来人们整体性的积极情绪以及这种情绪在线上记录并传播扩散,形成具有社会性的情绪反应,也即今天人们常说的情绪价值。
如果没有情绪的线上记录和扩散,所有的情绪价值都只能是个人的,而不能汇聚成今日具有快速传染性的整体的情绪价值,情绪价值的放大效应也不会这么强。尽管情绪本身会因为共情等方面的原因形成内在的传染机制,个体的情绪会在群体中蔓延,但蔓延的速度往往是具身的(就像日常所说的,人们会受到情绪的感染、氛围的感染),而今天的媒体环境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裂变传播显然显著扩展了蔓延的氛围,即便是离身的,只要在线,就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传染效能自然就会越大。
从这个角度看,情绪价值可能还不仅仅是通过对类似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让自己获得积极的情绪这么简单,恐怕还得把自己获得的积极情绪进一步影响到他人的情绪这一点包括进来。
当然,你通过自己的情绪表现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在某种意义上是你在做某种情绪劳动,只不过这种情绪劳动是你通过自己的情绪表现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某种具体的劳作(比如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各种“宠客”服务等)来让他人更开心快乐。情绪或许来自当下的体验对象,也可能来自当下体验对象所带来的衍生。
章浩(《情绪流》,江苏人民出版社)指出,“例如看见路边的小孩,我联想到自己的女儿,从而体验到快乐。在这样的过程中,思维并没有将路边小孩的知觉变成诱态,而是联想至我自己女儿的这个思绪作为诱态,诱发了情绪。
这时候信记(注:信记是“信念-记忆”的简称)的作用在于生成新的认知意识,而不是作为认知状态的一部分构成诱态。”因此,我们看待旅游发展中的情绪价值时,也要注意究竟是旅游目的地的产品供给、服务反应直接触发了人们的积极情绪,还是这些供给其实是触发了信记效应而间接出发了人们的积极情绪。
无论是淄博也好还是哈尔滨也好,之所以会给游客比较高的情绪价值,跟游客以往在旅游目的地获得的服务体验这个“信记”有很大关系,人们在接触到淄博或哈尔滨的服务时与别的地方曾经接触到的服务或者在信息传播中建构起的目的地认知进行比较后,才形成这种广受关注的情绪价值。
“信记”效应取决于“信记”与当下现实的反差向性和强弱密切相关。如果“信记”强而当下弱,情绪可能就是消极的,而“信记”弱而当下强,这情绪可能就是积极的。
作者:厉新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
来源:2024年4月6日“厉新建旅游文库”微信公众号
微信:tripvividsh
微信:tripvivid5